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意念操纵 你是如何毁掉自己的

意念操纵 你是如何毁掉自己的

  • 字数: 27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德)彼得拉·博克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1213905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毁掉自己只需要3个字:我不行!—— 个人成功策略大师彼得拉•博克获奖大作 7种消极暗示的思维方式,3步法瞬间克服! ★ 版权遭多国疯抢,已授权至韩国、意大利、土耳其、捷克、爱沙尼亚! ★ 本书为德国Spiegel Shop上榜图书!在德国畅销80000册! 七种意念操纵模式:  灾难型意念操纵:陷入恐惧。  自我牺牲型意念操纵:将他人利益置于自己之上。  加压型意念操纵:将自己或他人置于压力之下。  评估型意念操纵:吹毛求疵,从不满意,抱怨不止。  规则型意念操纵:坚持硬性的、武断的或过时的规则。  猜忌型意念操纵:对自我与他人长期不信任。  过度激励型意念操纵:靠前狂喜或过度激励。 三步法克服心理自我破坏: 1. 判定意念操纵。 2. 进入成人自我。 3. 体验好奇、信任和快乐。 "
内容简介
消极、否定的思维方式――意念操纵,正在毁掉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痛苦、焦虑、自卑,皆因为习惯性的心理自我破坏;我们的不自由、不成功、不幸福,都源自不能与自己友好相处。本书揭示了七种意念操纵的典型模式,以及如何用三步法迅速克服心理自我破坏,让你拥抱属于自己的自由、成功、幸福!
作者简介
彼得拉·博克,演说家、作家和管理顾问彼得拉·博克博士(Petra Bock)是德国有名的教练培训师。她将成功的意义、价值观和生活品质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新一代成功学研究的先行者。她深刻探讨了心理自我破坏现象的根源,向大众揭示了心理障碍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心理障碍反映了我们自身存在怎样的问题等。她的代表性作品《意念操纵》系列赢得了多个奖项,引起了读者和专家们的热烈讨论。2012年,她在40岁时即被授予德国教练领域的优选奖项——“特殊成就奖”,该奖项作为终生成就奖一般只授予年长的专家。她是美国波士顿专业教练协会(Institute of Coaching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的创始会员,并且在柏林自由大学担任客座讲师,开设了个人成功策略课程。 2008年,彼得拉,博克创立了“博克博士教练学院”。该学院致力于在提高工作效率、改进生活质量和促进潜能开发三者结合的基础上,开展相关培训,现在是德语圈很好的教练培训学院之一。
目录
第一篇 我们为何自我破坏

第1章 可能性与实际生活的差距 /002
我们大脑中的屏障 /002
什么是意念操纵 /006

第2章 扰乱自己生活的七种方式 /011
发现内心边界 /011
自我破坏的七种方式 /018

第3章 我们为什么会自我破坏 /038
每个人都是学习大师 /038
我们如何发现自我与世界 /039
昨日的思想 /054
曾经的世界是怎样的 /056
此时此刻 /061
明天的世界 /064

第4章 学会思考,走向幸福 /067
超越自我破坏的思考 /067
面对意念操纵攻击的应急策略 /078
在意念操纵中学习 /086
改善思维的开始 /092
建设性的生活方式 /113
欢迎来到新阶段 /121

第二篇 如何克服自我破坏
第5章 在正式开始操纵意念之前 /126
意念操纵的状态 /126
对症下药,改变生活 /129
基础训练和教练指导 /130
意念操纵网的理解和瓦解 /133
自我解放三步法 /134
思考和感受 /137
内在系统升级 /137

第6章 第一步:判定意念操纵 /139
情境性意念操纵和慢性意念操纵 /139
让你的意念操纵雷达更敏锐 /140
识别他人强加于我们的意念操纵 /142
准确定位:七种意念操纵类型 /144
基础训练:找出意念操纵 /145
基础训练:培养对真实意念操纵的直觉 /149
意念操纵的确定性证据:坏情绪 /153
怀疑和担心:陷入自我围绕 /154
接受和拒绝:失去与自己的联系 /154
从问题到主题 /159

第7章 第二步:进入成人自我 /162
认识自己内心的状态 /162
接近进入成人自我 /165
基础训练:培养对自己内心态度的直觉 /166

第8章 第三步:体验好奇、信任和快乐 /175
平衡和转变 /175
快乐地唤醒自我肯定 /177
只考虑自己的态度 /180
基础训练:每次都可以进入成人自我状态 /184

第9章 远离意念操纵的生活新高度 /185
符合时宜的人格发展 /185
让人惊讶的真实面孔 /186
走近自我 /187
识别慢性意念操纵 /187
成为性格特征的慢性意念操纵 /190
慢性矛盾心理 /191
安全第一或从前的声音 /194
认清自己的生活主题 /195
安全锁后面的人格 /199
怎样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203
轻松瓦解慢性意念操纵 /206
克服困难的慢性意念操纵 /209

第10章 加大力度:在成人自我状态下生活 /211
从蜘蛛侠、猫女和邦德身上可以学到什么 /212
在所有人生问题中存在的成功因素 /213
激活成熟的自己 /214
认真对待自己 /215
基础训练:找到你喜欢的成年人 /215
加强内心的安全感 /218
感知、区分和控制冲动 /223
风险管理能力 /227
基础训练:向成人自我转变 /230
体验好奇、信任和快乐 /233

第11章 从知识到实践 /238
处理“硬骨头” /238
三个空间 /239
越过卢比孔河 /240
决定意味着转换内心的开关 /242
做自己圈子里的先行者 /246
广泛领域中的社交反应 /250
意念操纵留下的痕迹 /251
开辟新道路 /253

第12章 摆脱意念操纵后的生活 /256
克服恐惧 /256
处理难题 /257
更加强大 /258
成为自己生活的园艺师 /258
自己的生态圈 /259
参考答案 /261
摘要
     第一篇 我们为何自我破坏 第1章 可能性与实际生活的差距 我们大脑中的屏障 小时候,每天上学之前,我都会听收音机。那时我特别喜欢一档节目,.其开场白是这样的:“你要积极地开启新的一天。”这句话或许可以说是我与自我心灵管理的第一次邂逅。听上去只是主播在劝告听众而已,但我深深地迷上了这句话。实际上,对当时的我来说,警示性的音调与“你要积极地开启新的一天”这样的语言组合起来有点莫名其妙。不过你应该可以理解,因为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人为什么会消极地开始一天,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成年人无法真实地看清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早上醒来通常都会满心期待着今天会有一场新的冒险。与其他人的童年一样,我的童年中,并非每一件事都精彩动人,但每天也都有许多发现与体验:印象深刻的味道、引人入胜的故事、清新自然的空气,以及门前街道上与我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睡觉才是真正的挑战。如果大人们总是在桌子上摆满薯片、花生豆和其他各种各样的零食,我们怎么能上床睡觉呢?如果每个神秘的深夜,电视里都在播放着最棒的电影,我们怎么能睡得着呢?爬上床闭上眼睛,会错过多少美好啊! 30年后的今天,我终于能够理解前辈们的警告究竟意味着什么。每天,我都会看到许多成年人的内心世界里充满了忧虑、恐惧与疑惑,他们被各种各样的想法所摆布,而这就是我所说的“意念操纵”。他们有些人在工作中忍受折磨,感觉自己就像困在笼子中的仓鼠;有些人浑浑噩噩,无聊度日,整天昏昏沉沉。其他人呢,看上去事业有成,但内心却撕裂般焦灼,无法安宁,对自己已有的一切并不心满意足。人生漫漫,梦寐以求的愿望与日常琐碎的现实之间,横着一条令人震惊的鸿沟。可不幸的是,情况如此糟糕,许多人却认为是正常的。 多年来,我致力于研究心理自我破坏现象。作为管理顾问,也作为教练(Coach),我为那些对未来职业与个人发展感到迷茫的人答疑解惑。“教练”一词起源于竞技体育,而今这个概念也进入了商业领域,成为针对个人的咨询项目。和心理医生不同,我所面对的人群精神健康,他们往往拥有明确的目标、较高的成就与良好的生活质量。一位在哈佛医学院工作的心理医生与教练,也是我的同事,她有一句经典的总结:心理治疗是帮助人们沿着泪水寻觅路途;而教练咨询是帮助人们追随梦想,开启明天。 我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找到梦想,并将之转化为与之一致的生活目标,最后使梦想成真。我每天都会看到,人们年复一年地阻止自己实现目标。这种自我破坏的习惯普遍存在,贯穿于所有领域的目标实现进程之中。 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我不仅会遇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常常有面对各行各业、各种各样个人情况的经历。在咨询过程中,我遇到了来自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等多个国家的人:他们中有想为自己的人生找到新方向的上层名流,有想开拓行之有效突破方案的政治家,有想进人企业董事领导层的高管……在与我打交道的客户中,最年轻的刚满18岁,最年长的已有83岁了。从医生到盆栽植物学家,他们的职业五花八门。而从中,我也收获了许多有意思的知识,比如为猫办葬礼是一门相当赚钱的生意,再比如飞机涡轮工程师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及时发现错误。曾经认为工作无聊到要命的行政助理,现在已经成为一名热心的记者,并且和一位前财政部官员在泰国开了一家潜水学校。某天早上我约见了一位驻科索沃多国部队的北约官员,中午与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的木匠大师会面,晚上则与来自瑞士的女继承人交谈——而这只是我众多工作日中平常的一天而已。 他们有的希望在某一领域中重新调整,找到更好的发展道路;有的则想寻找一个专业的陪练伙伴,与他们一起聊聊过去的生活与未来的成功战略,以确定新的方向;有的在找寻人生意义;有的则渴望财源滚滚;有的希望达成特殊的愿望;有的只希望不再那么辛苦工作。 不管具体情况如何,你总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你多年来与各种各样的人围绕职业与人生这类主题一起探讨,你不得不承认,所有人身上所展现出的是几乎一模一样的实践模式。无论是富人、名人还是住在隔壁的普通人——使我们保持一致的,是我们大脑中的平行世界。它揭示了我们关于自身与生活的思考,也阻碍我们做生活的尝试,使得我们无法获得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我们的思想中有一道屏障,就像一条内部的边界线。许多事情我们可以想象到,但可能性越高,越是无法真正落实。这条内部边界线就像是我们思想与信念的减速带,当内心隐秘的愿望无法实现,这道减速带就达成了它的目的。你纵然拥有明确的目标和强大的内在动机,但也可能在某个时刻突然崩溃,最终放弃计划,比如因为自己难以启齿的原因而临时取消计划,这在工作中和私人生活中都有可能发生。有时这只是转瞬之间的一个念头、一丝感受、一幅画面,又或者三者皆有,但也会因此让一个人深受干扰,困顿不前。 我们将这种思想看作内心的声音,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我在许多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