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必也正名 中国古代小说书名研究

必也正名 中国古代小说书名研究

  • 字数: 43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李小龙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666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9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中国人特别重视命名,每个人的姓名背后都有故事——其实,每部小说的命名背后也有复杂的逻辑:古代小说命名多以“传”“记”结尾,与《史记》的纪传体有关系吗?《世说新语》这个名字是如何一步步叠床架屋生成的?《聊斋志异》中作者的议论为何不是“聊斋曰”而是“异史氏曰”?袁枚把自己的《子不语》改名为《新齐谐》,但后世为何仍以《子不语》为定名?是否与曹雪芹为自己的作品定名为《石头记》,但后世却以《红楼梦》定名一样呢?《西游记》的命名竟然是从《西厢记》来的吗?古代文言小说为什么喜欢用“奇”、“怪”为名?白话小说的书名为什么大多数是三个字?中西小说命名究竟有何不同……这一切疑问,在《必也正名:中国古代小说书名研究》中都有丰富的探索。这种探索既有扎实的学术推进,也可以扩充普通读者对于中国古代小说的认识。
内容简介
该书旨在全面考察中国古代小说的书名,眼光宏通,梳理周到。首先,本书贯彻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既有对中国古代小说书名历史的整体把握,又能落实到各体小说特定作品命名的分析,从而使古代小说命名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都得以彰显。其次,作者注重将历史研究与理论阐释相结合,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强化了小说史的线索。与此同时,作者又强调从理论的高度来解析小说书名这一形式特征,着力概括小说命名格局的建立及演进等规律,多具有剖肌析理的深度。复次,无论是历史把握,还是理论阐释,作者还努力使小说命名的考察与文本探究联系起来,使论述关乎小说内涵的阐释,富有启发性。第四,作者还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在世界文学的格局下,为审视中国古代小说命名的特点确立可以印证的新坐标。
目录
“必也正名乎”——《中国古代小说书名研究》序(郭英德)
导论
第一节文言小说正名
第二节白话小说正名
第三节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概念之融通
第一章中国古代小说命名的渊源与分化
第一节从《汉书·艺文志》看文言小说命名的子史渊源
第二节《史记》诸体对文言小说命名的垂范
第三节记传体与说话体:文言小说命名的两极分化
第四节中国古代小说传、记二体的源流
第二章文言小说集命名例考
第一节《世说新语》命名的渊源、演变及定名困境
第二节《聊斋志异》异名、异称的嬗递及其意义
第三节《子不语》的作者命名与时代选择
第三章文言小说单篇作品命名例考
第一节《燕丹子》的命名策略与叙事建构
第二节唐单篇传奇命名考——以《异闻集》为中心
第三节《虬髯客传》异名辨析及其命名的史传渊源
第四节《祁禹传》的文本流传、作者身份及创作命意考论
第四章演义体与传、记体命名格局的建立
第一节《三国演义》命名的演变与定型
第二节《水浒传》命名的含义及其演化
第三节《西游记》命名的渊源
第五章世情小说命名的试探与独立
第一节艳情小说命名的试探
第二节《金瓶梅》命名的渊源及意义
第三节《金瓶梅》式命名的转移与衰落
第四节《红楼梦》命名的叙事策略及多重内涵
第六章小说命名的共时性研究
第一节中国文言小说命名“怪”“奇”考
第二节白话小说三字名经典地位探究
第三节文言小说白名例考
第七章中西小说命名方式比较与互译
第一节中国章回小说与西方长篇小说书名比较研究
第二节从汉化到欧化——西方小说书名中译策略演化例考
第三节中国小说书名英译例考
参考文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