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词史考微

词史考微

  • 字数: 29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马里扬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6085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词学批评的理论研究,是针对“文学”与“历史”之间关系的反思性质的探索。上编阐述“词史考微”的理论内涵,下编展示针对不同性质的宋词文本的批评实践。传统的“词史”说,触及“文学”的本质力量——这是脱离现实社会关系的一种独特存在,与现代文艺批评的“境界”论相互贯通,从学术目前看更对后者产生过启示作用。“词史”的批评延续我国文学的“兴寄”传统,在“微言大义”“诗史互证”的理路之外,具备融入读者个人知识结构与身世感慨的“再创作”式的特征。掘发而非斫伤“文学之生气”,是批评之终极目的。“词史”成为今天文学研究者的批评理论,而非一个文学史与批评史的研究对象,源自它仍旧是“文学之生气”的依托。所谓“考微”,亦即“词学考证学”的具体实践,应兼顾史料的级别、考证的限度与语句组合等三个方面。最终,考证不是目的。也不是辅助,而是借此衍生出批评。就文本对象的差异产生不同的批评效力。
目录
导言
一 “词学四科”:研究回顾
二 文学批评的意义与实践
三 本书研究旨趣
上编
第一章 “词史”的新诠
第一节 词亦有史:表达动机与实质用意
第二节 内蕴力量:与“境界”论的比较
第三节 别有怀抱:接续“词史”的批评效力
第四节 意格论:时代变局中的历史命运
第二章 “兴寄”的传统
第一节 作为抒情方式的“兴寄”
第二节 “诗史”创作与“兴寄”批评
第三节 “诗史互证”:作品的附生文本
第四节 词学批评的“再创作”现象
第三章 “考微”的进路
第一节 “文学之生气”的依托
第二节 “词学考证学”: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新材料”与“新方法”
下编
第四章 本色与史事:艳情歌词的历史心理
第一节 “互见”的文献困境
第二节 文本的内在动因
第三节 历史情境中的心理反映
第四节 “坐标系”下的“艳情词”
第五章 风格的批评:以诗为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清雄”词风释证
第二节 东坡中秋词史
第三节 宋词“造极”之作
第六章 形式与作法:文本构造的综合考察
第一节 “演唱本”的推测
第二节 一“字”不苟:格律的批评
第三节 “用笔之法”的局限
第四节 闺房“书斋化”:词境的分析
结语
一 “头”与“尾”:考史的困境
二 词体特质的再审视
三 本书的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