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客体化问题

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客体化问题

  • 字数: 27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于志杰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607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3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海德格尔的客体化问题主要针对自笛卡尔、康德哲学发端的世界表象化问题,即主体哲学通过逻辑化构建一种表象化世界。该问题来源于人类不顾存在者的自身运动的实际状态,追求将存在者在时间中留存的妄想。这种妄想结合主体哲学之后产生了满足主体无限扩张的数学化的近代科学。如果说海德格尔与大多马克思学者通过剖析主体哲学的意识问题来批判现代科学的无序发展,那么马克思学者关注于消除人或制度的异化,从而找到改造世界的正确方式;而海德格尔要回到表象活动之前,找到人类与世界共处的存在状态。海德格尔创造出有别于马克思另一种人类实践哲学,他没有在存在者意义上进行实践活动,而是认为人类的活动过程应该走向存在,倾听存在的召唤。
作者简介
于志杰,男,1973年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市。1996年毕业于黑龙江矿业学院,2015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外国哲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黑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与海德格尔实践哲学研究。曾在《求是学刊》发表《海德格尔对思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的探源及创见》,在《教育探索》发表《厌学现象的成因与解决对策——以海德格尔的哲学教育观为视角》。
目录
导论001
第一章海德格尔对客体化问题起源的阐释029
第一节人与存在者的显现关联及思考030
第二节存在者个体性的显现——亚里士多德的自然问题046
第三节神学世界对客体化起源的影响061
本章小结076
第二章海德格尔对客体化世界之构造的存在论解读078
第一节表象世界根基078
第二节康德对客体化问题进程的奠基089
第三节表象化世界的建立过程108
本章小结131
第三章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对客体化问题的消解132
第一节主体存在论的先天缺陷——人格的迷失133
第二节主体形而上学的困境与终结162
第三节形而上学的归宿——以海德格尔的思与存在为视角182
本章小结195
第四章客体化消解的现实层:科学的危机与四重世界的召唤197
第一节客体化与科学的内在联系197
第二节人与存在者的归宿——四重世界的意义214
第三节两个世界的沟通——海德格尔早期哲学的启示225
本章小结235
第五章海德格尔客体化问题的实践哲学意义237
第一节海德格尔客体化问题的内在矛盾238
第二节实践与理性的纠葛——主体实践哲学的弥合与改造252
第三节实践的归宿——虚无主义267
本章小结280
总结281
致谢28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