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

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

  • 字数: 30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陈平原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1366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作者知名,作者陈平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有名教授; 2.有话题,陈平原学术史研究三部曲之一,十八年始成书,开创性地研究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大变革时代,学者到底该如何思考、表述与立说。
内容简介
《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是陈平原“学术史研究三部曲”之一。晚清以降,著作体例与述学文体的巨大变更,使得现代中国的人文学者步履艰难。从当初的“拿来主义”,到今日的“与世界接轨”,在20世纪中国学界,占主导地位的声音是以“科学”取代“夸饰”。著述的不严谨乃至抄袭成风,确实是中国学界的痼疾,可这并不能掩盖问题的另一面,即人文学本身带有很强的修辞意味。谈论人文学的修辞学,不妨先从述学文体说起,因这既牵涉到学术训练、表达能力,更根源于文化心态。不管是赓续传统,还是译述西学,如何弥合自身文体与论述对象之间的缝隙,都是一个必须直面的难题。本书谈论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主要是谈在中外新旧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中国学者如何建立“表达”的立场、方式与边界。
作者简介
陈平原,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著有《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千古文人侠客梦》《读书的风景》等著作多部。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
——以“引经据典”为中心 13
一 作为述学文体表征的“引语” 13
二 明引与暗引 17
三 正引与反引 24
四 全引与略引 29
第二章 有声的中国
——演说与近现代中国文章变革 35
一 演说之于“开启民智” 38
二 演说的诸面相 49
三 演说与学堂之关系 57
四 “学艺”还是“事业” 65
五 文章体式的革新 76
六 以“演说”为“著述” 85
第三章 学术讲演与白话文学
——1922年的“风景” 95
一 四座城市与四位学者(上) 98
二 四座城市与四位学者(下)  105
三 讲演者的风采  111
四 “白话”如何“文学”  122
五 以“讲演”为“文章”  136
第四章 何为“大学”以及如何“大学”
——蔡元培的学术立场及文体意识  144
一 大学史及“蔡元培神话”  145
二 “博大”而非“精深”的教育家  151
三 “大学”面面观  160
四 作为演说家的蔡元培  173
五 “演说”是如何成为“文章”的  178
六 大学是做出来的,也是讲出来的  185
第五章 兼及“著作”与“文章”
——关于章太炎的《国故论衡》  189
一 学术史家的自我定位  190
二 “精心结构”的“著作”  194
三 在“管籥”与“堂奥”之间  199
四 “文实闳雅”的著述  203
第六章 “元气淋漓”与“绝大文字”
——梁启超及“史界革命”的另一面  209
一 “史界革命”与“文界革命”  210
二 政论文章与历史著述  216
三 “极宜着意修饰”的“论学文字”  226
四 史家的“文人习气”  232
第七章 分裂的趣味与抵抗的立场
——鲁迅的述学文体及其接受 242
一 文体家的别择 242
二 论著、杂文与演讲 250
三 古书与口语的纠葛 258
四 直译的主张与以文言述学 263
五 文体的“抵抗” 274
第八章 “精心结构”与“明白清楚”
——胡适述学文体研究 282
一 “论学”与“述学” 284
二 述学文体之选择 293
三 文章结构与名学根基 304
四 演讲兴趣与文章功底 313
附录一 关于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 322
附录二 如何“述学”,什么“文体” 334
引用及参考书目 346
人名索引 358
书名、篇名索引 369
后记 39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