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生算法

人生算法

  • 字数: 252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喻颖正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1816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500000+粉丝公号“孤独大脑”作者,擅长用严谨、科学的态度,给出操作性极强的“硬核”内容。 2.自我修炼的9段心法,一步步提升段位;认清18个人生难题,掌握18种应对策略,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算法。 3.“概率权、思考率、灰度认知与黑白决策、三门模型”等概念,落在坚实的认知科学上,让每个人都可以掌握前沿、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4.本书脱胎于得到APP同名课程,已有10w付费用户亲测有效。成书时又对语言、表述进行了精细的打磨、顺滑,还进行了细节的补充,给你更流畅的阅读体验。
内容简介
想象你现在中了一个大奖,你有两种选择:直接拿走100万美元;或有50%的概率获得一亿美元,或有50%的可能什么也拿不到。你会选哪个? 多数人愿意选100万美元,因为他们不愿意承受什么都得不到的风险。事实上,如果你打开思路,把获得一亿美元的机会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愿意承担风险的人,你就能赚2000万美元,而不仅仅是100万美元。这就是算法思维的力量,它决定了人们不一样的生活轨迹。 《人生算法》作者喻颖正花了10年时间,去探索实现财富与幸福,所应掌握的“通用底层能力”,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人生算法”操作系统。其中“9段心法”和“18关挑战”两大核心板块覆盖我们人生历程中常见的那些场景和主题,让你在智力和情感的探险游戏中,学会利用概率思维做好决策,跨越出身和运气,实现富足与自由。
作者简介
老喻 40万粉丝公众号“孤独大脑”作者,未来春藤教育科技公司创始人。得到《老喻的人生算法课》主理人。
目录
序言找到你的人生算法
使用指南应对不确定性的7个思维模型
第一部分人生算法九段
初段闭环如何对抗完美主义
二段切换掌控大脑的两种模式
三段内控跑好大脑的四人接力赛
四段重启重新启动的精神装置
五段增长增长黑客的三大步骤
六段内核找到可复制的最小内核
七段复利营造长期的局部垄断
八段愿景设计人生导航系统
九段涌现在自己身上发挥群里智慧
第二部分人生算法十八关
第1关片面用三个旋钮打开人生局面
第2关狭隘穷人思维是打折甩卖概率权
第3关模糊量化思维比准确数字重要
第4关侥幸在随机性面前处变不惊
第5关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第6关追悔回到过去能改变命运吗
第7关非理性如何关注你的“动物精神”
第8关冲动像阿里法围棋一样,兼顾直觉和理性
第9关犹豫灰度认知,黑白决策
第10关武断自我批判的“双我思维”
第11关情面坚决行动的浑球思维
第12关霉运在优势区域击球
第13关孤独获得好姻缘的算法
第14关爆仓为什么聪明绝顶的人也会破产
第15关迷信科学不过是阶段性正确
第16关无知心法+算法的双重智慧
第17关衰朽发现时间的算法
第18关贪婪用半径算法找准人生定位
摘要
     2016年,腾讯联合创始人陈一丹先生设立了一个神秘奖项——“一丹奖”。这个奖项虽然只针对教育事业,但是它的奖金却高达3000万港元,几乎是诺贝尔奖奖金的三倍半。 首届“一丹奖”颁发给了谁呢?获奖人之一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鉴于该奖项的含金量很高,人们难免好奇:德韦克教授究竟做出了什么教育研究成果,才能获此殊荣?这里先卖个关子,因为德韦克的研究正是九段心法初段的谜底。 懂围棋的朋友知道,对于很多职业棋手而言,一辈子最难忘的就是入段,也就是拿到初段。我们在本章论述的正是九段心法当中的初段一闭环。 “闭环”这个词来自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管理学家戴明博士提出的一个模型。管理学上的闭环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戴明提出,PDCA是一种螺旋上升的知识增长模式,每一层都是一个独立的PDCA循环;新的循环把上一次循环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于是越来越接近螺旋结构很好的终极目标。 当我们拆解大脑认知的时候会发现,大脑“从获取信息到采取行动”的过程同样包含4个动作,分别是感知、认知、决策、行动。我们积极地做以上4个动作,就可以完成认知的闭环。 从我们日常生活的视角来看,闭环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完。我们平时夸一个人靠谱,也就是说他“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你可能觉得这些听上去无足轻重,但它对于一个人、一家企业的早期发展至关重要。扎克伯格在创业初期,在脸书的办公室墙上贴了一条标语——比完美更重要的是完成。这条行动准则,就是要激励每一位员工按时交付,快速行动。 闭环这么重要,似乎也不难实现,但为什么在真实生活中它又显得那么稀缺?一个人要做到靠谱,一个企业要做到及时交付,并不容易。根据我的观察,这主要有以下4个原因。 第一,事情本身难以形成闭环。比如,有阵子海外地产特别热,但是这个生意要做大却不容易。一方面,在海外买房的链条特别长,看房需要跨国飞行,沟通成本高,付款麻烦,交易难以形成闭环。另一方面,客户分布特别散,要在全国撒网捕捉客户,营销难以形成闭环。因此,海外地产项目的规模一般不大。 第二,个人或者企业的能力难以形成闭环。我接触了很多创业的朋友,观察到一个很反常的现象——烧烤摊老板比明星企业的副总裁更容易创业成功。烧烤摊的生意虽然小,老板的受教育程度也未必那么高,但是他需要完成找场所、进原料、生产、销售等步骤。也就是说,烧烤摊老板具备闭环能力,并从实战的角度把生意的整体逻辑过了一遍。大公司的副总裁呢?学历高、职位也高、经验很丰富,但他的工作只是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环节,一旦独立创业,他很有可能无法独立完成闭环。 第三,不愿意把手弄脏。定战略大家都愿意,卷起裤腿下地干活,很多人就不肯了:“这种脏活累活,怎么可能由我干呢?”这是他们真实的想法。这种只负责战略、不肯实干的人,自然也无法完成闭环。 第四,坚持完美主义。完美主义通常的做法是把每种路线都尝试一遍,找出很优解。这种方式追求高质量,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大多数时候,它的操作成本过高,因为现实生活中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很优解。完美主义继而容易陷入拖沓的境地,阻碍闭环的完成。 那么完成闭环有什么要求呢?很多人认为要靠谱,完成任务,给别人一个交代。这么想的人其实掉入了“讨好型人格”的陷阱:你在意的是他人的评价,事实上并没有从事物最终的对错出发进行判断。 如果不是给别人一个交代,那么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吗?也不对。完美主义者就是典型,他们总想证明自己聪明、正确、高瞻远瞩,绝不轻举妄动,这本质上就是害怕失败。那应该怎么办?一种不起眼的小动物——蚂蚁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科学家们发现,蚂蚁出动搬运食物的时候,不管地形多么复杂,距离食物多么遥远,它们总能找到一条很优路线。原来,每只蚂蚁一开始都会随机选择一条路线,并且留下一种叫作信息素的物质。若干只蚂蚁找到了食物,也就留下了若干条搬运道路的信息。最后,短路径上的蚂蚁数量总是比长路径上的蚂蚁数量多。因为路越短,相同时间内蚂蚁往返的次数就越多,在路上留下的信息素也就越多,蚁群就会慢慢聚集到最短的路径上。 蚂蚁不停重复这个过程,最终总能找到一条很优路径,这就是有名的“蚁群算法”。同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每一个小闭环,就像蚂蚁随机选择的路径,单个闭环或单条路径可能非常简单,但当多个闭环或多条路径的信息聚集起来的时候,就能找到很优解。 遇到问题,我们与其闷着头想,憋大招儿,不如迈开双腿,先完成一个闭环再说。勇于尝试,不停修正,自然能一步步逼近问题的很优解。因此,我们在闭环这件事上吃的亏,并不是“怎么做”的问题,而是“做不做”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出在了思维方式上。这就需要揭开在本章开篇埋下的谜题了。“一丹奖”得主卡罗尔·德韦克教授的获奖课题是“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