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清代文官处分研究

清代文官处分研究

  • 字数: 21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董瑞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502895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上千个一手案例,深度观察清代官员政治生态; 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处分制度的全面研究,为当代公务员管理提供切实借鉴。 1.古代行政法律制度研究的又一力作。 本书从法律角度出发,对清代文官处分的种类、管辖、法源、适用、救济等进行系统分类,全面深入分析了文官处分的制度设计和实际运作,是研究清代文官处分制度的重要著作。 2.为现代公务员管理提供切实借鉴。 本书对公职人员如何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违法人员如何处分,都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3.以案说法,生动展示了清代官员的政治生态。 书中选取了上千个真实案例,是学习和研究清代政治和法律等的重要参考书籍。
内容简介
治国先治吏。有清一代,沿袭汉制,参用满俗,创设了独特的文官处分制度。全书夹叙夹议,辨法析理,以案说法,展现了260多年清代官员奖惩的生动画卷。 本书以清代文官处分为中心,分析处分种类,分罚俸、降级和革职三种;明确管辖机关,吏部是文官处分的管辖机关,都察院行使对吏部官员的处分,重要的案件还可以由部院大臣会议;提出法律依据,《吏部处分则例》是文官处分的主要法律渊源,会典、事例、条例、律文也可以作为渊源,而且在无法律明文情况下,还可以比议、酌议;强调适用原则,议定处分时区分公罪私罪,强调轻重允协,遵守失入失出原则,等等。同时,书中还对受处分文官的救济制度进行了解析,提出自讼、抵销、解除、呈控等四种救济方式。本书认为,文官处分这项制度,在清代起到了规范官员行为,但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但就总体而言,这是个出色的设计。它在清代付诸施行,贯彻始终,至清末改革未有根本变化,充分证明了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更值一提的是,它并没有因清朝的覆亡而销声匿迹,而是在后来的历史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目录
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一、问题提出
二、概念界定
第二节研究现状、价值及方法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历史分期及资料的使用
一、历史分期
二、资料使用
第一章清代文官处分的概述
第一节对象
第二节类别
一、惩戒
二、惩处
第三节法源
一、会典
二、例
三、律
第四节事由
一、文官职责
二、具体事由
第二章清代文官处分的种类
第一节罚俸
一、俸给
二、差等
第二节降级
一、品级
二、差别
第三节革职
一、留任
二、离任
三、永不叙用
第四节其他
一、罚银
二、削级
三、削职
四、勒休
第三章清代文官处分的方式
第一节开始
一、特旨
二、参奏
三、陈请
第二节管辖
一、吏部
二、都察院
三、会议
第三节议处
一、等级
二、原则
三、适用
四、查例
五、决定
第四节惩戒审判
第四章清代文官处分的救济
第一节自讼
第二节抵销
一、议叙
二、议抵
第三节解除
一、开复
二、捐复
第四节呈辩
第五章清代文官处分的评析
第一节价值
一、完善了法律体系
二、确保了君主统治
第二节原因
一、善于学习前代
二、勇于实践创新
三、提倡官德官范
四、立法技术缜密
第三节弊端
一、处分条文繁密
二、皇帝立法坏法
三、官员规避严重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