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蜀道青泥
字数: 126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作者: 商震
出版日期: 2020-08-01
商品条码: 9787503265167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192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4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诗人商震的又一部长篇“问史”随笔。
全书集历史、地理、人文于一体;纳思想、思辨、文学于一书。明写的是青泥岭“蜀道”,而我们看到的是社会发展之道、世间人心之道。
李白的一首《蜀道难》,为“蜀道”奠定了“难”的基本色调,并且“蜀道难”已有了接近成语的用途。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感叹蜀道难?只有想走这条路的人,才会感到难。还有,是谁首先走出了这条路?首先走这条路的人们,去蜀地干什么?天下的路,都是人们为了生存而被踩出来的,为了活得更滋润而强行开辟出来的。蜀地有财富?有美女?人们为什么不惧艰难地要到蜀地去?
李白惊呼的“蜀道难”,并不是具体的道路难,再难走的路,都可以人为地改造成顺畅之路,而生活之路、人心之路,欲改之通畅,何其难焉!
人世间本来就是这样,说路之难或说路之易,全凭走路人的感受。
《蜀道青泥》全书用十多万字阐释青泥岭蜀道与作者穿行考察其中的感受。
作者简介
商震,1960年生于辽宁营口。诗人。作家。已出版诗集《大漠孤烟》《无序排队》《半张脸》《琥珀集》《食物链》《谁是王二》《隐身术》《脆响录》、随笔集《三余堂散记》《三余堂散记续编》《一瞥两汉》等各类作品集十余部。现居北京。
目录
楔子 蜀道难?李白是个骗子
第一章 蜀道难。秦岭,天下之大阻
第二章 蜀道难?远通吴楚
第三章 蜀道难。青泥岭,云间盘道绕羊肠
第四章 蜀道难。“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
第五章 蜀道难。兵之诡道也
第六章 蜀道难?“行人骡马,日以千计”
第七章 蜀道难。青泥岭下多酒垆
第八章 蜀道难?如今可钻山腹可上青天
跋 麻雀的叫声古老而新鲜
摘要
第一章 蜀道难。秦岭,天下之大阻 蜀道难,难在耍翻越巍峨险峻的秦岭。巍峨与险峻是用来敬畏的,如果用来翻越,自然是难。 秦岭又名秦山,其命名,显然与秦人、秦国、秦朝有关。然而在秦之前,人们的认识还有局限,长期把秦岭称作昆仑山。其实,秦岭是独立的山脉,最多算是昆仑山山系的一段。但是,秦之前的人们,为什么把这座在中华大地横贯东西的山脉称作昆仑呢?我们还真要从昆仑说起。 昆仑山山脉在远古汉语时期又称昆仑墟,在中华民族的古代目前,有“万山之祖”的称号,也就是昆仑山之外的山,都是昆仑的子孙山。《龙鱼河图》上录:“昆仑山,天中柱也。”昆仑山是擎天的柱子!关于这根擎天的柱子,第一个传说就是“盘古开天”,盘古用巨斧劈开天地后,怕天地再合上,就命令这座山每天升高一丈,地增厚一尺,于是这座山就成了支撑天地的柱子。昆仑山有多高?《淮南子》记载:“昆仑虚(与“墟”通假)高一万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山又叠叠重重的有九层。”现在的地理勘测是:优选峰是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的公格尔峰,海拔大约7649米。丈量高度和长度,古人用步,我们用米,如果有闲时间,不妨换算一下,古人的一步相当于今天的几米。 昆为阳,即天;仑为阴,即地。此山顶天立地故称昆仑山。神话传说今天看来好像是缺乏历史事实的依据,但是古代的人们就是靠神话传说作为精神支撑的,那时的人们都相信,如果有人不信,可能就是大逆不道。那个时候没有人能拿出用以反驳神话传说的事实依据,也没有人愿意去反驳。科学是近现代的事,历史上神话、传说就是当时的科学。至于盘古是谁?从哪儿来?用来劈开天地的斧子有多大?多重?没人告诉我,我也没办法告诉亲爱的读者。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盘古用的斧子不是合金钢的,应该是石头的或木头的。盘古劈开的是混沌的气体,石头或木头足够了。由此也可以这样断定,天地是从昆仑山脚下开始的,所以,昆仑山还有一个称号:“中华第一神山”。神山嘛,神的故事就多了。 中华民族远古的神话传说大多以昆仑山为故事发生地或背景。女娲炼彩石补天、精卫填海、西王母蟠桃盛会、白娘子盗仙草、嫦娥奔月,等等,等等,关于昆仑山的神话传说,有兴趣的可去读读《山海经》。大家熟知的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包括金庸的《天龙八部》都使用了《山海经》中的故事。 《山海经》中关于昆仑山的记载,我录两段: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日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日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大荒西经)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海内西经) 读罢这两段文字,该知道昆仑山有多么神了!但是,这里说的“昆仑”是个大概念,是指整个西部的群山,也包含着秦岭,并没有具体指定是哪座山峰。直到张骞出使西域回来,路过新疆和田地区,向汉武帝如此这般地描述那里的山,山头终年积雪,河滩上铺满了玉石,山峰巍峨,高入云天,及人们对这座山如何如何膜拜,等等,汉武帝听后,一拍案几,这座山就是“昆仑”!《史记·大宛传》载:“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日昆仑云。”昆仑山就这样被汉武帝命名了,也被局限了。按汉武帝指定“昆仑山”的时间算来,秦岭的命名要比昆仑山还要早些。 前面我说过,秦岭与秦人、秦国、秦朝有关,现在我就说说秦与秦岭。秦岭肯定是昆仑山系的一段,但在山体上又与昆仑山有着许多差异,详情容我后叙。秦岭的得名,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秦人居住的地方。可是,秦人是什么人?是土著还是迁徙而来?关于秦人的来历,在历史上有几种说法,拥有影响力的有两种:一是甘肃本地人;二是由山东迁入。司马迁认为是从山东迁徙而来,但没拿出有力的证据。前不久,我看到一则消息:“《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二辑中收录的《系年》,是一部历史著作,由138支简组成,从西周建立写到战国前期,记录了周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解密了不少历史疑案…… P13-1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