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这块屏幕改变了命运 信息化助力城乡教育均衡的七中实践

这块屏幕改变了命运 信息化助力城乡教育均衡的七中实践

  • 字数: 2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408736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8.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一座百年名校,十八年的教育信息化实践,通过网校的一块块屏幕持续分享优质教育资源,走出了一条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助力教育精准扶贫的路,为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革命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 城乡一体,同堂共生;未来课堂,实践变革。成都七中网校“全日制远程直播课堂”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化探索,正使越来越多的师生通过优质资源改变命运、蝶变新生。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革命为主题,以成都七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为案例,探索了优质教育在“互联网+”时代对边远民族地区、教育贫弱地区如何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命题。七中网校的“四同时”全日制教学实现模式和“四位一体”教学组织模式,凸显了网络学校“城乡一体,同堂共生”的教育理念,以及它为大西南教育精准扶贫乃至全国民族地区稳定的重要启示。
目录
绪论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道光
一、全日制远程教学:让教育公平照进现实
二、机会与条件:让学校“跨越时空”均衡发展
三、过程和结果:创生平等的“第二学习空间”
四、文化相互激荡:耦合教育公平的“教育链”
第一章全日制远程教学模式的缘起和发展
第一节不是偶然: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
第二节跨越鸿沟:启动四川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
一、世纪之交的机遇和挑战
二、四川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卫星直播式教学系统启动
三、用课题的研究推广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
第三节因地制宜:构建基于卫星的远程直播教学模式
一、选择基于卫星的远程直播的原因
二、卫星直播式双向实时互动的结构
三、远程直播教学模式18年发展
第二章教育公平的网校模式:异地同堂师生同学
第一节创新远程教育形态:对育人全过程负责
一、定位决定成败——网校与学校发展血脉相连
二、“双四”模式——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
三、嫁接成功的关键——前、远端“亲和力”
四、网校“画像”——对育人全过程负责
第二节流程再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师制”教学
一、心理牵引——让远端孩子有梦敢追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教师甘为人梯
三、流程再造——发挥“双师”教学优选效益
四、教育公平的第一道曙光——让学生成才
第三节创新师培模式:低成本、常态化的云端“师徒制”
一、“平行班教学”制——变“输血”为“造血”
二、“隐性知识”——成为优秀教师的关键
三、云端“师徒制”——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
四、教育公平的第二道曙光:教师成功
第四节七中文化的复刻:有归属感的精神家园
一、特色学生活动:人文滋养个性成长
二、教师精神:启迪有方模范群伦
三、教学服务机制——无损七中强者自强
四、教育公平的第三道曙光——“文化贫困”突围
第三章教育公平的网校生态:锻造教师成为专家
第一节青年教师:从跟跑到领跑
一、少走弯路:教学ABC有了金标准
二、良师为伴:直面成长的苦、辣、酸
三、巨人为梯:与前沿教育理念接轨
四、输出即输入:“教师优选的师德就是上好课”
第二节骨干教师:从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
一、打破:把高要求合理化
二、重建:比学生更快成长起来
三、领悟:看见七中成功的奥秘
第三节名优教师:高峰成就高原
一、坚守:一旦认定就开山探路
二、信任:“别人能行,我也行”
三、凝聚:建立直播教学的“远端标准”
四、情怀:让公平之光照耀每个学生
第四章教育公平的网校生态:支撑学生超越自我
第一节网校带来压力,激发学生学力提升
一、初入网班,“新手”闯入“高手班”
二、适应期过后就是拔节期
三、学习需要“冲刺”和“挑战”
第二节网校带来同伴激励远端向前端看齐
一、网校改变了同学构成
二、前端学生为远端学生提供了替代性体验
三、远端也反作用于前端
第三节网校提供辅助引导学生走向广阔世界
一、及时干预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
二、组织多种活动为远端学生开阔视野
第四节网校开阔视野,鼓励学生突破上限
第五章“启迪有方”的名校担当
第一节前端的名校密码
一、根——源于“学圣”扬雄,从“墨池书院”起步
二、魂——持“科学民主”之炬,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
三、勇——“成都中学”,担当引领时代先锋
四、情——为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构建“命运共同体”
第二节远端的“领头雁”
一、民族地区学校:从“土路”走上“快车道”
二、老区山区学校:见贤思齐,向成都七中看齐
三、一场幸福的相遇:克服阵痛,化茧成蝶
第六章不是尾声:未来已来泛在已在
第一节“泛在七中”建设的思考与设计
一、“泛在七中”建设的背景
二、“泛在七中”搭建混合式学习的很好平台
三、“泛在七中”实现能者可为七中师
四、“泛在七中”实现愿者可在七中学
五、分步建设“泛在七中”
第二节“互联网+”时代全日制开放的百年名校
一、模范群伦,名校的责任与担当
二、“四个同时”“四位一体”解决直播教学“无效”难题
三、全程完整地向远端学校开放教育教学活动
四、没有围墙的成都七中帮助弱校成长,自己更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