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N种可能 28个改写命运者的关键时刻

N种可能 28个改写命运者的关键时刻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正和岛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1116591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对28位中国优秀企业家进行一对一访谈,再现他们的初心和理想,以及他们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改变命运的历程。 28位智者与你分享人生智慧和经验。妮娓道来的人生故事,真切平实,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思考和启迪:人生可以有N种可能。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觉醒的原力
陈泽民 50岁蹬三轮下海,20多年做汤圆,74岁二次创业
黄国斌 12岁卖冰棍起家,如今创业30年,奶奶的话受用一生
郝向峰 死磕16年,在荒漠上种枸杞
王淑琴 两次谢绝做“官”,带领老国企起死回生
姚明 “打赢”美国政府,炼就行业“隐形冠军”
翟志海 教育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阮鸿献 14岁被迫辍学,40岁成云南首富,人生永远不会没有路
第二章 一个铜板变出第一桶金
胡正森 5岁砍柴放牛,3次历经生死,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何永智 我与两张“重庆名片”
李建宏 做企业,不能只看财务报表
丁彦辉 人生路上,善良必须大于金钱
阮积祥 从补鞋匠到“缝纫机大王”
曹和平 36年,从郊区小店到年销500亿元的商业帝国
陈凯旋 创业25年,带领立白从0做到200亿元
第三章 至暗时刻:任何时候人生都可以重启
郭家学 在绝望中看透比财富更重要的事
傅胜龙 放弃是我人生优选的收获
丁邦清 曾买不起4元的书,后来带领公司一年进账100亿元
杨勇萍 凑20万元创业,两次患上焦虑症,做成行业龙头
贾伟 一个杯子卖了50亿元,要建1000万设计师的团队
吕曦 创业30年,吃过无数亏,才懂这3句话
钱金耐 一把火烧毁11亿元,我如何东山再起
第四章 心中有一亩田
韩伟 38年做了一件事,就是养鸡
茅忠群 管理1.7万人、年营收突破100亿元的秘密
束从轩 靠一碗鸡汤年入30亿元
余惠勇 宁愿倒闭,也要做“三无退货”
周生俊 43岁裸辞创业,拍婚纱成行业龙头
郑承烈 靠“一双筷子”干成隐形冠军
江南春 用80亿美元,换了一个教训
后记1 致敬企业家:铭记、放下、纵情向前
后记2 寻找生命中的更多可能性
摘要
     第一章 觉醒的原力 陈泽民 50岁蹬三轮下海,20多年做汤圆,74岁二次创业 陈泽民,三全食品创始人、万江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的父亲是黄埔军校第十一期的学生,配合解放军解放全中国。后来,父亲屡遭磨难,家陷困境。他早早当家,通过给农民理发、去火车站拉坡勤工俭学,一次只能赚两分钱,贴补家用,度过艰苦岁月。 陈泽民从小热爱无线电,大学时却被分配到医学院学医,毕业后当了一名外科医生。 他发明了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50岁才下海,蹬三轮创业,用了20多年时间,做到靠一颗颗小小的汤圆一年进账60亿元。 74岁时,陈泽民开启了二次创业,只为圆年轻时的一个梦。 乔布斯有句很知名的话:“你必须相信,那些点点滴滴,会在你未来的生命里,以某种方式串联起来。” 对陈泽民来说,命运虽颠沛流离,阴差阳错,但永远不能击倒一个人心中永不磨灭的企业家精神。 拉一个坡两分钱,能买一个鸡蛋 1942年,我出生在重庆。父亲是江阴要塞国民党军队参谋长,带领7000多士兵起义投身革命。我的童年在父亲的军旅生涯中度过,后来父亲被贴上“国民党安插在解放军里的反革命”“历史反革命分子”等标签,就地劳动改造,下放到偃师修水库、修渠,没有一分钱工资。这给整个家庭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这时,我已上初中了。母亲在北窑回民小学教书,一个月工资30多块钱。我还有两个弟弟,一家五口人,生活十分困难。我是三个孩子中的老大,要想办法挣点钱,贴补家里。 放学后,我就背着书包、带着工具去给农民理发。农村人对发型没什么要求,比较简单。理一次发,赚两分钱。那时我还戴着红领巾,因为营养不良,个子很小,站在凳子上才能够得到。后来我又去洛阳小北门火车站拉坡,火车站在一个高土坡上,货物要用架子车拉上去。我找了一根绳子和铁钩,拉一个坡两分钱,刚好能够买一个鸡蛋。这样,我一天能赚一两毛钱。再后来,我组织学校生活困难的同学,放学后一起去工厂、机关、车站、建筑工地找零活干。一些人很配合我们,说爱祖国、爱劳动,勤工俭学好,就给我们一些搞卫生、装车、卸车的零活干。还有一些人,对我们冷眼相看:“不好好上学,跑出来干什么?!”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我都遇到了,有同情的、赞扬的、批评的,还有冷言冷语的。 我的目标就是为了挣点钱,帮助家里渡过难关。我必须经得起风言风语,经得起各种挖苦,这样才能锻炼意志力,才能适应环境。一些怪话无所谓,自己的双手劳动挣钱,有什么可指责的? 现在回想,少年时期经历的生活磨难,也是一种财富。为了生存,还有什么面子不面子的?天无绝人之路,你要凭自己的本事吃饭。 命运,阴差阳错 勤工俭学中,我酷爱上了无线电技术。我整夜整夜地不睡觉,绕线圈、焊电路、锯木头、上油漆,爬到高高的树上去测试信号,组装成功了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还做了个万能车床模型被拿到北京市少年宫去展览。后来,我又热衷于半导体发电、温差发电、海潮发电等,曾给一些科幻杂志投过稿。我对技术的热情,也来自父亲的经历和鼓励。 在偃师改造的那10年里,父亲在农村修水库、水渠时,搞了一些技术革新,发明了一些小工具,发挥了专业知识,得到了群众的尊重。他当时告诫我说:“你以后要靠技术吃饭,要当工程师,多搞发明创造,不要参与政治。” 我大学报考了航海和无线电专业,结果却被分配到了医学院学医。因为当时他们觉得,无线电牵扯着国家机密,我父亲是“反革命”,他们担心我有可能会里通外国。命运总是阴差阳错。而后来,我却也算是“因祸得福”。 你的真诚,命运会多一分回馈你 1965年,我从河南新乡医学院(原来的豫北医专)毕业。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支援三线,去四川的深山老林里,建设战备医院。一去就是15年。 其间,一场文化运动爆发了,在四川、重庆等地,枪炮、军舰、坦克、机关枪都用上了。保皇派、造反派天天打来打去。因为我出身不好,有自知之明,没有参加任何派。我老老实实地钻研业务,很快就成了外科专家,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当时因为我不参加各派,有人说我是“逍遥派”,说我走“白专道路”。我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救死扶伤,所有的病人,我不分派别,一视同仁。 后来,因为我爱人得了癌症,需要回郑州做两次手术,我就申请调到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当时第五人民医院正准备开展新的介人手术,需要既有外科知识又有放射科知识的医生。医院觉得我搞外科10多年,又懂电器,就让我去。到了第五人民医院后,我很快就显出与众不同的地方。 同事们的电视坏了,我都热情地帮他们修理。有一次,一个电工买的二手进口电视坏了,没有说明书和图纸,拿给我修,我几天不睡觉,最后硬是给他修好了。虽然费时费力又花钱,但我觉得很有成就感,解决困难成了我的乐趣。 医院一台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