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金坛薛埠土墩墓群发掘报告(全2册)

金坛薛埠土墩墓群发掘报告(全2册)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5-01
  • 商品条码: 978750106105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69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05年4~9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与镇江博物馆、常州博物馆、金坛博物馆等单位为配合宁常、镇溧高速公路建设,在江苏省金坛市、句容市境内发掘了40座土墩墓,是宁镇地区土墩墓发掘历史上规模大的一次,发掘者按照考古层位学原理还原土墩墓的营造过程,在土墩墓的形制结构、丧葬习俗等诸多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不仅廓清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土墩墓的模糊认识,同时也为土墩墓的源流、分期与分区,以及土墩墓的保护和利用等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报告分为《金坛薛埠土墩墓群发掘报告》《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群发掘报告》《句容寨花头土墩墓群发掘报告》三部。
《金坛薛埠土墩墓群发掘报告》介绍了金坛市薛埠镇境内发掘的22座土墩墓,位于茅山东麓的低山、丘陵地带,属于石家山林场、东进、上水、茅东林场、许家沟、裕巷等6个土墩墓群,报告全面反映了考古发掘中发现的遗迹、遗物。
考古发掘采用四分法,即在墩中心设南北和东西两条隔梁,两条隔梁将土墩墓分为4个发掘区域。考古人员按考古层位学原理解析土墩墓,运用科学的发掘方法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一,发掘显示每个土墩的形制都不相同,多数土墩有多个堆积层次,系多次堆筑而形成,墓葬、器物群也处于不同层次,考古发掘对了解这一区域土墩墓的营造过程提供了重要资料,为土墩墓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第二,发现墓葬55座、器物群139处。其中14个土墩有2~9座墓葬,证明该地区的土墩墓不仅存在一墩一墓,也存在一墩多墓,且一墩多墓更为普遍。
第三,发掘显示墓葬形式多样,既有平地掩埋类型,也有竖穴土坑类型,进一步证实宁镇地区土墩墓的主要形式为土墩,而非石室土墩。
第四,许家沟D1、D2等多个土墩有一墩多墓的向心结构布局形式,即年代早的主墓往往位于土墩中央,后代墓葬的墓向均朝向土墩中心,围绕土墩四周封土埋葬。这种独特的墓葬布局为研究江南土著居民的家族结构和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出土各类器物1410件,其中夹砂陶器227件、泥质陶器365件、硬陶器461件、原始瓷器345件、石器10件、铜器2件。器物年代从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可分为由早至晚的六期,基本涵盖了这一时期茅山周边地区土墩墓出土器物的所有类型,这些器物组合关系清晰,早晚关系明确,为今后本地区周代器物分期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素材。
宁常、镇溧高速公路土墩墓发掘被评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掘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都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报道,提高了公民的文物保护意识。
目录
《金坛薛埠土墩墓群发掘报告.上》
《金坛薛埠土墩墓群发掘报告.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