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权利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权利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 字数: 23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作者: 郑小伟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96068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3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论著坚持回到马克思经典文本语境,以权利为中心概念,以“史论著”结合为方式,以时代为牵引,在梳理自然法与实证法权利学说思想资源的基础上,依据马克思主义权利理论对这两大权利学说展开批判性分析,努力探求人类法治文明建构的一般经验和权利现象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法治中国的建构提供学理与价值支撑。
内容简介
本书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通过整体与具体、历史与逻辑、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深度耕犁马克思经典文本而研读马克思权利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马克思经典文本学术研究价值和时代意义。马克思权利理论在解答时代问题中生成,随实践而发展,对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促进国家治理能力体系现代化和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都具有重要学理价值。作者系统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权利理论中国化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特别是专题总结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权利理论的继承创新逻辑联系,彰显了马克思权利理论的时代价值。
作者简介
郑小伟,法学博士,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科技大学基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与法权哲学、食品与公共安全治理。主要教授课程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民事诉讼实务、教育学原理。主要著作和论文有《马克思主义权利理论的科学内涵》《权利新论:马克思劳动权利论刍议》《土地使用权续期问题》《从“真正的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制度自信的三重逻辑》《食品药品安全多元治理新论》《食品安全伦理、法律与技术》《科学认知与实践绿色发展理念》等,其中多篇文章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收录。主持或参加完成省部级课题多项。
目录
绪论1
上篇思想源泉与整体逻辑17
第一章马克思权利理论的思想源泉20
第一节自然法权利学说21
一、古代自然法权利思想21
二、近代古典自然法权利学说25
三、德国哲理权利学说33
四、新自然法权利学说39
第二节实证法权利学说41
一、分析实证法权利学说42
二、经验实证法权利学说44
三、新实证法权利学说45
第二章马克思权利理论的整体逻辑49
第一节三重逻辑同构的整体逻辑49
一、政治哲学反思逻辑:市民社会与法权关系的重构50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法权问题的前提批判53
三、政治社会学建构逻辑:实现权利的理论设想57
第二节理论范式的关键性变革64
一、权利立脚点的范式演进:从“市民社会”到“人类社会”65
二、权利发展形态的范式演进:从“历史的权利”到“人的权利”68
三、权利实现路径的范式演进:从“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71
中篇具体文本与思想演进77
第三章信仰熏染与大学时期对权利问题的探索82
第一节信仰的熏染82
一、生活环境的熏染82
二、中学作文的志趣82
第二节大学时期对权利问题的探索83
一、“按费希特的那一套”设计法的形而上学83
二、对萨维尼历史法学研究方法的兴趣84
三、康德先验权利学说的影响85
四、接近黑格尔权利学说86
五、《博士论文》对自由权利的宣示87
第四章《莱茵报》时期理性权利观的动摇89
第一节法律应随时代演进89
一、法律的时代性89
二、对胡果历史法学的批判89
第二节秉持自由理性的法律91
一、法律的尺度91
二、法律的构建92
第三节捍卫劳动人民的权利92
一、自由理性的人民性92
二、人民代表权是人民管理自己事业的权利93
第四节遇到物质利益的难事94
一、两种观点的述评94
二、信仰的动摇96
第五章对黑格尔法权理论的超越97
第一节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和法权98
一、问题的源起98
二、开启唯物史观权利理论的逻辑前提98
第二节私有财产支配政治国家和法权99
一、“长子继承制”99
二、私有财产是政治制度的保证100
三、私有财产原则的非人道性101
第三节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利的统一101
一、国家与人民相异化101
二、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利关系的命题102
三、人民主权民主制103
四、民主制需要通过“真正的革命”来建立104
第四节人的权利的社会现实性104
一、对人的社会特质的强调104
二、国家职能的现实化105
第六章对费尔巴哈权利观的超越106
第一节“人的权利”二重化的嬗变逻辑:导源于商品经济发展106
一、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106
二、生活世界的二重化107
三、人的本质的二重化108
四、“人的权利”的二重化108
第二节“人的权利”二重化的性因素:囿于市民社会的政治解放109
一、政治解放的历史进步性109
二、政治解放的局限性110
第三节“人的权利”二重化的消解:基于劳动的“人的解放”113
一、“人的权利”113
二、“人的权利”是作为人的本质的劳动的表征115
三、基于劳动的“人的解放”实现“人的权利”116
第七章异化劳动视界下的权利观119
第一节作为人的本质的劳动创造人类历史119
一、对以往人的本质观的揭示性批判119
二、对劳动作为人的本质的科学阐释120
第二节异化劳动导致权利异化122
一、异化思想源远流长122
二、异化劳动及其对权利的影响124
第三节共产主义实现人的权利126
一、工人解放蕴含人的解放126
二、共产主义实现人的权利126
第八章物质生产基础上的权利学说128
第一节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中创造历史128
一、对思辨哲学迷雾的揭示性批判128
二、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中创造历史131
第二节市民社会中权利的异化132
一、市民社会乃国家法权的基础132
二、国家法权对市民社会的制约与保障133
三、利益的纽带133
四、市民社会中权利的异化135
第三节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及其实现方式136
一、实现权利与解放的历史任务136
二、权利实现的物质条件137
三、完成历史任务需要实际行动138
第九章生产力维度的权利理论139
第一节权利理论的出发点和立脚点139
一、出发点和立脚点139
二、人的本质的现实性表现140
三、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140
第二节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解放与权利的前提141
一、作为分工具体表达的所有制142
二、所有制对人的解放与权利实现的影响142
三、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解放与权利的前提144
第三节“真正的共同体”实现人的解放与权利146
一、古典古代和中世纪共同体146
二、私有制导致国家法权的生发146
三、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147
四、“真正的共同体”实现人的解放与权利148
下篇科学意蕴与当代价值151
第十章马克思权利理论的科学意蕴155
第一节基于劳动的权利理论155
一、权利的本原:权利随同劳动创造人类历史而产生155
二、权利的发展形态:“原始的权利”“历史的权利”“人的权利”163
第二节权利理论的原则与属性172
一、权利理论的基本原则172
二、权利的属性174
第十一章马克思权利理论的当代价值181
第一节马克思权利理论在中国的运用182
一、党领导人民实现权利182
二、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人民权利190
三、德法结合实现权利192
四、构建共同体实现权利195
第二节马克思权利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198
一、“五位一体”的逻辑联系198
二、共同体理论的创新发展203
参考文献208
索引217
后记22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