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明清祖先像图式研究

明清祖先像图式研究

  • 字数: 332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吴卫鸣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36716
  • 版次: 1
  • 开本: 8开
  • 页数: 25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明清祖先像图式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从图像学角度出发,大量收集与祖先像有关的图像、实物原作及画稿,以建立一个图像数量超过万件的图像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像图式的分类与分析。若无特别说明,该书所用图片均为笔者收藏或拍摄。同时,笔者亦尽量收集、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及相关出版物,再结合中国的封建章服制度、古代肖像画理论、传统技法及社会学思考,作为研究的重要参照。
《明清祖先像图式研究》的重点包括祖先像的分类、图式承传、图像的色彩解读、象征意象分析、江南法写真技巧介绍、地域性及时代风格辨别,以及在大时代中社会意识在祖先画中的呈现等。
作者简介
吴卫鸣,现为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曾任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曾发表《设计与中国》《试读中国民间祖先像》等论文,出版《吴卫鸣速写集》《吴卫鸣美术作品集》《感性》《镜海遗珠》等著作。
目录
第一章祖先像的基本分类与社会基础
一祖先像的定义
二祖先像的基本分类
三祖先像绘制的社会基础
四探讨祖先像的起点:《人物御龙图》
五祖先肖像绘画在丧葬、祭祀礼仪中的延续
六人物绘画传统在两汉时期的确立及佛教传入后的影响
第二章民间祖先像的图式来源及发展
一“殿堂真容”——民间祖先画像的图式来源
二民间写真专业在宋、元两代的发展
三明代民间祖先像的发展情况
四清代的写真专著:《传神秘要》与《传真心领》
五外来图式影响下的19世纪祖先画像
六现实情境中退出历史舞台的祖先像
第三章从形貌再现到“江南法”
一先祖容貌的再现
二“江南法”的写真技巧
三“江南法”的艺术特色
四相面术的借鉴与配合
第四章祖先像的地域性辨别
一浙江样式
二徽州样式
三在摄影影响下的江南地区画像样式
四福建样式
五广东样式
六广东样式的分支——四邑风格
七北方样式
第五章明清民间祖先像的色彩解读(上·制度篇)
一“五色”——由视觉感知到文化象征
二“品色衣”制度的出现
三“品色衣”制度在祖先像中的反映
四清代的衣饰制度与社会背景
第六章明清民间祖先像的色彩解读(下·妇女篇)
一“十不从”、社会身份与古代妇女衣饰的色调
二红色调子以外的女性祖先服装色彩
三衣正色、裳间色
四祖先像中矿物颜料的使用
五金光璀璨,家族荣耀
第七章祖先像图式中的象征意象
一世俗渴求
二楚楚衣冠,荣耀永恒
三从儒家的“礼”到严肃的神态
四圈椅上未画出双脚的女性
五“九代荣”与宗族世代
六来自“尸”的象征性意象
第八章明清更迭之际社会意识在祖先画中的呈现
一明清服制,华夷有别
二朝代更迭,身份确认
三变其初志十有七八
四明朝头、清朝尾,依旧归康熙
第九章明清祖先像时代风格的确认
一明清祖先画像绘制年代确认的一般情况
二出现在图式中的年代断定要素
三画像中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服饰纹样与补子
彩图集
海内外祖先画像的收藏与研究状况
一中外学术界对祖先画的印象
二海内外祖先像的收藏情况
三祖先像的研究及出版情况
结语
对谈录
学者对谈之一徽州容像艺术和“喜神”
学者对谈之二“人民鉴赏家”眼中的传统民间祖先画像
学者对谈之三从郎世宁到“后门造”
学者对谈之四《金瓶梅》与民间画师
学者对谈之五美术史文献《四明邱兴龙画业同人行例》的发现
学者对谈之六 家与汉族的祖先概念
学者对谈之七祖先祭祀礼仪中的古代美术
田野对谈之一一位广州画师的故事
田野对谈之二陕北民间肖像画师:“活化石”
田野对谈之三与一名画商的对话
田野对谈之四从“宗祠”“打像头”到新昌“十番”
田野对谈之五一段关于浙江古村的口述历史
田野对谈之六荷李活道中的祖先画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