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理性与本能 大脑的神奇平衡术

理性与本能 大脑的神奇平衡术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英)彼得·C.惠布罗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11165995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贾雷德·戴蒙德力荐!扣人心弦的宏大主题和迷人故事,从神经科学角度,揭示人类的古老习惯、经常处于自动驾驶状态的大脑和现代物质利益间的碰撞。
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们吃得太多,即使我们不饿?
为什么我们的橱柜已经塞满东西,我们还在继续买?
为什么我们抑制不住欲望,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债务?很多塑造并赋予我们行为意义的线索,都根植于我们的文化习俗、信念和直觉思维习惯。在当今以需求驱动的市场文化中,要想更好地调整行为来适应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诸多机遇和风险,我们必须更好地理解习惯和直觉是如何运作的。
大脑如何对我们所处的世界做出反应?为什么我们看起来贪得无厌?难道我们通常认为是有意识的选择,实际上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反应,受本能、想象力和作为社会动物的条件制约吗?为什么我们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倾向于短视的行为,大脑的哪一部分会做出这样的重要选择?
《理性与本能:大脑的神奇平衡术》从神经科学角度,提供了对于以上问题和悖论的一个吸引人的分析,并告诉我们能做些什么改变。作为这个星球目前的主人,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生物进化,而迅猛发展的现代消费社会,已经让人类迷失,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由远古进化而来的本能和目标。平衡良好的大脑,就是人类进步的意义,让我们拥有可持续的生活保障,以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作者简介
彼得·C.惠布罗(Peter C.Whybrow),出生于英格兰,英国有名精神科医生,皇家精神病学院的创始成员和研究员,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科学工作者。曾任教于达特茅斯医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目前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科学与人类行为研究院主任,David Geffen医学院精神病及行为科学系主任,美国精神病协会会员,美国前沿科学协会会员,主要研究兴趣在于精神病学和神经科学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著有畅销书《美国狂热》(American Mania: When More Is Not Enough),该书获得2006年美国精神分析发展协会授予的Gradiva奖。
目录
前言
导言 人类时代:进步与追求 / 1
第一部分
你认为你是谁
第一章 失衡:富足的意外之殇 / 16
第二章 习惯和直觉:平衡大脑 / 40
第三章 启蒙运动与理性时代:发明市场社会 / 62
第四章 选择:大脑内部市场 / 83
第五章 混乱的市场:博物馆和货币 / 106
第二部分
如何生活
第六章 爱:编织信任的网 / 133
第七章 性格:教育和自制 / 159
第八章 栖息地:为人类量身定制 / 189
第九章 食物:民以食为天 / 212
第十章 想象力:爱玩、有创造力的大脑 / 239
终曲 智慧:重新平衡大脑,构建持续未来 / 265
致谢 / 284
译者后记 / 286
注释 / 290
摘要
     人类时代 进步与追求 ……进步,是人类独有的标志,不是上帝的,也不是野兽的。 ——罗伯特·布朗宁,《沙漠之死》("A Death in the Desert", 1864) 我们生活在成就的阴影下。 我们这个引人注目、技术丰富、动力强劲的世界,诞生于经济爆炸性增长的时代。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地球上的人口自1950年以来增长了一倍多,而同期全球经济产出增长了近8倍。在发达的西方国家,这种靠前的发展导致了物质产品和市场选择的大量增加,在美国消费社会中尤为明显。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商业和经济领袖之一。 “现代世界”这一发明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资本市场和欧洲启蒙运动精神,而美国则已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实验品。我们现在所享有的物质成就,证实了启蒙运动关于个人自由的原则,证实了实现科学和技术进步的很好途径是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中驾驭人类的理性。这种对人类状况的宏大重构,即我们努力控制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并将经济增长优选化作为个人福祉的源泉,我们现在将其描述为“进步”。 从大约一万年前的最后一次冰河时代以来,地球的气候一直特别稳定——地质学家称之为“全新世”。这种稳定,帮助人类成功“上位”,成为地球的主宰。然而,在过去的两三百年间——事实上,是自启蒙运动以来,我们目睹了一场文化的革命,它比历史上任何事物都更迅速、更深刻地推动了人类的这种主导地位。在贪得无厌的好奇心的催化下,我们运用高超的智商,设法释放出化石燃料的能量,以暂时摆脱生物世界以有机物为基础的能源循环,从而收获对我们有利的地球上巨大的自然资源。 在这个能源丰富的“现代世界”,健康和财富靠前地丰富,我们的寿命更长,后代绝大多数都能安然度过童年时光,我们大都受过教育。在发达的经济社会中,许多人享受着几个世纪以来连国王都无法企及的物质财富。这还不是全部,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贫困人口减少,当代美国物质进步的理想也正好塑造了人们对中国、印度和其他新兴国家的发展期望。正如特勒斯研究所(Tellus Institute)的约翰·斯图茨(John Stutz)所描述的那样,“我们是一个处于富裕边缘的全球消费社会”。 也许我们正在招致灾难?在这种轻率的物质追求中,我们发现,我们的物质文明在个人和环境方面都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我们已经使地球的地质环境和生物圈发生了大规模的变化。我们一些最“雄心勃勃”的项目的痕迹,现在很容易被距地球表面200英里的轨道卫星侦测到——正在消失的成海,以及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北部的阿萨巴斯卡油砂的大面积挖掘仅是其中的两个例子,这证明我们的发展热忱可能适得其反。然而,鉴于我们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的欲望在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卡特里娜飓风和桑迪等“超级风暴”更是证实了这一观点。 在一个全球化的商业世界里,人类的干预突然变得无处不在。为了我们人类独有的福祉,我们垄断了生态系统,扰乱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今天的世界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这是一个新的星球(Eaarth),正如比尔·麦吉本(Bill McKibben)描述的,其与养育人类物种的原始环境大相径庭。有名生物学家E.O.威尔逊(E.O.Wilson)计算出,目前地球上生活着约70亿人,地球必须维持的人类生物量大约是以往所有大型动物物种生物量的100倍。事实上,一些科学家认为,我们不能再孤立地研究人类活动之外的“自然”世界。在诺贝尔奖得主、化学家保罗·克鲁岑(Paul Crutzen)的带领下,他们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地质时代,更确切地说,是人类世,这是人类的时代。 从逻辑上可以推论,在这个人类时代,人类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这就提出了一些棘手的问题。当我们推行一项致力于持续增长的经济政策时,作为一个资源有限的星球上的物种,我们打算如何生存?如果我们坚持优选限度地消耗资源,我们如何有希望生活在这样一个脆弱而有限的生物圈内?这些问题,不仅挑战了在竞争激烈的全球经济持续扩张的框架内人类“进步”的可持续性,而且也表明,我们否认了我们作为进化生物的基本生命机理——仰仗地球栖息地而生存。 我们的集体行为无视生命机理和人类价值,缺乏理性。因此,虽然偶尔关注碳排放管理及其潜在的生态陷阱,但我们尚未认真谋划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我们不愿改变我们的行为,我们把希望寄托在科学技术上,期待从中能找到一种“灵丹妙药”,。我们已经开始探索其他能源替代地球上有限的化石燃料供应;对气候变化的恐惧同样促进了“绿色环保”建筑规范的制定和更清洁的运输系统。但是,总的来说,我们对未来的展望是短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我们过去对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之谈。作为一种文化习惯,我们已习惯了一种物质利己主义的、消费主义的和持续经济增长的商业精神,而几乎忽略了这些政策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在这个世界,个人和企业鼠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