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期刊:连续出版的逻辑

期刊:连续出版的逻辑

  • 字数: 274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频
  • 出版日期: 2020-05-01
  • 商品条码: 978756572711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期刊为主要研究对象,记录了作者李频多年来关于期刊研究的思想成果。全书包括期刊传播转型、期刊评价与学术期刊改革、期刊研究方法、阅读与评论、《读者》研究五辑,关注互联网环境下中国期刊的数字传播转型、社科学术期刊改革、学报改革、期刊市场分析方法等问题的认知起点及实现路径,更以《读者》《东方杂志》《女友》等杂志为例,用历史光梳理其发展脉络,评判其社会影响,同时展现作者对期刊人、期刊事等问题的片段式思考。
作者简介
李频,1962 年生,湖南新化人。现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编辑出版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 年由河南日报社新闻研究所奉调创建北京印刷学院出版系,先后担任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新华文摘》编辑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期刊奖评审专家,中国期刊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目录
辑一期刊传播转型
编辑出版学科的发展与变革管窥——以编辑出版的专业逻辑为讨论中心3
中国期刊数字传播转型的认知起点和可能的实践路径12
一、认知起点:期刊出版与数字传播是两类不同的信息与知识传播活动13
二、可能的实践路径:网络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的交汇17
期刊创新摭谈23
一、时空结构化的主体迁移24
二、媒介产品结构关系变异26
思想无羁——关于网络期刊的不接近探索29
辑二期刊评价与学术期刊改革
社科学术期刊评价的内在逻辑35
CSSCI期刊评价功能异化的内在机理47
一、文献之间的本质联系是什么,该是什么48
二、“深”与“浅”矛盾所折射的学科理性犹疑51
数字时代社科学术期刊改革路径的思考57
一、结构调整是社科学术期刊改革的基础工作60
二、管理体制改革是高效推进社科学术期刊改革的必由之路74
三、依托数字传播平台开拓期刊体制改革新路径78
社科学术创新与社科学术期刊分布之关系考察85
一、创新基地学科分布状况87
二、社科学术期刊的学科结构与关联分析92
三、创新基地主办的正式期刊分析100
四、创新基地主办的学术集刊分析106
五、结语与讨论111
高校社科学报改革的关键和出路在于制度创新113
辑三期刊研究方法
中国期刊第三世纪发展主题121
一、中国期刊走向第三世纪121
二、社会转型:期刊转型的内在动力124
三、媒介融合以知识生产和服务为根本取向128
四、期刊学是否可能?131
DM杂志对新世纪期刊运作的影响初探135
一、探问期刊管理136
二、创新市场运作140
在社会变迁、家庭结构转型的视角下审视家庭类期刊146
一、家庭观念转变与《广东妇女》更名《家庭》148
二、家庭模式多样化与家庭观念先行150
三、读者细分:“和谐”是家庭核心价值观152
四、专题策划与家庭类杂志去同质化156
五、编辑人员需补社会科学课程159
面对不确定世界,捕捉变数——略谈当前期刊市场分析的方法问题162
一、关于题目162
二、期刊市场分析方法164
三、区域市场166
四、对北京市场的点滴观察169
五、如何解读《知音》畅销的社会内涵170
《文明》十年的解读方法173
《新周刊》的分析方法及总体评价探讨178
一、过程分析:作为原点和核心的起始模糊定位181
二、专题分析:作为特点和卖点的封面视觉开发188
三、阶段分析:“破”“立”转型背后的生存策略196
四、结语与讨论206
辑四阅读与评论
《东方杂志》的余响——前辈指引下的一种注视213
《女友》评刊通信221
一、《女友》《街道》母亲生产专题比较221
二、可读、易读与耐读的杂碎思考222
三、“飞跃黄河”报道的得失224
四、细微处见精神226
五、秋的和谐与变奏228
六、我的困惑或你们的疏忽230
七、年终荐稿232
八、连续报道的节奏与取向234
九、栏目的英译与层次236
十、1998年第3期评刊237
十一、翻阅对期刊的载体诉求239
十二、为1998年年终号喝彩241
一代人的学科向往一群人的精神家园——致敬《出版科学》243
彰显党刊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致敬《新湘评论》251
一、红色渊源深厚,不忘初心251
二、文风、刊风及党风252
三、用心灵浇铸个性254
《中国民政》:社会建设的旗帜及思想258
辑五《读者》研究
“《读者》现象”:连续出版的伴随效应和累积效应263
一、研究对象清理263
二、问题解析267
三、曹克己:主办单位负责人行为及意义276
四、办刊宗旨拟定与坚守282
五、主编时段分析288
六、伴随效应296
七、累积效应302
八、结语与讨论307
彭长城:“让《读者》御风而行”310
更名影响·定读性·插图——《〈读者〉时代》《〈读者〉传奇》对读拾遗319
从语境破解专业文本的意义结构327
附录
共和国期刊的时代共生与媒介意义——《共和国期刊60年》及其启示339
创新历史书写的试验文本——读《共和国期刊60年》349
学术自觉文人情怀——谈李频《出版:人学絮语》的学术风格352
主题词表358
编选后记36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