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三国英雄记前传
字数: 26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作者: 南门太守
出版日期: 2020-07-01
商品条码: 9787507553154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76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割据群雄 名士侠客 军阀酷吏 悲剧英雄 文人志士 一部特殊的汉末三国史,曹操秘书口述实录,曹操生前亲自审看过的三国史 南门太守依据我国第一部以“英雄”为主题的历史专著《汉末英雄记》写就
内容简介
《汉末英雄记》又名《英雄记》《英雄交争记》,是我国第一部以“英雄”为主题的历史专著,作者是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王粲是一个特殊人物,他有着特殊的出身和经历。王粲31岁加入曹魏阵营,41岁因病去世,10年间担任的3个职务都直接服务于曹操本人,曾随曹操出征6次之多,经历了合肥之战,潼关之战等重大战役。作为一名有个性的文学家、诗人,同时又是那段历史的亲身经历者,他写的《汉末英雄记》有着与一般史书不同的风格和独特的史料价值,是我们解读汉末三国历史不可缺少的文本。但这部书从宋代开始便散佚了,保存下来的部分因为支离破碎而难窥其全貌,因而常常被人们忽视。
本书参考了《说郛三种》《广汉魏丛书》《黄氏逸书考》《王粲集》等辑本,并按时间顺序进行了重新调整。
作者简介
南门太守,本名陈忠海,男,生于70年代初。2005年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酷爱文史,尤其致力于后汉、三国历史的学习和研究,多年来穷搜广集,遍访各地历史遗迹。写史态度严谨,考证翔实,忠于史实,从不戏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已出版诗集两部、散文集一部,历史著作《曹操秘史》(三卷)等六部。在《中国发展观察》《中国经济报告》杂志、《我们爱历史》《历史风云》《历史文学作家》等网络平台设有专栏,已发表文章两百余篇。
目录
序言:汉末三国历史的“口述实录”——王粲和他的《汉末英雄记》/001
1由“带头大哥”到“漂亮的草包”/001
“权贵子弟”出身的袁绍原本仕途坦荡,但他却整天跟一帮形迹可疑的人混在一起。作为最早意识到天下将要大乱的一批精英,袁绍和他的同道们要走另一条道路。
2独夫是怎样炼成的/013
董卓是目前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军阀,也是汉末三国时代被史书骂得最狠的人,但他不是天生的暴虐成性的恶人,他也曾经为朝廷身历百战,是朝廷的功臣和栋梁。
3汉末最危险的职业是做外戚/027
皇亲国戚是多么荣耀的身份,可是放在汉末三国时代就成了最不幸的人。在政治斗争中,外戚一再成为牺牲品。自梁氏一族开始,东汉末年,最后几家外戚全部遭灭门。
4遇到文人就跟他比谁更流氓/041
遇上流氓就跟他比文化,遇到文人就跟他比谁更流氓。董卓的残虐有时是装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吓唬那些雄踞于道德高地上的士人们。
5丁原事件背后的内幕交易/049
在政局最敏感的时刻,丁原突然被最亲信的部下所杀,所有的人都感到惊讶和不解,只有董卓和吕布心里最清楚。为了策反吕布,董卓开出了天价,让吕布想不动心都难。
6当两个野心家相遇/055
一个是雄心勃勃的少壮派,一个是目空一切的大军阀,他们不约而同地盯上了优选权力的宝座,都不肯屈居人下。一场对决在所难免,因为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野心家。
7武人终究没斗过文人/063
敢在董卓身边玩潜伏,那是因为他们艺高人胆大。靠武力起家的董卓突然发现文人是那么重要,但他没有料到的是,他所器重的这些人个个都是自己的掘墓人。
8曹操与刘备的早年友谊/071
“奸雄”曹操和“枭雄”刘备原来早年即相识,尽管他们的人生轨迹各不相同,但他们在一生中多次相遇,在相知中相斗。他们有时是对手,有时是朋友,他们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9酸枣会盟必然失败的原因/081
轰轰烈烈的酸枣会盟居然顷刻间瓦解,声势浩大的关东联军不用董卓动手已变得四分五裂,贪婪、自私和怯懦是各路盟军的致命伤,董卓有理由瞧不起这群乌合之众。
10被忽略的急性子将军/089
一个凉州军里的重量级人物,曾经是吕布和华雄的顶头上司,但在后世却比吕布和华雄的名气小得多。他行事简单粗暴,所以屡次遭到算计。对付这样的长官,吕布自有办法。
11改写历史的意外事件/097
一次意外事件改写了荆州的政局,也延缓了一个最有潜力的军事集团的崛起。如果孙坚不死于这场意外,就没有日后的刘表,而曹操不错大的对手也将不再是袁绍。
12朝廷“下派官员”带来的矛盾/109
公孙瓒本有希望成为“幽州王”,他的“白马义从”足以帮他成就这个荣耀,但是半路上杀出来的朝廷“下派官员”刘虞,给公孙瓒增添了无尽的烦恼和郁闷。
13乱世中懦弱退缩者注定遭淘汰/119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乱世中没有退而求其次的可能。韩馥以自己悲惨的结局,给曹操、孙权等人上了生动的一课:乱世中,无论如何不能放弃手中的兵权。
14精心打造的“大戟士”扬名界桥/131
这是一支为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量身定制的神秘部队,就是这八百勇士让那支赫赫有名的品牌之师神话般地灭亡了,他们在界桥之战后扬名天下,从而改写了历史。
15仁者未能无敌/143
在战场上行仁义就是妇人之仁,刘虞在失败后也许会反思到这一点。对付公孙瓒那样强悍的敌人,只能以更加血腥的暴力来对付他的暴力,但是刘虞已经没有机会了。
16喜欢在塔楼里办公的人/151
一个神奇的防御体系,一项少见的防守工程。但越是强大的防御越会削弱主动进攻的欲望,公孙瓒被自己的发明给毁了。
17缺少很好人才难成气候/159
要干事就离不开人才,要干成事就离不开优秀人才,要干成超级大事就离不开很好人才。公孙瓒被“庸儿”包围,靠那几个小商小贩出主意,难免会经常推出一些“雷人”政策来。
18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英雄/165
臧洪被陈寿称为“烈士”,他为了旧主不惜背叛新主,血战到最后一刻,在城中断粮的情况下,甚至杀了自己的爱妾给将士们吃。可惜的是,他的忠义带着深深的悲剧色彩。
19发生在长安的流血政变/173
董卓被杀前发生了许多神秘事件,这也许是野史的杜撰,也许是那些了解内幕的人想暗示董卓什么。但是,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祸国殃民的董卓终于死了。
20凉州军和并州军的内讧/181
吕布被策反过一次,现在又被策反了。不过这一次他既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官位,更不是为了一匹马。他的再次背叛有点迫不得已,他为的是整个并州军的前程。
21政治信用比什么都重要/189
自以为有大功于天下、有大恩于袁氏的吕布没想到会四处碰壁。原来,一个人可以没有兵马,可以没有地盘,但不能没有起码的信用。政治信用已经破产的吕布感到很受伤。
22黑山军是袁绍的梦魇/199
黑山军是一支转战在太行山区的农民义军,袁绍对他们无计可施。这支军队在战斗中成长,成为袁绍的噩梦,却是曹操的福星。曹操最终战胜袁绍,也有他们的功劳。
23也有人死心踏地挺袁绍/205
乌桓人强大起来,他们因反对公孙瓒而倒向袁绍,又因支持袁绍而与曹操为敌。群雄逐鹿并不只发生在中原,白狼山一战成就了虎豹骑的威名,却终结了蹋顿的神话。
24派系斗争瓦解了不错势的集团/213
袁绍手下的人才之盛甚至超过了曹操,这里会聚了许多很好人才。但是,袁绍没有把这支队伍带好,他放任部下搞派系斗争,重创了本集团的实力,成为其失败的主因。
25审配犯下大错但死得壮烈/223
官渡之败袁绍自己要负主要责任,再往下就数审配的责任优选,他净支“晕招”,还大搞内斗。但他不失为袁氏集团的忠臣,一直战斗到底,最后壮烈而死。
26都想找顶钢盔戴头上/231
小沛因刘邦而出名,现在又因为刘备和吕布再次受到关注。刘备的私心被吕布复制,他们都希望对方成为保护自己的盾牌,但历史经验表明,把自己的安全交给别人是最愚蠢的。
27两个老对手短暂的政治蜜月/243
曹操和吕布这两个杀红了眼的死对头不只是握手言和,简直就是握手言欢了。这是一个奇特的政治蜜月,一切缘于双方对战略利益的考虑,但这些都是极其短暂的。
28不仅是无知,简直是狂妄/251
袁术称帝震撼了天下。以董卓的目空一切、袁绍的胆大妄为和曹操的近水楼台,他们都不曾有自己当皇帝的打算,袁术的不理智行为使得仅有的盟友都被迫翻了脸。
29袁术失败原因的心理学分析/263
袁术是个自信心和优越感过盛的人,一个狂妄的自大者,一个集矫情与骄傲于一身的人。他不自量力,无法正确认识现实、把握未来,这些似乎可以从心理学上找到答案。
30成也“二陈”,败也“二陈”/271
陈宫和陈登既是吕布事业上的助手,也是导致他失败的两个人。看来吕布驾驭不了他们,以至于发现陈宫谋反也不敢追究。身边有这样的人也是吕布的不幸。
31用人不能疑,疑人不能再用/285
吕布不仅耳根子软,而且在用人上存在严重失误。他既不明白“用人不疑”的道理,随便怀疑下属;更不明白“疑人不用”的道理,对于正在怀疑的人还继续听信重用。
32汉末三国的“完美军人”/295
高顺堪称“完美军人”,他不仅能打、有智慧,而且品德好,不饮酒、不受贿,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吕布忠心耿耿,有了委屈也不放在心上,但他有着一个悲壮的结局。
33曹操的情商和个人魅力/303
曹操取得成功不是偶然的,除了他的智商和勤奋外,他的情商也很高。他既是一代枭雄,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也有普通人的随和、平易和可爱。
34雄才和大略一样都不能缺/315
乱世中的竞争就像一场长跑比赛,出发早的人并不意味着永远跑在前头。相对于曹操、孙权、刘备这些玩命狂奔的人,一路慢跑、有时还走走停停的刘表只有被淘汰出局了。
35老子生猛,儿子软弱/325
对付内部强硬势力,刘焉毫不手软。作为报复,本土实力派们把最软弱的刘璋扶持上台。如果说刘焉是有雄才而无大略的话,那么刘璋就是既无雄才也无大略。
36被忽视的兵团和另一个赤壁/335
《汉末英雄记》清楚地记述了另一场不是发生在长江里的战斗,这是真实的赤壁还是虚构的?通过抽丝剥茧,我们突然发现原来还有另一支兵团和另一个赤壁。
37《汉末英雄记》里的其他人物/345
这里有被谭嗣同羡慕的朝廷通缉犯,有汉末最酷的“犀利哥”,有助人为乐的楷模,也有最后一个老“愤青”,以及被曹操派往朝鲜半岛的太守,他们同样是王粲眼中的英雄。
摘要
袁绍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了让人羡慕不已的天生优势,袁家政治资源丰厚,可以保证他仕途一帆风顺。而袁绍又生得仪表不凡,走到哪里都受到追捧,成为“带头大哥”。然而,袁绍不愿意再走父辈们走过的路。尽管这条路风光无限,可他清醒地看到天下正在发生变化,为此他开始精心准备。但是,过早成名和过于顺利的政治道路也造就了袁绍性格上的缺陷,并最终使他走向失败。 传说是丫鬟所生终身成话柄 袁绍出生于汝南郡袁氏家族,这个家族兴起于一个叫袁安的人,这是个厚道的基层公务员。有一年冬天发生雪灾,好多人饿得没有饭吃,手里有点小权的都想办法收取贿赂来活命。一天,县令出来视察,到袁安家看到门口没有一点脚印,县令想八成这个老实人给饿死了吧?于是让人去收尸,结果发现袁安还有一口气,就把他救活了。宁可饿死也不收取贿赂,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典型的廉政自律精神,于是袁安被树成廉政典型在全国进行宣传,宣传材料也写得好,标题是“袁安困雪”。这成为当朝一个经典,写进了学生的教科书和官员操行手册里。 袁安名声大振,后来在汉章帝时做到了司空。袁家号称“四世三公”,也就是连续四辈人都位至三公。如果再算上以后的袁绍,那就有五世。而袁安是第一位,是袁氏这庞大家业的奠基人。袁安的后人袁京、袁敞、袁平、袁成、袁汤、袁逢、袁隗等人都曾位至三公。东汉的三公是指司空、司徒和太尉,地位都比部长级的九卿高,跟后世的宰相差不多,是位极人臣的显赫职务。东汉的三公有一项特权叫“开府”,就是组建自己的办事机构,所属官吏由三公自行聘用。三公拥有了这项人事权,就可以大量培植自己的势力。这些被招揽来的人就叫“门生故吏”,在他们眼里,聘用自己的人不仅是长官还是恩师。三公和门生从而结成一种特殊的政治关系。袁家连续四代人位至三公,在位时间加在一起长达数十年,聘用过的人不计其数,这些人日后转任政府及地方高官,织成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 袁绍就出生于这样的家庭。根据王粲的说法,袁绍的父亲叫袁成,字文开,很有能力。当时跋扈将军梁冀把持朝政,对袁成都礼让三分,对他言无不从。袁成在梁冀面前说话好使,没有什么事办不成,袁成的名声很大。王粲在《汉末英雄记》里说社会上当时流传一句顺口溜:“事不谐,诣文开”,意思就是“事情摆不平,就去找袁成”。 但是,根据《后汉书》和《三国志》的记载,袁成并不是袁绍的生父,袁绍的父亲叫袁逢,跟袁成是亲兄弟;袁成死得早,袁逢就把袁绍过继给了袁成以继承家业。袁逢、袁成还有一个兄弟叫袁隗,袁逢、袁隗都位至三公。当然,王粲的说法也没错,古人更注重亲属之间的法律关系,袁绍一旦过继给叔父,袁成就成为袁绍法律上的父亲,而袁逢是袁绍血缘上的父亲。袁逢还有一个儿子就是袁术,他是袁绍的亲弟弟,但是袁绍过继给袁成后,袁绍就成为袁术的堂哥。 这兄弟俩关系一直不好,原因是袁绍的生母不是袁逢的正妻而是妾,袁术的母亲则是正妻。一个是庶出,一个是嫡出,二者差别很大。这件事记录在《魏书》里。如果按照嫡长子世袭制的观点,袁绍虽然比袁术年长但却没有袁逢的继承权,这样的话,二人日后迟早会爆发一场冲突。但这个冲突却没有爆发出来,原因是袁绍过继给了他的叔父,有了另外的继承权。 还有一种说法,说袁绍的生母连妾都不是,其实是一名丫鬟,因为跟主人有了孩子才被收为妾,想必袁术的母亲对她很不友好,直接影响到袁术对袁绍的态度。这种说法并非捕风捉影,它正式记载于公孙瓒讨伐袁绍的檄文中,这份文书中说:“绍母亲为婢使,绍实微贱。”檄文是用来诋毁敌人用的,自然少不了抹黑、造谣,似乎可信度不高,但其实不然。檄文固然可以骂人,可以上纲上线,但它是公开发布的,基本事实不能太离谱,所以这件事的可信度相当高。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