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柳青创作论

柳青创作论

  • 字数: 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吴妍妍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6512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创作历程、创作关键词、乡村形象、人物塑造以及《创业史》的经典化等方面进入柳青的创作,考察他面对时代变迁如何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主流话语,同时,接受乡村社会传统,并优选限度进行“革命化”,在多重立场中努力寻求统一,将多声部组合成能产生时代共鸣的和声。笔者从柳青《创业史》发表前延安时期的社会背景、转型期乡村社会的多样景观、人物塑造的“虚”与“实”、《创业史》的经典化、创作矛盾与多重立场、柳青的创作启示几个方面展开剖析,进而指出,“平衡”是柳青创作成功的重要因素。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愚人”的自我第一与成功
第一节延安时期:现实主义与启蒙意识
第二节从《种谷记》到《创业史》有多远
第三节《创业史》发表前柳青的“境遇”
第二章创作关键词:革命、现实与第一思想
第一节革命理想与创作动因
第二节深入生活与创作主旨
第三节领袖思想与小说主题
第三章转型期乡村社会的多样景观
第一节乡村社会土地变革纪实
第二节农民文化心理之变
第三节“革命+传统”的乡村两性关系
第四节“病”的身体与农民身体叙事
第五节乡村社会权力的*替
第四章人物塑造的“虚”与“实”
第一节人物形象与社会身份
第二节梁生宝与原型王家斌
第三节乡村“另类”徐改霞
第四节人物塑造的“常数”与“变数”
第五节“出身论”的时代痕迹
第六节人物塑造:原型、感悟与主流意识
第五章《创业史》的经典化
第一节《创业史》版本与修改
第二节《延河》对《创业史》的传播
第三节《创业史》出版与评价
第六章创作矛盾与多重立场
第一节人物的矛盾与统一
第二节不同评判标准:传统伦理抑或革命伦理
第三节大写的“我”与隐匿的“我”
第七章兼顾与超越:柳青创作的启示
第一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启蒙思想
第二节传统文化的“革命化”
第三节“此时此地”与第一性的时空意识
第四节平衡:在肯定与反思之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