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哨鹿

哨鹿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作者: 西西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4478307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一场皇家猎苑中暗伏的刺杀大戏: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两个人,终于在围场相遇,谁将是被猎杀的那一头巨鹿? ·一卷以文字铺衍的动态《木兰图》:一端展开,一端收束,画面随时停下,却永不止息。·康乾盛世历史细节的悉数展演:农民、矿工、八旗兵丁、市井手艺人、少数民族的平民生活,皇宫的陈设和礼仪、奏章的批阅、《四库全书》的修订,武器改良、朝会、官吏考核、税收等·新式趣味阅读的开启:一本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知识大全/一部东北游牧民族风土志/一部故宫器物鉴赏宝典/一册清朝皇室礼仪科普 ·世界华文文学奖、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瑞典蝉文学奖获得者——西西,以小说演绎的《木兰图》,简体中文本首次出版【梁文道】“曾经有一段日子,每有人问起,香港有文学吗?香港有了不起的小说家吗?我就说:有,西西。”·《哨鹿》与《我的乔治亚》都是关于历史的重新想象,如同西西攥在手上同时高高放飞的两只风筝,一只《哨鹿》飞向十八世纪的康乾盛世;一只《我的乔治亚》优雅地飘在十八世纪英国乔治亚时代的天空。而线头呢,交汇在香港。
内容简介
“木兰”是满语,意为哨鹿,即猎人以木制的长哨仿效雄鹿求偶的声音,引诱雌鹿出现,然后猎杀之。 一派祥和的木兰胜景中,为何隐藏着奇异的眼睛?小说以哨鹿为名,敷衍一场清朝乾隆时期皇家猎苑中暗伏的刺杀案件。全书分两个声部平行展开。一为乾隆秋季自紫禁城经承德避暑山庄去木兰围场打猎;一为哨鹿人阿木泰一步步陷入刺杀乾隆的迷局中。两条线索犹如交响,独立而交叠。又像蒙太奇,在看似意料之中的地方,制造出乎其外的惊奇大戏。
作者简介
西西,原名张彦,广东中山人。1938年生于上海,1950年定居香港,毕业于葛量洪教育学院,曾任教职,又专事文学创作与研究,为香港《素叶文学》同人。著作极丰,出版有诗集、散文、长短篇小说等近三十种。1983年,短篇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获联合报第八届小说奖之联副短篇小说推荐奖。1992年,她的长篇小说《哀悼乳房》名列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1999年,长篇小说《我城》被《亚洲周刊》评入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2005年,继王安忆、陈映真之后获世界华文文学奖,获奖作品是长篇小说《飞毡》。2009年,《我的乔治亚》、《看房子》入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2014年获得台湾“全球华文文学奖星云奖之贡献奖”。
目录
秋狝
行营
塞宴
木兰
参考词条
摘要
     在圆明三园长春园“泽兰堂”北部一带狭长地段建筑一组欧式宫苑样貌的“西洋楼”,是乾隆自己的意思。虽然,在最初的时候,计划及草图均由外来的教士呈献、建议上来,但一切都是乾隆自己的意思。这项工程自他即位十年后开始动工,如今还在积极兴建的阶段,全部的工程还没有完竣,但其中的一个“大水法”已经落成,这个新异奇趣的人工喷泉,是中国宫廷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奇景。 乾隆对这座“西洋楼”建筑群感到相当满意,满意之中掺杂了得意的神色,因为在他眼前出现的这座被命名为“谐奇趣”的西式建筑,不但在形貌上充满了教士们称之为“巴洛克风格”的东西,又混合了极具中国民族形式风采的结构。譬如“谐奇趣”的本身,楼房的石柱,用的是中国传统的汉白玉,但柱顶和柱身的模样却是西洋式那种刻满线条流畅、装饰繁华的浮雕;楼墙和窗卷口部分是砖石细刻的花纹,而墙上嵌上五色的琉璃花砖;墙身抹上粉红色的石灰,楼顶上却覆盖紫色圆形琉璃瓦。这样的中西合璧式建筑,是从来没有人尝试过的。 粉红色的石灰墙,紫色的圆形琉璃瓦,单是这一套新颖的颜色,就令“谐奇趣”显得和宫苑内其他的建筑物迥然不同,如果与紫禁城内庄严宏伟一层一层的大殿比较,“谐奇趣”看上去就更加活泼明朗了。在圆明园中,如今又添了一个景色新奇的地方;以前,园内早有各式各样不同的风景,像气势雄浑的“正大光明殿”,轻巧绮丽的“万方安和”,金碧辉煌的“琉璃宝塔”,海市蜃楼的“海岳开襟”,缥缈仙境的“蓬岛瑶台”,都是中国园林的绝色景致,红墙黄瓦,椽檐飞檐,楼阁亭榭,荷池莲塘,浓荫古木,拂水垂柳,无一不各具神采,可是,从来没有一个像“谐奇趣”般风格殊异的去处。 那边是民族风格的木结构建筑,这边是西洋式的石浮雕建筑,乾隆特别注意的是建筑物上镶嵌的瓷砖颜色,据西洋教士王致诚的禀报,要在釉中加上钴、锰、铜、锑等发色剂,才能烧成红、绿、黄、紫等艳丽的色彩,如今这些瓷砖果然光辉灿烂。从西洋来的这些教士,他们到中国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只为了传教这么简单吗?还是借传教为名,到中国来做种种的探测?但他们倒也能够带来一些实用的科学知识,在天文学、数学、测绘地图、制造大炮和编纂历书上,对中国并非没有帮助。乾隆决定把这些外来者,能够引进西洋科技的人才留在宫廷范围之内,不让他们自由出外传教。懂天文数学的,调到钦天监去;懂水利工程的,派到圆明园去设计喷水池;懂制造火炮的,让他们去再造几门神威大炮;懂测绘地图的,迟一些可以带他们前往热河。热河,到热河去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看着“谐奇趣”前的喷水池,那些摹拟欧洲几何图案修剪成的圆矮松柏,西洋式的伞形麾盖,乾隆决定:为了配合这一组建筑,将在园内继续营建“海晏堂”、“远瀛观”、“养雀笼”、“蓄水楼”、“万花阵”、“水法桥”和“螺蛳牌楼”等等。从法国来的教士蒋友仁是负责圆明园内一切水利工程的技师,喷水池的喷水机关是他设计的,他还计划要在园内制成一个喷水机关的总系统,制成之后,可以供给宫苑北部大量的水源;然后,他要设计一个喷水的时钟,把中国十二生肖动物铸成铜像,排列在欧式宫殿面前的三角池两边,由每一头动物轮流值班,从口中喷出水来,每头动物每次喷水两小时,构成一个连续不断的时钟。动物喷出来的水,像一道虹彩引入池中,这个设计,既美观又能报时,乾隆对蒋友仁的建议说道:好。 好,一个用水做成的时钟,京师观象台的漏壶房内就有一个用水做成的时钟,乾隆在早几年特别去过一次,当时上观象台,是去看钦天监监正教士戴进贤设计的一个玑衡抚辰仪,只见两支龙柱衔着几个能够移动的圆环,圆环上蚀着刻数。当时,戴进贤解释得非常清楚,第一道是子午圈,第二道是天常赤道,第三道是北极,接着是什么游旋赤道、赤道经圈、四游圈、南极,乾隆愈听愈摸不着边际,他感兴趣的反而是漏壶房里的一座漏壶。木梯般的架上摆着五个水壶,其中四个依次是日天壶、夜天壶、平水壶和受水壶,水从日天壶漏下来,流入夜天壶,继续流入平水壶,由平水壶,流入受水壶。受水壶是圆的,顶上有一个膝坐的铜人,持着一支漏箭,漏箭上列着刻度,漏箭随着壶内水的多寡升降,报时就看漏箭的度数。对于这座“浮箭漏”,乾隆明白多了,而且他还知道,漏壶中的水,冬夏的水温不同,平水壶有恒定水位的作用。另一个是分水壶,用来分水。 圆明园内没有铜壶滴漏,乾隆曾经想过把“浮箭漏”搬到园内去,可是,这一来,岂不是要把观象台也搬入园中?蒋友仁的建议不错,在“西洋楼”这边制造一个水的时钟,一个比漏壶更大的时钟,既是一个报时的仪器,又是一个可供观赏的喷水池。圆明园内的一景一物,实用的价值还在其次,主要仍是供作观赏,而在众多可供观赏的景物中,乾隆特别重视水。 “大水法”还没有建成之前,乾隆最喜欢的消暑地点是圆明园内的“水木明瑟”,因为这个地方的殿宇是临水建成的,又设计了一种利用水力来推动的风扇,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