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跨文体:从虚构到非虚构

跨文体:从虚构到非虚构

  • 字数: 2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作者: 刘浏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3616673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文学文体可以分为“虚构”和“非虚构”两大类。相对于“虚构”写作,“非虚构”写作其实是指一个大的文学类型的集合,而不仅仅是一种具体文体的写作。它既包含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报道,也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回忆录、口述实录文学、纪实性散文、游记等文体。在广义上,非虚构文学是一个相对于“虚构文学”的文学族群;在狭义上,它专指美国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兴起的非虚构小说、新新闻报道和历史小说等新的写作类型。
作者简介
刘浏,理学学士,新闻学硕士、文艺学博士,上海大学传播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非虚构文学与文学传播。著有《报告文学创作论》《梁君午访谈录》。在《当代作家评论》《当代文坛》《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绪论
第一章非虚构文体:表征与意义
一、非虚构现象
二、文化生态流变与非虚构转向
三、非虚构溯源
四、非虚构的范畴、类型、性质和意义
第二章非,之于非虚构
一、非虚构与新闻
二、非虚构与报告文学
三、非虚构写作的两个面向
四、"非"的探讨
五、中国非虚构文学的混乱与命名
第三章中国非虚构文学的三次转型
一、从政治书写转向思想启蒙
二、二次崛起以及理论跟进
三、非虚构文学传播和媒介转向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