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5G保险

5G保险

  • 字数: 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杨松林,罗娴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12139099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国内首部5G+保险专著。一本书读懂保险业的未来。5G时代的保险业突围指南。保险业一线专家带你看懂万物互联时代的保险嬗变之路。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华夏保险党委书记、总裁赵子良,中国精算师协会副会长王和,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轻松集团CEO张科,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华夏保险常务副总裁提建设等众多知名大腕诚意荐读。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市场分析和案例阐释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了5G时代保险公司商业模式升级的相关知识。本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5G时代的保险业转型拐点――5G等新兴技术重新定义保险,保险产品、销售、服务、组织等方面的创新,5G保险的推行难题,5G时代保险行业的未来等。本书逻辑结构清晰,理论和实操性兼具,可为保险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有益支持,为致力参与"泛保险”平台生态建设的市场主体提供实操性思考和帮助,无论对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还是对期望深入了解保险行业发展的普通读者来说,本书都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杨松林,考拉看看签约作家,资深保险研究专家,组织架构设计专家,研究生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专注于医养、卫生政策分析,保险行业研究及技术创新趋势研究。澎湃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凤凰网等多家媒体特邀评论员。现就职于某头部保险公司战略企划部,负责公司创新及科技战略设计规划、重点科技项目孵化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在保险行业深耕多年,聚焦保险市场发展分析,熟悉保险业政策、技术演变趋势。 罗娴,考拉看看签约作家,资深保险研究专家,技术研发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研究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18年保险从业经验,LOMA高级寿险管理师(FLMI)、客户服务师(ACS),被推荐入围寿险中国保险行业“千人计划——保险市场研究专家团”。现任某头部保险公司战略企划部助理总经理,在企业技术进步与投资决策、创新战略规划、技术趋势研判、人力资源管理、保险市场研究、寿险营销管理及组织机构管理等领域有丰富经验和实践成果。 "
目录
第一章 拐点已至
003 第一节 5G助推保险行业变革
015 第二节 5G对传统保险行业的影响
020 第三节 5G保险时代悄然来临
032 第四节 开放式创新的发展脉络

第二章 标准重塑
039 第一节 价值创造:服务决胜
045 第二节 管理服务:全时在线
051 第三节 持续盈利:降本增效
056 第四节 全面创新:万物互联

第三章 产品创新
061 第一节 保险产品的发展现状与嬗变
070 第二节 新时代保险产品的创新之道
081 第三节 保险产品变革的方向

第四章 销售变革
094 第一节 保险销售管理的发展现状
098 第二节 传统保险销售面临全新挑战
107 第三节 保险销售的升级迭代
127 第四节 保险销售的线上化变革

第五章 服务迭代
137 第一节 保险客户服务的发展现状
140 第二节 新时代对保险客户服务的挑战
147 第三节 保险客户服务的创新思路
157 第四节 客户欺诈风险控制的创新

第六章 组织激活
169 第一节 “金字塔”形组织架构的发展困境
180 第二节 如何打造敏捷高效组织

第七章 数字裂变
195 第一节 企业数字化发展现状
208 第二节 保险公司的数字化变革将提速

第八章 未来已来
225 第一节 金融(保险)监管迎来新变局
232 第二节 风险管理出现新思路
238 第三节 互助计划出现新形态

后记 244
摘要
     第一章 拐点已至 “万物皆比特”,这是有名量子物理学家约翰·惠勒在面对“薛定谔的猫”的问题时抛出的一个理论。在他看来,信息是所有物质存在的“根本”,包括宇宙本身,而基于比特的数字经济终有一天会到来,商业模式的变革,乃至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将依赖于“薛定谔的猫”的奥妙。 而现在,数字经济已经到来,科技确实也如惠勒所预料的那样,在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只是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预料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第一节 5G助推保险行业变革 关于数字经济的起源时间,业界并无定论。但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和数字经济间的紧密关系,我们通常以20世纪90年代GSM网络的全面商用为标志。作为从1G到2G升级的关键技术,GSM首次实现了模拟通信技术到数字通信技术的升级,这不仅成为移动通信领域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变革,而且更重要的是,当数字技术实现商用后,其带来了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影响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生活方式。也正因如此,数字经济应运而生。 一、数字化:从一个公式讲起 在开始全书的论述前,我们需要首先了解数字化的定义。 关于数字化的具体描述,最早由美国有名数学家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在其有名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中提出。在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中,香农首次定义了信息的概念,即“对内容的数字化(The Digitalization of Content)”;同时,他也首次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用于衡量信息的容量。这一计量单位的提出非常关键,因为其说明了信息世界本身并非虚拟的,而是和以蒸汽世界、电气世界为代表的物理世界一样,具备可衡量、可分析的标准。 通过信息熵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发现,数字化的理念早已蕴含其中。 H(U)=n∑i=1pilog2pi 这个公式的实质来源于热力学第二定律,而将它运用到信息量上,意思大致可以理解为,“从pi个彼此不同但出现概率一致的符号中随机取出一定数量和逻辑关系的符号,组成一个具有明确意义的内容单位,对应一个信息量H(U),单位为比特(Byte)”。 在当时的环境下,香农提出的信息熵定义,或许只是为了实现数字通信,也就是将电话的噪声除掉,并提升通信速率的上限。事实上,我们看到的从1G到5G在通信速率上的变化,本质也符合“去噪”的趋势。但数学公式的魅力就在于,其提供的是一种逻辑而不是应用。从这个公式来看,“趋稳态”的逻辑同样可以理解为,“从无价值的浩瀚信息(数据)中,选出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来组成有效应用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的“价值化”。 二、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脉络 如上文所言,数字经济的诞生,主要起源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数字化升级。其随后的发展和壮大,通常也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每次迭代升级。 1.从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的技术革命 从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是一次由技术驱动的革命。 1G,即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指最初依托模拟通信、仅限语音的蜂窝电话标准。自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研发成功并进行大规模商用推广后,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由于模拟信号传输技术的根本性技术缺陷,如频谱的低利用率及设备的高成本等,促使数字通信技术应运而生。 数字通信技术,也称数字信号传输技术,是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消息,或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再进行传输的通信方式。所谓数字信号,在技术上指的是幅度形态离散、幅值被为有限数值的信号模式,如二进制码。数字通信的逻辑是将来自信源的模拟信号,先经过信源编码转变成数字信号后,再进行加密、调制、传输和解码,全过程以数字化方式进行。 与之对应的模拟信号,指的是一种幅度形态连续、取值无限的信号模式。模拟通信的逻辑是将声音、灯光等非电信号输入到变换器中,使其输出连续电信号,其快速“模仿”输入的非电信号,实现振幅的变化。 从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的转变和全面商用,是一次的技术革命,不仅从本质上解决了模拟通信的根本性技术缺陷,而且全面激活了众多商业场景,奠定了数字经济的基础。其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从仿真向数字转化。模拟通信采用的是电信号对非电信号的仿真模仿,电信号的形成是模拟仿真的逻辑;信息通信采用的是数字信号对模拟信号的转码调制,数字信号的形成过程是“真实”存在的。这充分说明了,数字世界是真实存在的,是和物理世界、生物世界并行的“真实存在”。事实上,数字时代的许多新兴技术,都是基于数字孪生(Digital Twin)的逻辑,以实现“实体”在数字世界的真实呈现为目标,如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云计算、人工智能等。 第二,由粗放到集约转变。模拟信号的幅度形态是连续的、取值无限的,这意味着在仅有振幅模仿而未经转码、压缩等的处理下时,模拟信号的存储成本是非常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