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基建 中国经济新引擎

新基建 中国经济新引擎

  • 字数: 157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盘和林,胡霖,杨慧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30028317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随后,新基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盘和林博士所著的《新基建》一书,围绕5G、特高压、城际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深入分析了新基建对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仅阐述了新基建各领域的现状、发展路径,还对新基建的机遇、难点和对策等进行了深度解读。
对广大读者,尤其是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管理者和相关行业从业者来说,本书有利于读懂新基建,准确理解国家战略,把握政策红利。
目录
第一章 新基建,到底新在何处
基建在经济中的关键性作用
中国何以成为“基建狂魔”
新基建背后的战略意义
新基建新在何处
新基建难在哪里
第二章 5G基建,筑牢万物互联的基石
解码5G产业链
5G基建的发展现状及短板
5G时代的新商业逻辑
5G+AI推动数字化变革
5G如何改变民众的日常
第三章 特高压,引领新一轮能源革命
神通广大的特高压
特高压与能源创新
中国问鼎世界第一
特高压成为“走出去”的新名片
智慧电网催生能源市场新模式
第四章 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吹响交强国号角
打造超级城市群
“城际”二字暗藏玄机
引领新一轮交通革命
智慧交通的魅力
第五章 充电桩,让新能源汽车跑得更欢快
新能源汽车成为时代潮流
充电桩是入口,更是基础
充电桩,不只是充电
第六章 大数据中心,数字经济的血液库
溯源:大数据的发展史
国家大数据中心的战略布局
数据中心的建设及管理
第七章 人工智能,新时代的新引擎
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
探秘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及场景
第八章 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为时不远
传统工业迎来颠覆式创新
全球产业链的分层现状
从“中国制造”真正走向“中国智造”
重构全球产业链
第九章 新使命新担当新未来
新基建将带来哪些改变
数字化赋能新基建
顶层设计引领高质量发展
统筹协调新基建与传统基建
科学布局与优化资源配置
探索创新投融资体系
参考文献
摘要
     第一章 新基建,到底新在何处 早在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式明确了新基建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定位。 而在2019年底至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因全面隔离的需要,信息数字化需求迎来新一轮的刺激和爆发,有关数字经济的现代应用得到广泛重视。在此背景之下,新基建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话题,其重要性的不断提升,使得我国基础建设的步伐持续加快,并迅速升级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发展引擎。 基建在经济中的关键性作用 中国有句俗话,叫“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多年来各地的传统发展经验,充分说明了道路、桥梁等必要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助力是巨大的。 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基建承担着稳定经济增速、优化投资结构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大小的时候,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能力不仅反映出现代化国家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而且是保证各地区之间物质生产和交换能够稳定进行的重要条件,因而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社会参考指标。 什么是基建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基础设施涉及重大民生领域工程,其重要功能便是为人与人和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沟通交流架起桥梁,为人们的生产经营与生活奠定共同的物质基础,进而带动区域之间的商业繁荣。 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运输设施、通信设施、水利设施及城市供排水系统、供气供电系统等所需的固定资产。新基建的内涵更加丰富。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专门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一时间,新基建成为各方热议的话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事实上,与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新基建的本质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其范围涵盖了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并且更加注重科技端的创造研发与技术支持。 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因素,新基建涉及电力、交通、通信等多个社会民生重点行业,由此催生了智能能源、车联网、AI(人工智能)辅助、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多种多样的应用场景,而智能、便捷、高效的现代服务正不断刷新社会的基本面貌,未来也将进一步促使整个社会焕发出更强大的创造活力。 稳经济、惠民生的重要保障 20世纪30年代,面对美国经济大萧条的空前危机,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适时地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其中就包括兴建大规模公共基础设施,即以政府为主导的方式大范围地开展基建项目,从而提高社会就业率、增加民众收入来源,进而提振经济。 事实证明,有名的“罗斯福新政”卓有成效地克服了当时美国所面临的一系列的经济危机,并且为其后期经济发展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这对于彼时美国社会的稳定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我国经济同样陷入了低迷期,民众的经济生活遭受不利影响。为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及摆脱经济下行的巨大风险,我国政府及时推出了“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投资手段来抵冲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的增长以及经济秩序的恢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