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研究

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研究

  • 字数: 3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罗立祝
  • 出版日期: 2016-12-01
  • 商品条码: 97875622761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0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5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研究/高考改革研究丛书》基于民国以来我国以及美国、英国、日本的高校招考政策的历史考察与比较研究,重点论述高校招考政策的三个实质问题:一是依据三元结构理论与权力理论,探讨谁来分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二是借助阶层再生产理论和公平体系,探究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对象。三是根据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讨论如何让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提出的观点认为,高校招考制度并非是人之理性设计,而是经过试错与积累而演化生成的。
目录
导论
第一章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民国时期的高校招生考试政策(1912年-1948年)
一、实行高校单独招考政策阶段(1912年-1932年)
二、计划招生到统一招考政策阶段(1933年-1940年)
三、实行多样化的高校招考政策阶段(1941年-1948年)
第二节摸索调整时期的高校招生考试政策(1949年-1965年)
一、过渡时期的高校招考政策(1949年-1951年)
二、全国统一高考建立阶段的高校招考政策(1952年-1957年)
三、高校扩招与调整阶段的高校招考政策(1958年-1965年)
四、高校招考政策的特征
第三节“”时期的高校招考政策(1966年-1976年)
一、“”为何要废除高考
二、“”期间的高校招考政策
三、对“”期间高校招考政策的评价
第四节改革深化时期的高校招生考试政策(1977年至今)
一、改革尝试阶段的高校招考政策(1977年-1984年)
二、加大改革阶段的高校招考政策(1985年-1991年)
三、改革深化阶段的高校招考政策(1992年至今)
四、本阶段高校招考政策的特征
第二章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日本高校招生考试政策
一、战前的高校招考政策:在单独招考与统一招考之间反复
二、战后日本的高校招考政策
三、高校报考资格、招生计划与招生方式
第二节台湾地区的高校招生考试政策
一、高校招考政策的历史变迁:在单独招生与联合招生之间
二、高校报名资格政策
三、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的考试科目
四、高校招生方式
五、特种生入学优待政策
六、高校招考机构的演变
第三节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的特征
一、高校招考权由政府逐渐转移至高校
二、统一招生与单独招生在长期分歧后走向融合
三、高校招考政策的决策程序趋于民主
四、高校招生以统一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
五、以精英理论作为高招政策的价值支撑
第四节美国与英国高校招生考试政策
一、美国的高校招考政策
二、英国的高校招生考试政策
第五节美国与英国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的特征
一、在招考组织主体中,政府几乎不干涉高校招生活动,社会非营利组织提供高质量考试服务,高校享有充分的招生自主权
二、在高校招生标准上,采取综合评定录取制度
三、在高校招生政策价值取向上,以大众化理论为支撑
四、在高校招生对象上,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多种支持
第三章高校招考政策主体的权力格局演变
第一节三元结构理论与权力理论
一、三元结构理论
二、权力理论
三、1949年以来我国三大领域权力格局的演变
四、转型时期我国权力格局演变的特征
第二节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的主体及其合法性
一、政府:高校招考政策的决策主体
二、高等学校:高校招考政策的参与主体和高校招生方案的决策者
三、社会招考组织:高校招考政策的咨询主体
四、考生及家长:高校招考政策的利益主体
五、高校招考政策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第三节政府、高校与社会招考组织之间的权力格局演变
一、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合理配置
二、政府与高校: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定位与限度
三、社会招考组织的产生方式
四、政府与高校、社会招考组织之间的权力转移:政府主导的渐进式过程
第四章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的公平性研究
第一节阶层再生产理论与公平规则体系
一、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阶层分配的理论模型
二、高校招考政策公平性的评价标准:公平规则体系
三、本章提出的公平规则体系
第二节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的受益群体及其公平性
一、1949年至1978年的工农阶层入学优惠政策
二、高考:一种严密的技术选才机制
三、1978年以后高校招考政策的受益群体分析
第三节保送生政策的实证研究
一、保送生政策的历史演变
二、保送生政策的公平性分析——以某市为例
三、结论与建议
第四节高考加分政策研究
一、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演变
二、高考加分政策的受益群体
三、社会各界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争议
四、高考加分政策的反思
第五节高校招生录取政策研究
一、高校招生投档录取政策
二、高校招生录取规则
第五章高校招生考试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
一、制度是演化生成的还是理性建构的
二、理性在制度形成中的作用
三、制度创新或设计的实质
第二节我国选才制度的历史演化
一、察举制的历史演化
二、由察举制向科举制:一种渐进演化式的制度变迁
三、考试选才制与推荐选才制的比较
第三节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创新的可选择模式
一、高校招考制度的创新原则
二、推荐入学制的改革
三、以考试成绩为高校招生主要标准的制度模式
四、综合评定入学制
五、开放入学制:一种体现权利平等的高校入学制度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三、政策建议
附录1:高校招生考试政策问卷调查表
附录2: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的访谈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