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微区位原理研究

微区位原理研究

  • 字数: 39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张中华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690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年来,人本主义与行为主义的“微区位观”已经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话题,涉及到城市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微区位原理所涉及的“区位感知”、“区位行为”、“区位价值”、“区位公平”、“区位可获”、“区位剥夺”等理论单元在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从不同语境中(国内外文献挖掘、国内外案例提取、不同学科中凝练、多类型区位解析等),提取微区位原理的核心主张,并以特定的方式阐释微区位的概念内涵及其构成观点,对微区位原理的哲学基础、方法论进行详细解构,对微区位研究的代表性学派及其主要思想进行集成分析;对微区位原理中的多维构成观进行建构分析,进而探索微区位的空间组织规律及其布局效应模式。作为彰显“区位获得公平”、“区位尊严与公正”的微区位原理是站在批判传统区位论和国际式带来的现实区位行为文化意义缺失的背景下所提出的,因此,本研究旨在发掘微区位的时代属性、理论重构框架及其应用活化维度,并尽可能结合各种区位类型,进行应用活化分析,从而使“微区位原理”进行了一次理论性的系统整合和建构性分析,进而有助于推进“中国微区位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作者简介
张中华(198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在站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人文地理学、旅游规划与旅游策划,近年来主要集中研究地点理论导向下的人居环境科学问题。
目录
第一篇理论基础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微区位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微区位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本研究的系统思路和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微区位原理的概念性认知构成及其效应
第一节传统区位观
第二节区位的"关系转向"
第三节从区位的"关系转向"迈进"微区位"
第四节微区位的空间社会效应构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微区位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及主要思想集成
第一节人文主义视角下的微区位观
第二节行为主义视角下的微区位观
第三节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微区位观
第四节结构主义视角下的微区位观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