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琳达·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研究

琳达·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研究

  • 字数: 21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晓萍,王小军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6903089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1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表现出了与杰姆逊和伊格尔顿等“左派”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不同的理论视角与方法论原则,这对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后现代主义文化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鉴于目前哈琴的理论在国内还未被研究者们了解得足够系统、充分,《琳达·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研究》将着重阐述哈琴后现代理论的基本构造,以突显其在后现代理论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及对文学艺术实践过程的重要指导意义。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后现代主义的界定
第一节 决裂与质疑:现代与后现代之争
第二节 新定义:现代主义矛盾的结果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诗学的结构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模型化
第三节 去中心化与解定论化
第四节 后现代的语境化
第三章 从真理主义到问题诗学
第一节 历史的问题化
第二节 主体的问题化
第三节 走向悖谬之途
第四章 历史的重访——从“元小说”到“历史编篡元小说”
第一节 “历史编篡元小说”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指涉与话语权力
第三节 拼贴还是戏仿——主叙事的质疑过程
第四节 互文性:历史和小说的越界
第五章 从“再现”到政治化的“呈现”
第一节 话语与权力的问题化
第二节 意义呈现的过程化
第三节 锋芒与祥和:反讽的政治性
结语 后现代主义之后:走向何方
第一节 哈琴理论的启示
第二节 “理论之后”与“马赛克主义”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之后:走向何方
附录:哈琴教授与作者通信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