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 字数: 55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 作者: 余继平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5311240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2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身视角,调试传承人发展政策与方向
内容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地域标志性文化,一种活态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必须依靠传承人主体传承与坚守、研究者潜心阐发文化精髓、管理者俯身搭建平台与传播、社会群众认知与礼敬等多方合作共同努力。2003年以来,我国非遗的保护已从物质到非物质,从静态保护到活态保护,从器物保护到对器物制作者保护(人的保护)的层面,逐步形成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传承的活态保护理念。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学界一直存在"保护非遗的原真性"和"非遗产业化开发"两种观点,受"非遗产业化开发"观点影响,社会上出现了改编热,不但政府在改,专家也在改,就连传承人也在改,把真的非遗全给改"非"了,失去了原有滋味和固有本色,改成了伪遗产。非遗传承受到多方面的挑战,笔者鉴于此申报了本课题研究。自批准立项以来,按照工作方案和研究计划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作者简介
余继平,男,土家族,重庆市石柱人,生于1970年12月。1995年毕业留校任教,先后进修于四川美院工业产品造型、艺术设计专业,2002年结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生课程班。现为长江师范学院民族研究院副院长,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研究所所长,东西方艺术家协会民俗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著有《色彩构成》一书,主编《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研究(一)》。发表《苗族装饰艺术研究》《艺术设计基础绘画课程改革刍议》等多篇论文。
目录
导言1
一、研究缘由1
二、研究动态及研究意义5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15
四、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16
五、创新与不足18
第一章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19
第一节武陵地区文化遗产与传承人生境概况19
一、武陵地区自然环境19
二、武陵地区人文环境29
第二节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49
一、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情况49
二、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基本情况52
三、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75
第二章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承人概述82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