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发现我自己 心的底层操作系统

我发现我自己 心的底层操作系统

  • 字数: 15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 作者: 艾伦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642140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者用了十多年间扎根于企业培训和心灵成长,发现在企业经营和个人成长方面。希望从“心”的角度出发,分享有关于信念、潜意识、心力和价值观的内容,希望能够引导大家向内看,向内自我探索和发现。
本书以教练型领导力的理论为基础,拔高至心性的层面,引导你去向更深层次的内求。
作者简介
艾伦(韩冬平) 毕业于浙江大学人力资源专业 教练型领导力训练营资深导师 美国ACI国际注册职业培训师 杭州创造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 十多年以来一直专注于企业咨询和教练型领导力训练,发现人所有的迷茫、自我设限都和“信念”有关,如果能够从信念入手“破局”;我们就能拆掉脑袋里的墙;所有的心力交瘁、信心不足都和“心力”有关,如果能够增强心力去生活和工作,我们就能事半功信。
目录
推荐序有惊无险的旅程
代序走向未来的另一条路——连接
序言万物由心造
第一章你看过提线木偶戏吗/1
一木偶为什么会跳舞/2
二信念从哪里来/5
三信念到哪里去/9
四信念遮住了你的眼睛/13
五信念一小步,成果一大步/20
六三岁看到老/25
七你是一名自导自演的演员/30
八你的家族就是木偶戏的总提线/34
第二章我的自我保护在操控我/41
一自我保护机制的工作原理/42
二“我”在哪里/47
三恐惧正在“保护”着我/50
四对恐惧的拿捏恰到好处/54
五焦虑正在“侵蚀”我/57
六焦虑化解大法/62
七固执正在“硬化”你/69
八要坚持,不要固执/74
九欲望正在“占据”我/80
十无欲不代表无求/84
十一抱怨正在“奴役”我/88
十二不抱怨的世界/91
十三放下对自我的保护,就不会那么难过了/95
第三章决定我的是什么/99
一你要什么/100
二你的发心是什么/105
三你愿意挑战的是什么/109
四你愿意付出的是什么/113
五为自己负100%的责任/117
六没有人是你的避风港/121
七决定你的不是时间而是经历/125
八在经历中修行/129
九心的力量/136
十为自己发个大愿/141
十一心的匮乏和不配得感/145
十二心不唤物,物不至/150
第四章你的一切都是专享的/153
一不要忘记人的属性/154
二成功恐惧症/158
三你是专享的世界/164
四演绎、事实与真相/167
五目标、理想和欲望/173
六你的心变了,世界也变了/177
七万物都有重量/181
八自作自受的人生/184
九用一生来修正自己/188
十玻璃心/191
十一活在当下/195
第五章向你的操作系统输入什么/199
一你的底层操作系统是什么/200
二信任的力量/204
三你是对的,那又怎么样/209
四利他,比你想象的难很多倍/214
五自利利他/217
六向一切无条件敞开/220
七做事和说事/225
八对一切保持平等心/229
九诸行无常/234
十从无到有再到无/236
摘要
     二信念从哪里来 生活在农村的人,应该看到过,牛在田里吃草,放牛人会把牛绳绑在一根棍子上,棍子插在田里,那头牛就会在以棍子为圆心、绳子为半径的范围里吃草,不会越界,更不会撒腿乱跑。难道它不想吗?这个我不敢肯定,因为我不是牛,但我敢肯定的是,它接近有挣脱的能力。它为什么不挣脱呢? 这个我们得从“开始”的时候说起,这头牛小的时候就被拴在绳子上,绳子绑在棍子上,棍子插在田里,小牛的力量不足以挣脱绳子,挣脱一次,它的鼻子就痛一次,再挣脱一次,鼻子就又痛一次,一次次挣扎失败,一次次血淋淋的经验教训,这种挣扎带来的痛感慢慢就在它的脑袋里形成了一条信念,或者说是一条规则:挣扎=痛=失败。 牛一天天慢慢长大,这条信念,这条规则一直在这头牛的脑袋里,哪怕它已经接近具备了挣脱棍子的能力,它也不会再去尝试。它的信念告诉它:为了自我保护,为了避免挣扎的痛和失败,优选的方法就是不要挣扎,在以棍子为圆心、绳子为半径的圈内吃草是最安全的,不会有痛,也不会有失败。 牛是这样,人亦然,当然,人是更复杂的。人也会因为发生过的一些事实而产生信念,一旦某个信念产生,如果没有觉察和改变,就是永恒的。但凡和这条信念相悖的一切,都是错误或应该被消除的;但凡和这条信念接近或相同的,都是对的或值得坚持的。 可见信念来自亲身经历,那么别人的经历可以成为我们自己的信念吗?答案:可以。举个例子,一个女孩儿从小生活在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中,伴随她成长的就是父母的争吵声。慢慢长大以后,她身边的姐妹也经常因为和另一半吵架向她倾诉。她的经历就是父母的争吵和姐妹的倾诉,她自己没有亲自经历,但也会对婚姻很失望甚至感到恐惧。类似男人不可信、婚姻不靠谱的信念,深深扎入了这个女人的信念,在恋爱或情感的世界里,她会有意无意产生抗拒。对她而言,不婚和离婚的概率就会很大。 别人说的话会成为我们的信念,越亲近的人说的话,越容易成为我们的信念。《倚天屠龙记》中殷素素死前抱着张无忌意味深长地说:“你长大之后,千万要小心漂亮的女人,越漂亮的女人就越会骗人。”张无忌为数不多的亲人里,母亲的话自然会被当作“圣经”一样看待。而在母亲死前这个特殊的场景里,母亲的这句话,可想而知对张无忌来说影响有多大。所以,张无忌长大后碰到漂亮的女人就会想:“她是不是在骗我?” 人出生以后最早接触和接触最多的人便是爸爸妈妈。我们出生之前没有任何认识和信念,出生以后,认识和信念才得以“安装”。父母对孩子的思想、认识和信念有优先“安装权”,是对孩子“源头”产生影响的人,对孩子的影响巨大。我们的很多人生信念都来自我们的家人,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生来会打洞”便是这个道理。如果父母是打工者,就会把自己如何找工作,如何不失败,如何获得稳定的生活一类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孩子。孩子长大后,假如有一天他去创业,三个月没有收入父母就会很着急,如果此时他亏了钱,想从家里拿钱来支撑,先不谈父母有没有能力支持,单从投支持票或反对票上,这个孩子就已经输了一局。如果父母是创业者,便会教孩子如何创业,不要害怕失败,要有放长线钓大鱼的远见,那么,单从投支持票或反对票上,他们的孩子就已经赢了一局。 我们无法接近脱离自己在原生家庭和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信念。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不能说打工的家庭好还是创业的家庭好,能说的是,我们都将受到身边环境信念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和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向比自己更厉害的人请教,要非常小心谨慎地对待进入我们思想的东西。 P5-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