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环境公正与绿色发展--民族地区环境开发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环境公正与绿色发展--民族地区环境开发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 字数: 2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包智明//石腾飞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660178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结项成果。本书基于环境公正和绿色发展的视角,以民族地区的“开发”项目或政策为切入点,研究其与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处理好开发和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发展之间协调发展的机制和策略。 研究发现,民族地区是我国资源富集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过度依赖资源开发以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化发展模式,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结构性张力突出,产生了严峻的环境公正问题。对于既要大力推进经济发展又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社会建设的当下,找回和实践“公正”的发展是民族地区破解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张力的关键。民族地区的环境治理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由地方政府、资源开发企业、资源开发地农牧民等多元主体与多重力量共同推动与参与的社会过程。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民族地区正面临推进绿色发展的新机遇与挑战。随着中央到地方层面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民族地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格局也在逐步建构和形成过程中。
目录
第一章 课题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
一、国外关于环境、开发与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环境、开发与发展问题的研究
三、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第四节 研究内容
一、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环境公正问题
二、民族地区的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上篇 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环境公正
第二章 民族地区工矿水力开发中的环境风险——新疆西牧区案例
第一节 政策驱动与外来资源开发企业的进驻
第二节 工矿水力资源开发中的牧民与政府
一、土地占用与牧民权益
二、地方政府的环保监察执法
第三节 资源开发与多重环境风险的不均衡分布
一、资源的输出与污染的输入
二、多重环境风险的分布
第四节 牧民的环境抗争
第五节 总结与讨论
第三章 民族地区土地开发中的“三牧问题”——新疆青山县案例
第一节 土地开发与牧区问题
一、早期的土地零星开发
二、当前的土地规模开发
三、土地开发中的牧区问题
第二节 土地开发与牧业问题
一、农耕区域的扩张与草场压缩
二、农业转型与农牧业矛盾加剧
三、水草资源利用矛盾下的牧业发展困境
第三节 土地开发与牧民问题
一、合作形式变化与牧民家庭风险加大
二、文化变迁与传统互惠关系面临消失
三、生计方式转变对草原的影响
第四节 总结与讨论
第四章 民族地区水资源开发中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内蒙古清水区与吴县案例
第一节 水资源开发与地方工业化
一、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水权制度建设与水资源开发
二、水权转换与地方工业化的推进
第二节 水权转换与农业发展困境
一、水权转换与农田灌溉的政府部门介入
二、内蒙古西部灌区的农业节水实践
三、吴县的水权转换与农业发展困境
第三节 水资源开发与环境退化
一、水权转换与重化工企业入驻
二、工业化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导孽地区资源开发中环境公正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四节 总结与讨论
下篇 民族地区的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
第六章 政府主导:生态修复与旅游开发——新疆西牧区案例
第一节 生态修复与绿色产业转移
一、传统工矿水力企业的停产危机
二、以恢复原貌为主要方式的生态修复
三、企业的绿色化改造
第二节 旅游开发的定位与实践
一、发展战略的修正:“打造重量旅游精品”
二、旅游开发实践:政府支持与企业参与
第三节 以定居兴牧为主的旅游生态治理
一、定居兴牧的提出与实施
二、补充性生态治理工程
三、定居兴牧与牧民生存困境
第四节 牧民生计转型与牧区重建
二、加强宣传教育与牧民培训
三、牧业的现代化转型
三、牧民参与旅游资源开发
第五节 总结与讨论
第七章 市场运作:“准市场”与水资源问题治理——内蒙古清水区案例
第一节 水资源问题的“准市场”治理
第二节 “政府失灵”与农业节水的效率低下
第三节 市场参与与农民节水意愿的提高
一、水权转换与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二、水权转换与现代农业的发展
第四节 清水区资源节约型工业发展模式
一、农民转产与就地工业化
二、资源节约型工业的发展
第五节 总结与讨论
第八章 社会参与:社区建设与水资源社区治理——内蒙古清水区案例
第一节 农民用水户协会与社区治理
第二节 高村社区建设与灌溉水资源治理
一、高村农民用水户协会运行情况
二、高村灌溉水资源自主治理机制
三、水权模糊与跨域治理的社区失灵
第三节 社区水权与社区建设
第四节 社区水权与区域水资源治理
第五节 总结与讨论
第九章 理论分析:绿色发展理论与民族地区的环境治理
第一节 民族地区的绿色发展:理念与趋向
第二节 “绿色经济”与民族地区资源开发方式重构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与“绿色经济”发展
二、民族地区资源开发模式重构
第三节 “绿色政府”与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角色转型
一、“绿色国家”与政府角色的转型
二、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绿色转型
第四节 “绿色社会”与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
一、“绿色社会”与绿色发展的社会参与
二、民族地区的“绿色社会”建设
结论、反思与对策
第十章 课题研究的结论、理论反思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中的环境公正与绿色发展
第二节 理论反思: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理论体系
第三节 政策建议:实现环境公正、推进民族地区绿色发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