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贸易与理性

贸易与理性

  • 字数: 2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作者: 郑永年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207156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贸易与理性》郑永年教授DI YI部关于国际政治与贸易的著作,观点独特,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2、书中从全球化和地缘政治视角解读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与应对之策,高屋建瓴地指出进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4.0版,国家、企业和个人面临怎样的新挑战和新机会!国际视野,格局更大! 3、国家、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应对当前复杂局势之策,既可为宏观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家提供决策思考,又可供个人寻找新机会! 4、书中涵盖诸多关于中美贸易的关键问题,论述精辟,醍醐灌顶! 五大看点: ★: 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摇摇欲坠,我们面临怎样的国际大环境? 美国频繁退群,国际秩序坍塌 美国担忧经济上高度依赖中国 美国担忧自己“世界霸主”地位不保 ★★:美国发动贸易战为何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美贸易是全球贸易秩序的关键支柱,缺一不可 白宫与华尔街的利益不一致 美国各个利益集团利益之间的利益不一致 美国跟其他西方国家利益不一致 ★★★: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考量,我们的机会在哪里? 对方越坚持贸易保护,中国越坚持开放 打造有利的营商环境,开辟广阔的市场 ★★★★:中国企业如何破局?企业才是重建世界贸易的主体 企业家精神和大格局: 企业家就是革新者,是勇于承担风险、有目的地寻找革新源泉、善于捕捉变化、并把变化作为可供开发利用机会的人。 政府要成为企业的“帮手”,为企业减负! ★★★★★:进入改革开放4.0版,中国要如何走出去? 中国应主动创造战略机遇期 “一带一路”倡议书写新国际贸易规则! 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重量大平台!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对中美之间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从经济全球化以及美国现状与忧虑的角度进行深度分析,第三章接着对中国如何应对推出几项战略性建议,明确指出中国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去拥抱这个世界;第三章客观分析了当下中国与美国的发展现状,已经对中国自身发展的不足之处做出理性的反思总结。第四章则站在企业家的角度分析企业家所面临的困境和焦虑,并为企业家下一步如何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思路。最后则在第五章讲述了中国进入开放4.0版,政府该如何培育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作者简介
郑永年(1962—)浙江省余姚人。中国政治、社会问题与国际关系专家,前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历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1995-1997)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 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其主要兴趣和研究领域为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国际和东亚地区安全;中国的外交政策;全球化、国家制度和社会转型;社会运动与民主化;中国政治与中央地方关系。
目录
第一章 非理性贸易的当前国际背景
一、中国与全球资本主义关系的三个阶段
二、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坍塌了
三、新一波“中国威胁论”
四、中美关系有走向“修昔底德陷阱”的风险
五、人们熟悉的中美关系一去不复返
六、中美关系远比自由落体还糟糕
七、欲望之争主导当前中美冲突
第二章 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是什么
一、中西方两种政治经济学模式及其未来
二、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战略选择
三、美国对中国的三大冷战判断
四、美国为何会发动贸易战
五、中美贸易战的国际权力结构因素
六、全球化时代的光明与黑暗
七、为何经贸相互依存也可能会导向战争
八、如何理解特朗普对华贸易政策的本质
九、贸易战与特朗普的国际新秩序
第三章 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战略考量
一、技术冷战与中美冷战的序曲
二、美国如何理解“中国制造2025”
三、如何理解中美贸易谈判的复杂性
四、中国必须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应对贸易摩擦
五、贸易摩擦与国际秩序的未来
第四章 中国应有的理性反思
一、中国新时期的外部风险
二、《日本第一》对中国的教训
三、中美贸易摩擦我们暴露了怎样的弱点
四、中国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五、中国会再次封闭起来吗
六、要警惕狭隘民族主义
七、西方为何不相信中国不称霸
八、对“美国衰落”的重新评估
九、美国人为什么有强烈危机感
第五章 中国企业家的忧与思
一、中国企业家的困局
二、中国企业家为何缺少格局
三、中国国有企业的边界在哪里
四、中国优选的困扰是体制成本
五、中国民营企业需要怎样的结构性改革
六、政府可以成为中国企业的“帮手”吗?
七、为何强调培育企业家成长环境
八、政府该如何打造营商环境
第六章 改革开放4.0版,中国如何走出去
一、疫情之后的“有限全球化”
二、中国开放政策进入4.0版
三、中国应主动创造自己的战略机遇期
四、“一带一路”与国际经济新规则的“书写”
五、建设开放式的“新丝路”
六、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与中国发展下一步
七、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国的未来

摘要
     一、中国与全球资本主义关系的三个阶段 近年来,随着中国和美国、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纠纷案列的增多和中国越来越庞大的内部能源需求对世界市场的影响迅速扩大,中国和仍然在西方主导下的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明显。这种冲突不仅表现在经济学意义上的供应和需求方面,而且更为重要的也表现在地缘政治学意义上的中国和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代言国家的战略利益的冲突上。一些西方观察家因此开始怀疑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发展”或“和平崛起”国际战略。 尽管中国和全球资本主义之间在一些方面的冲突在所难免,但这些冲突并不都是负面消极的。要对冲突作具体的分析。冲突可以表现在各个不同的方面,包括经济上的、战略上的、政治上的、军事上的和文化上的。不能把所有这些冲突混为一谈。迄今为止,中国和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经济层面。这种冲突和传统意义上的以军事冲突为核心的国际冲突具有不同的性质。前者如果解决得当,可以变成一种双赢游戏,而后者则只能是一种零和游戏。中国和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之间的经济层面的冲突并不对“和平发展”或“和平崛起”战略构成威胁,以多边主义和经济外交为主体的国际战略仍然是中国崛起有效的国际战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们可以忽视经济方面的冲突。这是因为对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来说,经济、政治、战略等各方面的利益很难区分开来,经济方面的冲突如果解决不了,就有可能演变成其他方面的冲突。因此,如何直面冲突,有效管理冲突乃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所面临的挑战。 中国和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关系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也就是中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时候,中国政府主动实行开放政策。“请进来”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中国通过把全球资本“请进来”发展自己的经济。“请进来”开始时大多是海外华人资本,欧美资本随后。这一政策非常成功。它很快结束了改革前中国较为封闭的状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动力。 在第二个阶段,中国和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主要表现为“接轨”。和世界体系“接轨”表现在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方面是中国政府改革内部的各种制度机制来适应世界体系;另一方面是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在不长的时间里,中国已经加入了几乎所有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和区域经济组织。 那么,为什么中国和全球资本主义之间的冲突在近年来越来越明显了呢?这主要是因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即中国“走出去”的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从一个资本短缺的国家转型成为资本过剩的国家。(应当指出的是,中国的民族资本,尤其是私人资本,在国内的环境并不理想。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体环境是“亲商”的,但主要是“亲外商”的。外国资本一直享有比本国资本更好的待遇。民族资本直到今天还没有外资的待遇。今天,民族资本在国内面临外资的强大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被允许,民族资本就要到处寻找发展的机会。)与所有国家的资本一样,中国资本也会按照资本自身的规律走向能够赢利的地方。同时,充裕的资本也使得中国有能力购买大量的原材料以满足国内发展的需要。 中国资本“走出去”(主要通过企业“走出去”的形式)本来就是一个积极的因素,因为和其他资本一样,中国资本也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经济发展已经为当今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注人了全新的动力。现在已经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中国的世界经济体系了。中国为全球市场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廉价商品,为原材料生产国提供了一个新的“客户”选择,崛起中的中国中产阶级更是为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倾销高档商品的巨大市场。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