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家风的力量
字数: 12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西安出版社
作者: 吴克敬
出版日期: 2020-06-01
商品条码: 9787554145104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61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鼓励千千万个家庭传承好家风,塑造社会好风气。作者深情地回忆了祖辈三代的言传身教的深远影响,描绘了这种风气对乡党和村民的影响。由一家之风,到一族之风,再到一村之风,家风浸润在每个人的言行,最后化为做人的尊严,做事的原则。 2.好家风带给我们支点和力量,作者通过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回忆,深情再现了家风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家风熏陶、伴随着每个家庭成员的一生,帮助他们在人生路上的找到自己的支点,作者从自己和父母,自己和女儿、妻子的日常相处中,领悟到家风的传承和继承、以及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的新变化,领悟到家风自己人生中的重量。 3.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吴克敬散文精选集。 作为鲁迅文学奖的获得者,作者的语言质朴而深具地方特色,蕴含着深厚的汉中文化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者的人生熏染了家风的骨气,而文章处处流露的善思、开阔、豪爽又体现着汉中文化的底蕴。个人气质和地方文化的交汇融合成为这本书散文精选集的主要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吴克敬多年散文创作,以“家风”为核心汇编而成。中国人,有家就有家风。但家风到底是什么?吴克敬先生的心中,家风,是父亲手中的毛笔字,是母亲送出的一筐筐鲜枣,是伯父村前下马的自觉;是严父慈母的潜移默化,是乡党口耳相传的感念故事;是衣食住行处无声的教诲,是柴米油盐中蒸腾的烟火气。家风,是无声的力量,是每时每刻的温情。
作者简介
吴克敬,1954年生于陕西省扶风县,西北大学文学硕士,现任中国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院陕西分院院长,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政协委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政府参事。近年共创作小说、散文、随笔400余万字,出版了《渭河五女》《碑说》《状元羊》《风流树》等二十八部著作,作品多被国内有名选刊转载,《羞涩的火焰》《拉手手》等作品改编拍摄成了电影。2008年获冰心文学奖,2008年、2010年两次获柳青文学奖。2010年以中篇小说《手铐上的蓝花花》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11年以长篇小说《初婚》入选国家“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2012年中篇小说《你说我是谁》,获第十四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文学类)。2011年编剧策划的电影《拉手手》获美国纽约国际雪城电影节很好艺术片奖。
目录
序沐浴家风
第一辑
什么是家风005
家教_007
家道_015
家风_024
家之格局_033
成家立业_036
家的相思_040
回家的念想_044
囚家之乐_049
不讲理的家_053
第二辑
家风孕育之美057
父亲的目光_059
舌苔上的母亲_064
母亲的炊烟_070
疲倦的裤子_074
跪草_079
拉扯_084
恩爱_089
受人_093
旧枕头_098
牛角梳子_104
说给孩子_111
第三辑
家风教化之用115
活着_117
心气_122
血汗_127
杂食_132
剃头_137
鸡鸣声_145
小堡子_157
第四辑
家风革新之变165
百岁_167
血社火_172
灶爷的嘴巴_182
穷人心得_186
藏福_196
教育_200
私心_204
请叫我一声乳名_209
第五辑
家风传统之道213
家训今识_215
择邻之教_219
兴学垂范_223
铁骨不负心头血_228
身教胜于言教_239
奈何身后掩飞泪_246
跋家风的力量_256
摘要
家教 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一切为各区域、各阶层人所尊崇的宗教,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呢?我不敢说我有这个发现,但我们只要深入进去,身体力行,全神贯注地去探讨,就会有这样一个体会,家教该是那个让人都要遵守的源头呢。 我一直在追央视的《记住乡愁》,跟着央视的镜头,看那遍布全国各地的经典村寨,以各不相同,但又基本相同的家教理念建立起来的村社文明,确是值得我们发掘和发扬的。六尺巷的故事,流传得很久也很广。清朝康熙年问,在京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桐城张英,收到一封来自老家的家信,极言他们家与邻居叶家(一说为吴家)在宅基地上发生的争执。两家旧宅都是祖上的基业,时间久了,本就是一笔糊涂账。欲占便宜的人,最是好算糊涂账,不顾对方,往往都只相信自己的算计。两家纷争起来,各说各的道,各讲各的理,谁都不肯相让。地方官因为事涉当朝尚书,也不愿意插手其中,便是街坊邻人,同样怕惹是非,而不敢轻易插话,致使纠纷越闹越大,家人没了办法,飞书京城,欲求张英招呼地方官员“摆平”叶家。张英阅罢家书,捻须一笑,挥笔写了一首打油诗。诗云: 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飞书来京的家里人,把张英的打油诗火速带回家。家里人见信喜不自禁,拆开来看,心里败兴,但仔细想来,唯有“让,,字,是解决问题的很好措施。他们遵照张英的打油诗,自己主动拆除墙垣,先让出三尺来。“宰相肚里能撑船”,尚书的打油诗和他们家的忍让举动,感动了与他家争执的邻居,他们也自觉推倒围墙,向侧旁让出三尺。张、叶两家合计让出的六尺巷子,不仅和睦了邻里关系,还方便了大家的出行,至今,都让人思索,为之获益。许多年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来桐城视察,驻足六尺巷,也留下了“大度做人,克己处事”的评价。 今年(2016年)的春晚,的一首歌,更是唱绝了六尺巷的历史蕴含,以及现实需求: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 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 我家一条巷,相隔六尺宽, 包容无限大,和谐诗中藏。 这是家教的力量。如果少了家教,或者欠缺家教,就不可能有相让出来的六尺巷。 家教是一种内修,要求本家人,祖祖辈辈,言传身教。英明的张英做到了,有名的司马光也做到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他小的时候,也是会说谎的。 成人后事功彪炳的司马光,年少时还不止一次说谎,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述的就有三次,一次是他剥花生皮的事,一次是他作文抄袭的事,另有一次是他吃核桃除核桃仁皮的事。《弟子规》故事之五十六,所云“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说的就是这件事。一次,他跟姐姐一起剥核桃吃,核桃仁上的那层薄皮入口又苦又涩,很难剥净。姐姐的办法好,让他把核桃仁浸在碗里,用水泡一会儿剥,薄皮变软发胀,就能很好地剥出白亮--亮的核桃仁吃了。司马光如法炮制,吃得那叫一个美。姐姐有事出去了,父亲司马池来了,看见司马光剥除核桃皮的办法很有效,就问他谁想出来的办法,司马光随口说是自己。父亲司马池大大地夸了他一番。正夸着,司马光的姐姐进来了,向父亲说明这种剥核桃皮的方法,不是弟弟想出来的,也不是她想出来的,是后厨的一个丫鬟给她说的。刚刚夸奖儿子的父亲,转换了语气,把司马光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说谎被父亲批评,司马光记在了心里,决心做一个诚实的人。为了堵住说谎的嘴,长大后,还自觉给自己取了字“君实”。大家把他“君实”的字叫在口上,让他时刻注意着,什么时候都必须诚实守信,正直无私,廉洁奉公。他坚持这么做,还要求他的子女代代相传,一直做下去。 我举例的六尺巷故事,以及司马光成长的故事,都在证实家教文明,之于一个家庭,一个人,及至一个国家,是何等重要啊!凡有历史功德,且为人师表的大贤臣圣,谁不是注重内修,加强内修而成长起来的。我不敢把我家的家教与张英、司马光家的家教类比,但我以为也是值得总结和写出来的。(P7-10)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