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商法研究(第6辑)(2006-2009年)(修订版)

民商法研究(第6辑)(2006-2009年)(修订版)

  • 字数: 70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利明
  • 出版日期: 2020-05-01
  • 商品条码: 97873002813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35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民商法研究》系列十卷本是王利明教授的独著文集,收录了王利明教授公开发表以及未公开发表的民商法领域的研究性论文,该系列前八集曾由法律出版社在2000年-2015年间连续出版,在民商法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并被评为“十二五”国家重点规划出版项目。本次出版由王利明教授重新整理,对原出版物中内容、注释、体系进行调整、核实,并依据近年来民商法的研究与发展对原书观点进行再思考,增加新的研究成果并结集成十卷本。全部内容涉及民法总则、人格权、物权、债权、婚姻家庭、商事法律研究、司法改革、法制建设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丰富全面,具有时代气息。该套丛书遵循民商法制度发展历史,以出版时间为序,本书为该套丛书的第六本,内容包括民法总则、物权、合同、破产法与民事证据法等。
作者简介
王利明,1960年2月生,湖北省仙桃市人。1981年获湖北财经学院法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89年2月至1990年2月,1998年8月至1999年6月,先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和哈佛大学法学院进修。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入选长江学者,曾获“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第一届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等荣誉称号,以及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第一届中韩青年学术奖等奖励。曾两次获得教育部颁发的重量教学成果二等奖。 王利明教授曾任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参与《民法典》《民法总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多部法律的起草工作。 主要学术成果: 专著《违约责任论》(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司法改革研究》(获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吴玉章科研基金三等奖)、《物权法论》《物权法研究》(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合同法研究》(第一、二、三、四卷),《民法总则研究》 (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人格权法研究》(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二等奖)、《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之研究》(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第一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法律解释学导论》(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主编或合著《民法新论》(上、下册,获北京市高等学校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优秀奖)、《民法·侵权行为法》(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人格权法新论》(获第九届中国图书评论奖)、《合同法新论·总则》;发表论文集《民商法研究》(1至9辑)和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目录
第一编民法总则
论中国民事立法体系化之路径3
“法律关系”说与民法典体系的构建21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法36
试论诚实信用原则的发展59
新时期互联网立法的重点问题78
第二编人格权制度
公众人物人格权的和保护99
隐私权内容探讨114
论信用权作为独立的人格权130
论个人信息权在人格权法中的地位156
第三编物权制度
我国《物权法》制定对民法典编纂的启示175
我国物权法体系的新发展192
平等保护原则:中国《物权法》的鲜明特色211
论物权法中车位、车库的归属及相关法律问题227
试论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248
空间权:一种新型的财产权利266
论民法典物权编中居住权的若干问题293
担保物权的新发展312
收费权质押的若干问题探讨332
关于劳动债权与担保物权的关系353
第四编债与合同制度
论债法总则与合同法总则的关系363
论利益第三人合同385
论无效合同的判断标准
——以《合同法》第52条第5项为中心417
风险负担若干问题探讨433
获利返还:一种特殊之债464
第五编侵权责任制度
论侵权行为法的独立成编483
侵权责任法制定中的若干问题515
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体系构建
——以救济法为中心的思考533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受害人救济机制558
侵权法一般条款的保护范围589
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614
关于完善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若干问题643
“银河宾馆案”评析660
试论用工责任中的追偿权673
第六编其他
破产立法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探讨695
关于举证责任倒置的若干问题716
后记7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