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重新发现学校

重新发现学校

  • 字数: 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高峰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028144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如何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如何创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如何构建适合孩子成长的课程体系?教师如何幸福地教?孩子如何幸福地学?家长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学校和家庭如何合作?孩子的潜质如何挖掘?……
在书中,高峰校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从山东人才引进到北京海淀担任校长后,继续秉承幸福教育办学理念,重新审视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从一件件小事入手,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个个问题。他以儿童为本位,以课程和学程为核心,给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建立适合孩子成长的课程体系,组建“社区大学”,运用家校合育的方法,找到了让教师幸福地教、让孩子幸福地学的途径……
本书是有名教育专家、儿童文学作家、幸福教育实践研究创建者、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校长高峰的又一力作。
《重新发现学校》适合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培训与阅读,适合学校研究者和家长阅读。
作者简介
高峰,山东高密人。高级教师,高级校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天津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新学校研究会副会长。曾在山东东营和潍坊两地担任中小学校长。现为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校长、海淀区政府督学、海淀区人大代表。荣获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劳动模范等称号。著有《寻找教育原生态》《幸福在心》《重新发现儿童》《重新发现教育》等教育专著以及儿童教育小说《小蚂蚁学校》。主研的“幸福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构建幸福教育育人模型,探索立德树人办学路径”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目录
自序 重新发现了什么
I 还有些教育在蚂蚁那儿
还有些教育在蚂蚁那儿
观照学校的历史
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一蹴而就
德如玉,智如泉
学校是教育的栖居地
在两难中进行选择
孩子需要富养
爱秀带来的启示
升旗的高度
礼仪问题
细节在你眼中
为什么校长吃双份
适性的教育
办出学校特色
谈谈开学这件事
建设高品质的校园
办优质学校需要付出辛劳和智慧
等待下一个季节的到来
II 校长办公室里的那个人
校长办公室里的那个人
校长不应是麻烦制造者
带一个“长”字有什么了不得?
教育家校长的少量
站在校门口数星星
校长的职业定位
学生教我做校长
校长的假期
校长要有“亲”学生
过一种不抱怨的生活
给点儿阳光就灿烂
做一个追梦的人
III 为老师铺上红地毯
为老师铺上红地毯
老师这个群体
老师是孩子生命中的贵人
教师不是一个职位
向这样的名师致敬
玉泉花
无限相信老师
夸夸我们的好同事
牧者的智慧
教师的“那桶水”
好教师在孩子和家长们的心里
每一朵花儿都烂漫
体育教师应是校园的一张名片
学会尊重老师的劳动
老师要拯救自己的孩子
关注教师的生命状态
聆听每一位老师的声音
找到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点
别人的表扬比校长的更有力量
一起上路
一“校”菊香
送你一束玫瑰花
幸福的“家”
IV 是“学”校,还是“教”校
是“学”校,还是“教”校
教无定法
当评委的一点感想
有效教学的起点
教学过程也是检测过程
课堂要“润物细无声”
“听、说、读、写”辨析
让语文更像语文
数学是“想”的课程
艺术课要慢下来
“磨课”的价值
是“快餐”,还是“营养餐”
什么是优选的课程
让课程适合孩子的成长
把包容做成课程
“虚课程”也是课程
“破坏课”也是一种创造课
十大好玩课程
V 邻居家那个皮小子
邻居家那个皮小子
谁是真正的劳动者
孩子们的世界
由猫想到教育学
满脑子都是我们的孩子
建设一个书声琅琅的校园
校园里什么最重要
打手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对北京创造力的反思
为儿童种下一粒种子
孩子吃饭这件事
学生也是教育资源
一元钱与一粒种子
远足的胜利
一个孩子的体育课
有关问题学童
把全校老师当作亲戚的孩子
离校课程
是石头竭力开花的时候了
VI 站在孩子背后的那些人
站在孩子背后的那些人
幸福教育从回家开始
孩子成长的秘密
向左教育学,向右社会学
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
心平气和做家长
老师与家长的冲突问题
让“家校联合母舰”起航
给家长的一点教育忠告
我们的那些家长
开发家长的教育资源
要等那朵花儿慢慢盛开
VII 教育拒绝速度
教育拒绝速度
教育常常是出人意料的
学校是让孩子失败的地方?
别拿萝卜当咸菜
谁“杀死”了这个少年
其实是教育的悲剧
从大到小看读书问题
教育是有用的
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教育是玩出来的
VIII 在世界乱哄哄的地方
在世界乱哄哄的地方
有一所学校就足够了
我们还有多远的路程
从“痴迷”到“迷痴”的行走
四海为家
善良是流淌在人性中的血液
封杀农村孩子?
尊老即是尊己
一位没有孩子的好爸爸
那些美好的情愫
女性,一所永远的学校
校园的感觉
100天能做什么
9月20日花絮
又见骑楼
学术与优雅
年岁不饶人
研究是幸福的因子
感谢生活
静悄悄的变化
今天“遭袭”
心好月圆
“幸福教育”花落谁家
后记 幸福教育之路很漫长
摘要
     还有些教育在蚂蚁那儿 一天早上到学校时,我看到刘师傅在大树底下扫树叶,便走过去跟他聊天。 我问刘师傅:“为什么这些树底下乱七八糟地堆了一些砖头?”刘师傅直起腰说:“原来铺得整整齐齐的,可是孩子们老跑过来翻开砖头,这里就乱七八糟了。”我说:“赶明儿叫管后勤的同志来把它们铺整齐。” 我转而又想:“孩子们翻开砖头做什么?”然后随口问了一句,刘师傅笑了:“翻开砖头找蚂蚁呗!'' 我一听就乐了:“嘿!这些乱七八糟的砖头不要动了,就放在这儿,让孩子们来翻开找蚂蚁吧。” 什么是教育的真谛?什么是教育的过程?它们不只是在课堂上,也不只是在书本里,可能更在这些乱七八糟的砖头里! 一个孩子将来是怎样成为生物学家的?不是在课本里,不是在考卷上,也不是在实验课上,而可能是从观察蚂蚁开始的。 蒙台梭利曾说过,孩子的爱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探索上。兴趣,是学习的前提。 今年春天,我们学校的文化研究院向全校师生征集吉祥物。通过投票,我们在三百多件参选作品中选择了蚂蚁作为学校的吉祥物。 蚂蚁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生物之一,它们的足迹几乎遍布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我们把蚂蚁的“生存哲学”奉为我们的哲学。 第一,团队合作。团结就是力量。十多只团结一致的蚂蚁,能够搬走超过它们自身体重很多倍的东西。 第二,永不放弃。如果你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就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要么翻过或钻过障碍物,要么绕道而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第三,未雨绸缪。刚一入夏,蚂蚁就开始储备过冬的食物。这样,在万物凋零的冬天,蚂蚁同样可以丰衣足食。 第四,全力以赴。蚂蚁在夏天会竭尽全力地为冬天储备尽可能多的食物。 其实,教育并不轰轰烈烈,也不惊天动地,只是一件件小事的积累。让小事融汇到孩子的人生里,让他终生难忘,于是小事就变成了大事,变成了改变命运的因子。 这就是教育。 观照学校的历史 即使学校只开办了一年,也有一年的历史。这些历史也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 来到玉泉小学后,我先到档案室了解学校的情况,结果发现,经过“”,经过多次学校合并,经过校舍安全加固改造,学校的历史资料几乎荡然无存。 不久,我们已退休多年的老校长回到学校,坐在办公室里,我们聊起了学校的历史。 老校长深情地回忆起改革开放初期建设学校的艰难与困苦:星期天、节假日,男教师蹬着三轮车到玉泉路地铁口“接客”,女教师在学校里当服务员。通过腾出教室创办“假日酒店”的方式,学校挣些钱补充教育经费。当时政府缺钱,就得靠全体教师辛苦挣钱来维持办学。那些流传下来的老一辈教师们不怕困难、艰苦创业、勇往直前的故事,以及故事体现的精神,将会激励和影响一批又一批的教师。我请老校长出面,发动退休在家的老教师收集资料,建设我们的校史馆。 春节前,我到老校长家里探访。他拿出玉泉小学第一届毕业生的合影,指着其中一个孩子,又讲起了一个故事:“你看这个男孩,现在是上将、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了。他当年很顽皮,闯祸的事都有他的份儿……这些当年在学校顽皮的孩子,后来也能有出息!” 是啊,教育实践一再告诫我们:孩子不论是顽皮、笨拙还是听话、聪明,我们都无法接近预知他们的发展前途。所以,充分尊重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充分发展,成为玉泉小学的教育信条。 学校的历史,就是老师们和孩子们优选的教科书。 我们把当年创办玉泉小学的罗荣桓元帅的相片挂到了孩子们天天经过的门厅里,相片旁边有这样两段话。 罗荣桓元帅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受命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今国防大学)。我们北京玉泉小学是1960年建校的,当时是解放军政治学院的子弟小学。让我们感到非常自豪的是:罗荣桓元帅既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的院长,同时还担任了我们学校的名誉校长。 我们要像罗荣桓元帅一样,德如玉,智如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幸福成长! 我上任后,首要的任务是叙写学校的历史,观照学校的历史,让学校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P5-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