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乡村教师激励制度研究

乡村教师激励制度研究

  • 字数: 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高慧斌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6896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乡村教师激励制度的发展过程,共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75名乡村教师参与了本次问卷调査,50名乡村教师接受了结构性访谈。通过分析调查的数据发现,当前乡村教师激励制度的激励水平相对偏低,且不同群体间的差异显著,应建构一个包含补偿性激励、保障性激励和发展性激励的制度结构体系,使得乡村教师自我发展与乡村教育、乡村振兴相融合,促进农村、边远地区的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目录
第1章乡村教师激励制度研究背景
第2章乡村教师激励制度研究进展
一、教师激励研究
二、乡村教师激励理论研究
(一)"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推动教师激励研究
(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断提高
(三)从乡村中小学教师劳动特点、职业特点出发探讨农村教师激励
三、乡村教师激励现状研究
(一)以提高经济待遇为主的生活保障激励
(二)以提高乡村教师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的激励
(三)促进乡村教师与乡土文化的融合与延续的激励
(四)加强乡村教师的综合激励
(五)发达国家乡村教师激励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第3章乡村教师激励理论基础
一、需要理论下的乡村教师激励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二)ERG理论
(三)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四)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下的乡村教师激励
(一)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二)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三)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三、综合激励理论下的乡村教师激励
(一)波特-劳勒的综合激励
(二)豪斯综合激励理论
第4章乡村教师激励制度架构
一、激励和激励制度
(一)对激励的认识
(二)对激励制度的认识
二、乡村教师激励制度要素
(一)实体要素
(二)精神要素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