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医那些人,那些事 古代篇

中医那些人,那些事 古代篇

  • 字数: 11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325993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本书集合了过去2年来在微信公众号中发表的读者评价优选的中国有名中医的人生历程,从他们的出生,所属的社会阶层,到他们踏上中医之路的契机,再到他们从医路上经历的种种坎坷磨难,从小学徒到克服磨难最终结出璀璨的学术之花成为公认大师的艰难历程,这个历程中包含着他们人生的喜怒哀乐、人情冷暖,过程是曲折艰难的,更是励志的,是属于中医人的珍贵奋斗。
作者简介
蛋蛋姐,真名于雪姣,中医执业医师,“读透伤寒”微信公众号主笔。2018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获得硕士学位。自2016年开始,以“蛋蛋姐”为笔名,撰写了一些古代、近现代名老中医的人生故事,获得“粉丝”喜爱。现从事中医诊疗工作。
目录
张仲景:跨越千年的医中圣人
葛洪:将军、道士、中医与化学家
陶弘景:历史记录有情调的老中医
孙思邈:我活了142年,还要再留名千年
沈括:被时代埋没的科学巨匠和医学先驱
宋慈:不会给活人看病,但能让死人说活
朱丹溪:从村长到天下第一名医
李时珍:中国最知名的老中医是如何炼成的
傅青主:金光闪闪的宇宙第一大才子
吕留良:一群中医的"关东血泪史"
吉益东洞:大器晚成的曰本经方派大师
叶天士:穷孩子的拜师之路
陈修园:长沙太守的传人
吴鞠通:十七年磨一剑,只为最后的辉煌
摘要
     张仲景:跨越千年的医中圣人 若谈起中国历史上的圣人,大家都会想起孔子、孟子。而在中医人心中,也永远有一位圣人,他就是张仲景。张仲景,名机,字仲景。 在张仲景去世后的一千八百年里,中医后学们还在凭借着仲景的著作拯救黎民,护佑苍生。在整个中医行业,张仲景是一位永远矗立的标杆式人物。 张仲景在中医圈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蛋蛋姐分享一个亲身感受吧:我们学其他医家的理论,只要读一遍主要观点就差不多了,但对仲景的理论,要把他的整本书拆分成一条一条地来学习,每一条都要编上号,一直编了398条。这些条文太珍贵了,就像古墓里出土的稀世文物一样,生怕漏了一个,所以要一个个地编号。 在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有一个名叫张步桃的经方大师,活了七十多岁,学习《伤寒论》有多少遍呢?三千遍。 人生不过两万五千天,他念《伤寒论》达三千遍,几乎一周就要念完一遍,这是多么的虔诚。 那么张步桃念《伤寒论》的效果如何呢?他每天的门诊量平均三四百人,多的时候能达到七百人。经过他的手,许多连台大医学院这样很好西医医院都治不好的顽症奇疾,都奇迹般地好了。人们对他很是敬佩,但他说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源于持之以恒地学习《伤寒论》。 我还看过一个数据统计,历史上给《伤寒论》做注释的医家多达八百多名,这个数字多么庞大!可以说这八百多名医学家一辈子研究张仲景,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仲景,同时也从仲景那里不断汲取治病救人的智慧。 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很多人所信任的古代医学家就只有一个,这个人就是张仲景,他们把张仲景流传下来的方子称作汉方,药店里的中成药全是仲景的方子。 在国内,也经常有经方与时方的说法。所谓的经方,就是张仲景的方子;而所谓的时方,是宋元明清这几朝所有医学家创作的方子合集。可以说,张仲景一个人单挑了后面所有的医生。 张仲景的方子有多重要? 这么说吧,从呼吸系统到消化系统,从泌尿系统到内分泌系统,从神经系统到精神系统,从运动系统到免疫系统,这些系统中形形色色的病种,都可以应用仲景的方子而取得良好的疗效。 这绝不是故意夸大。 2020年春节伊始,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爆发了新冠肺炎。这种肺炎会严重损害呼吸系统而导致呼吸窘迫,甚至危及生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闻讯后,火速派遣专家支援武汉,所用的方子中就有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射干麻黄汤。许多轻症患者服用后能迅速痊愈,即便是重症患者也能控制住病情,在抗病毒的特效药和疫苗研发成功之前,仲景的方子可以说是救命的重宝。 所以,在中医界,想要知道医学造诣的深浅,那就测测对《伤寒论》的理解程度就行了。古人有类似的表述:医者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 然而,就是张仲景这样在中医学界举足轻重的医学家,《后汉书》和《三国志》中却没有相关记载。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没法从总体上了解张仲景的身世,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啊! 不光我们遗憾,唐朝有一位有名历史学家,也就是《史通》的作者刘知几,在看到《三国志》中没有记载张仲景的事迹时也大为恼火,他抱怨道:张仲景在当时是名重京师的名医,而却没把他的事迹记载下来,这就好比渔夫的渔网有漏洞,这漏洞大得都把船给吞没了!(《史通·人物》日:“仲景,时才重于许洛,陈寿《国志》广列诸传,而遗此不编,此亦网漏吞舟,过为迂阔者!”) 然而,无论多么懊悔,没有终究就是没有,人们不得不从其他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另外寻找仲景的踪迹,、希冀对他有多一点的了解。 通过这些残存、零星的资料,我们大体可以看出,张仲景生于公元148年左右,东汉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 公元148年是东汉桓帝的统治时期,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东汉到了这时,已经逐步驶入风雨飘摇的阶段了。那时候,皇帝的实际权力很小,大权都被皇帝的舅舅们(外戚)窃取,他们在朝中飞扬跋扈,甚至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在这种情况下,皇帝能指望的专享帮手就是服侍他的太监们,由此,就引发了宦官与外戚的争斗。这是当时的社会大背景。 那么,张仲景的家世是怎样的呢?可以大胆推测一下,张仲景的家庭应该在当地很有名望。为何?因为有资料显示,张仲景在十二三岁的时候,曾被父亲带着去参拜了一位名叫何颙的名士。 何颙是谁呢?《后汉书》与《三国志》中都有关于他的记载。可以看出,何颐做的官很大,那时候的地位比袁绍、曹操这些新贵还高得多。何颐一辈子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反对宦官专权,二是在董卓祸乱朝廷时曾参与秘密谋刺他。 当时的皇帝非常依赖宦官集团,但宦官集团却非常腐朽,他们到处贪污受贿,弄得朝廷乌烟瘴气。何颐很看不惯他们四处索贿的行径,就联合一批士大夫在皇帝面前告状,希望皇帝严惩宦官。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