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1开始

从1开始

  • 字数: 8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 作者: (日)松浦弥太郎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438589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日本生活美学家松浦弥太郎人生重启计划,继《100个基本》之后,再次探讨生活的本质。 活着,就是打破自己的铠甲。从1开始,让一切都变为白纸。再创造出尚未令他人感动的事物。1.活着,就是打破自己的铠甲。用另一种态度,全力以赴地生活。2.从表面来看,依靠过去的经验像是抄近道,而从1开始似乎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但实际上,如果真的想达到自己的目标,从1开始反而是一条近道。3.在成年后的工作中,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将重新认识到,从1开始才最接近事物的本质。4. 心怀从1开始的意识,便能解决很多问题。也会孕育出奇迹。5.再次定义“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这句话,从1开始审视,刷新我心中对“用心”的看法。
内容简介
无论是电脑中储存的数据,还是人自身积累的成功经验,都有过令人眼前一亮的时候。随着不断使用,它的光辉便日渐暗淡,消磨殆尽。我们应当尽早舍弃那些日益增加的“复制与粘贴”。从表面来看,依靠过去的经验像是抄近道,而从1开始似乎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但实际上,如果真的想达到自己的目标,从1开始反而是一条近道。在成年后的工作中,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将重新认识到,从1开始才最接近事物的本质。从1开始,可以获得自信。从1开始,需要描绘愿景。从1开始,需要质疑现在的工作。从1开始,需要打破自己的铠甲。从1开始,需要将有限的时间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心怀从1开始的意识,便能解决很多问题。也会孕育出奇迹。
作者简介
 
目录
序章从1开始Start from Scratch
无烦恼时代的烦恼|003
我明白?其实不明白|007
活着就是打破自己的铠甲|010
不是从0开始,而是从1开始|012
从1开始思考自己的工作|015
时刻用怀疑的态度面对身边事|018
效率就是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有价值的事|020
从1开始探讨起点与未来|022
用真心开拓未来|026
追逐愿景|029
保持热情最重要|032
从1开始,获得同伴|035
序章总结|038
第一章勇气Courage
041|现在立刻从1开始
044|永远寻找最短距离
047|充满热情,保持冷静
050|从看不见的部分开始
054|从无人认可的地方开始
057|从1开始面对任何人
062|保持距离感
066|失败也有价值
069|不放弃未来的自己
073|第一章总结
第二章观察Espial
自信是由内而外的|077
从观察中产生自信|080
练习讲述自己|083
不要过于表现自己|085
放松下来,保持敏感|090
露出傻瓜的表情|093
不要轻视他人|096
用空白帮助自己进步|100
发现存在问题之处|103
专注自己的领域,解决最紧要的问题|106
观察人的情感|109
从弱点中学到优点,从丑陋中发现美丽|112
第二章总结|117
第三章精通Mastership
121|“精通”是一切的起点
125|不要妄图做到全能
128|从一个小洞开始深度挖掘
130|小学生也值得请教
133|唯有精通,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137|精通是灵感的源泉
140|精通后才会为人所需
142|磁场相同的人会互相吸引
145|发明不会贬值
149|精进自我,预测未来
153|不要暴露自己的底牌
157|第三章总结
第四章勤奋Assiduity
习惯挑战|161
每周为自己的愿景献上5天时间|164
养成习惯,用好20%的时间|166
安排好空闲时间|169
消失的10分钟和珍贵的10小时|172
输出的真正意义|175
享受重于个人喜好|179
第四章总结|185
后记新的语句|187
摘要
     无烦恼时代的烦恼 想尝试做一种新菜,只须动手去做就好,不会有太大困难,因为稍微查一下就能找到做法。 不做任何准备去国外,也不会有太大问题,毕竟用手机搜索一下就能获得很多信息。 跳槽进入新的公司,上司突然要求准备会议资料,也不用担心,将之前公司类似的资料复制粘贴后再修改一下就可以。 就算没有电脑,我们也可以通过经验积累很多数据,做法、指南、知识、经验值等等。名称各不相同,但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数据库。 比如一不小心说错了话,和朋友闹得有点僵,也知道应该怎么应对。因为之前有过类似的经历,便知道只要过段时间再不经意地和对方联系就行。 随着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令我们烦恼的事情越来越少。 这真的是件好事吗? 我不这么认为。 生活的确变得更为便捷,人也可以更快速地解决问题,效率也确实提高了。 但我们应该敏感地觉察到这种“没有烦恼”带来的损害。 我们应该多想一步。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在面对任何情况时,人总会不自觉地采取别人认可的方法,或是自己以前尝试过并成功的方法,如此问题便迎刃而解。 可以说这是个没有烦恼的时代,于我而言却是一种烦恼。看起来效率提高了,生活也更为便捷,其实只是白费时间。所以我平日里便会注意这种“没有烦恼”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 我也想知道,在没有烦恼的世界、没有烦恼的环境中,不依赖这种便捷的人以及察觉到其缺陷的人,是否会比其他人更优秀。 无论是电脑中储存的数据,还是人自身积累的成功经验,都有过令人眼前一亮的时候。 随着不断使用,它的光辉便日渐暗淡,消磨殆尽。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当尽早舍弃那些日益增加的“复制与粘贴”。 从1开始,让一切都变为白纸。 再创造出令他人感动的事物。 从1开始,可以使人眼前一亮,也会孕育出奇迹。 从表面来看,依靠过去的经验像是抄近道,而从1开始似乎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但实际上,如果真的想达到自己的目标,从1开始反而是一条近道。 在成年后的工作中,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在日常生活中,我重新认识到,从1开始才最接近事物的本质。 这一发现令我十分震惊,它既是发现,也是发明。 心怀从1开始的意识,便能解决很多问题。 正是在这个很难有烦恼的时代,才需要特意将自己置于困境之中,为从1开始作准备。 我明白?其实不明白 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经常以为自己可以了解事物的本质。 听别人说话或是阅读书籍时,人容易立刻下定论,认为自己已经理解其中的内容。 大家应该遇到过类似的情景。 当朋友和家人询问你是否明白他们说的话时,你可能会立刻点头回答:“我明白,我明白。” 当同事询问你是否有问题、能不能理解项目的内容时,你也会回答:“我理解。” 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都会回答:“我明白。” 因为这是“正确的反应”,是“可靠之人应当作出的回答”, 也是商务礼仪,人们用它来评价一个人是否足够优秀。 那句“我明白”真的表示了解事物的本质吗? 它真的代表回答者真心理解对方所言,为之所动,将其牢记在心吗? 回答者真的认为对方的话很重要,决心按照对方的话去做吗? 很遗憾,我觉得应该不是。 当然,我也不是说大家都在撒谎。 他们只是省略了将对方的话放在心上的过程,立刻给出“我明白”的反应而已。只要稍微知道或是听说一点,就认为自己已经理解内容。 我不得不承认,“我明白”是一句听起来令人心安的回答。再接上诸如“没错”“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你说的没错”之类的语句,双方都会觉得踏实。但因徒有其表的对话心情愉快,未免有些可悲。 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就无法维持好和他人的关系。 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就算努力的目标一致,中途还是会遇到阻碍。 就算说出了“我明白”,其实还是不明白。 所以为何不改正如此可悲的坏习惯呢? 活着就是打破自己的铠甲 以前应对的方法。经验积累的数据库。 立刻表示理解的坏习惯。 它们既是可悲而又麻烦的惯性行为,也是保护自己的铠甲。 当人面对新环境中的各种情况、与各类人打交道时,会以为按照以往的经验圆滑地处理问题不容易受挫,甚至觉得依靠以前的经验和数据处理新事物会更加顺利,就像通过不断抄近道以最短距离抵达目标地点。 但我想各位已经明白了,这种做法绝非捷径。如果一直身披铠甲面对世界,躲藏在其中的自己只会变得越采越小。 所以我一直想打破我的铠甲,也就是脱胎换骨。 打破自己的铠甲既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此生无法摆脱的宿命。只有当我做到这一点时,我才会感觉到作为人类存在于世界上的意义。 绝非只有我才有这种想法。 归根到底,活着就是打破自己的铠甲,活着就意味着不断变化。既然人体内60兆个细胞每天都在逐渐更替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