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

  • 字数: 1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林海音
  • 出版日期: 2018-07-01
  • 商品条码: 978755379145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是林海音的代表作。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林海音用纯真的笔调,描绘出一段段温煦的回忆,道尽人生和命运的曲折凄苦,同时也展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京风貌,被《亚洲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之一。 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是林海音写这本小说的初衷。
内容简介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代表作,小说由五个故事构成,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着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林海音用纯真的笔调,描绘出一段段温煦的回忆,道尽人生和命运的曲折凄苦,同时也展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京风貌,被《亚洲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之一。 除《城南旧事》外,本书亦收录了林海音的《北平故思》。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 当代有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于日本大阪,祖籍台湾省苗栗县。曾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主持《联合报》副刊十数年,她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十分丰富,结集出版有《城南旧事》《烛心》《婚姻的故事》《家住书坊边》《北平漫笔》等,并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散见于各种报刊。 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目录
第一编001 城南旧事
002·惠安馆
055·我们看海去
079·兰姨娘
099·驴打滚儿
114·爸爸的花儿落了
121·冬阳·童年·骆驼队
第二编124 北平故思
125·我的童玩
132·在胡同里长大
136·家住书坊边
145·北平漫笔
164·难忘的两座桥
167·虎坊桥
172·地坛乐园
194·城墙·天桥·四合院儿
201·骑毛驴儿逛白云观
204·访母校·忆儿时
209·老北京的生活
213·想念北平市井风貌
216·苦念北平
摘要
     惠安馆 一 太阳从大玻璃窗透进来,照到大白纸糊的墙上,照到三屉桌上,照到我的小床上来了。我醒了,还躺在床上,看那道太阳光里飞舞着的许多小小的、小小的尘埃。宋妈过来掸窗台,掸桌子,随着鸡毛掸子的舞动,那道阳光里的尘埃加多了,飞舞得更热闹了,我赶忙拉起被来蒙住脸,是怕尘埃把我呛得咳嗽。 宋妈的鸡毛掸子轮到来掸我的小床了,小床上的棱棱角角她都掸到了,掸子把儿碰在床栏上,咯咯地响,我想骂她,但她倒先说话了: “还没睡够哪!”说着,她把我的被大掀开来,我穿着绒裤褂的身体整个露在被外,立刻就打了两个喷嚏。她强迫我起来,给我穿衣服。印花斜纹布的棉袄棉裤,都是新做的;棉裤筒多可笑,可以直立放在那里,就知道那棉花多厚了。 妈正坐在炉子边梳头,倾着身子,一大把头发从后脖子顺过来,她就用篦子篦呀篦呀的,炉子上是一瓶玫瑰色的发油,天气冷,油凝住了,总要放在炉子上化一化才能搽。 窗外很明亮,干秃的树枝上落着几只不怕冷的小鸟。我在想,什么时候那树上才能长满叶子呢?这是我们在北京过的第一个冬天。 妈妈还说不好北京话,她正在告诉宋妈,今天买什么菜。妈不会说“买一斤猪肉,不要太肥”。她说:“买一斤租漏,不要太回。” 妈妈梳完了头,用她的油手抹在我的头发上,也给我梳了两条辫子。我看宋妈提着篮子要出去了,连忙喊住她: “宋妈,我跟你去买菜。” 宋妈说: “你不怕惠难馆的疯子?” 宋妈是顺义县人,她也说不好北京话,她说成“惠难馆”,妈说成“灰娃馆”,爸说成“飞安馆”,我随着胡同里的孩子说“惠安馆”,到底哪一个对,我不知道。 我为什么要怕惠安馆的疯子?她昨天还冲我笑呢!她那一笑真有意思,要不是妈紧紧拉着我的手,我就会走过去看她,跟她说话了。 惠安馆在我们这条胡同的最前一家,三层石台阶上去,就是两扇大黑门凹进去,门上横着一块匾,路过的时候爸教我念过:“飞安会馆”。爸说里面住的都是从“飞安”那个地方来的学生,像叔叔一样,在大学里念书。 “也在北京大学?”我问爸爸。 “北京的大学多着呢,还有清华大学呀!燕京大学呀!” “可以不可以到飞安——不,惠安馆里找叔叔们玩一玩?’’ “做唔得!做唔得!”我知道,我无论要求什么事,爸终归要拿这句客家{舌来拒绝我。我想总有一天我要迈上那三层台阶,走进那黑洞洞的大门里去的。就赶快捏紧我的手,轻轻说:“疯子!”我们就擦着墙边走过去。我如果要回头再张望一下,她们就用力拉我的胳膊制止我。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过路的人。 是昨天,我跟着妈妈到骡马市的佛照楼去买东西,妈是去买搽脸的鸭蛋粉,我呢,就是爱吃那里的八珍梅。我们从骡马市大街回来,穿过魏染胡同,西草厂,到了椿树胡同的井窝子,井窝子斜对面就是我们住的这条胡同。刚一进胡同,我就看见惠安馆的疯子了,她穿了一身绛紫色的棉袄,黑绒的毛窝,头上留着一排刘海儿,辫子上扎的是大红绒绳,她正把大辫子甩到前面来,两手玩弄着辫梢,愣愣地看着对面人家院子里的那棵老洋槐。干树枝子上有几只乌鸦,胡同里没什么人。 妈正低头嘴里念叨着,准是在算她今天一共买了多少钱的东西,好跟无事不操心的爸爸报账,所以妈没留神已经走到了“灰娃馆”。我跟在妈的后面,一直看疯子,竟忘了走路。这时疯子的眼光从洋槐上落下来,正好看到我,她眼珠不动地盯着我,好像要在我的脸上找什么。她的脸白得发青,鼻子尖有点红,大概是冷风吹冻的,尖尖的下巴,两片薄嘴唇紧紧地闭着。忽然她的嘴唇动了,眼睛也眨了两下,带着笑,好像要说话,弄着辫梢的手也向我伸出来,招我过去呢。不知怎么,我浑身大大地打了一个寒战,跟着,我就随着她的招手和笑意要向她走去。可是妈回过头来了,突然把我一拉: “怎么啦,你?” “嗯?”我有点迷糊。妈看了疯子一眼,说: “为什么打哆嗦?是不是怕——是不是要溺尿?快回家!”我的手被妈使劲拖拉着。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