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永不停歇的时钟 机器、生命动能与现代科学的形成

永不停歇的时钟 机器、生命动能与现代科学的形成

  • 字数: 45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美)杰西卡·里斯金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0869980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4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图书馆杂志》2016年畅销书名单 * 亚马逊2016年连续60天销售榜首 * 科学史扛鼎之作!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将其评为“20年来深具影响力的书之一” *《自然》《卫报》《泰晤士高等教育》等权威期刊一致称赞,不吝专文推荐 1 鲜活逼真、荒诞离奇的自动发条机器人,令人眼界大开、爱得发狂,唤醒你心中美好潜藏的机器人情结,机械狂人、蒸汽朋克、人工智能爱好者的宝藏之书。 17世纪遍地开花的自动发条机器人,让欧洲宫廷贵族着迷发狂,朝圣者趋之若鹜。雅凯-德罗兹的写字小男孩儿、沃康松的吹笛者、坎普林的土耳其下棋机器人等,无不体现着能工巧匠的超凡技艺,今人都叹为观止,像《剪刀手爱德华》《人工智能》《机械奇迹》一样带给你惊喜和感动。 2 机械时钟颠覆和定义了人类的时间观念,让世界走向工业化大生产,同时,还为科学领域带来两种截然相反的生命模型。 很难想象今天的人没有时钟如何知道时间。机械时钟装置不仅规范了时间,是引发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秘钥武器,还成为生命模型的暗喻:生命是需要外力推动运行的时钟呢,还是自主运行、永不停歇的时钟呢? 3现代科学的生命解释源于机械论,机械论又催生了控制论、目的论、进化论、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科学理论和细分学科,大大推动了现代生命科学图景的完善和发展。 所涉主题引发多学科领域学者热议和讨论,让这本书被长久关注,阅读价值超高。 4斯坦福大学欧洲史和科学史教授杰西卡·里斯金,带领我们从历史中,读懂生命未来的多种可能。 杰西卡·里斯金拥有哲学、历史学和科学研究综合背景,她用生动而思辨的文笔,顺着生命本源问题的脉络,展开这场“长达四个世纪的争论”,翻新未来生命科学的思维方式。 5多幅罕见奇特的插图,再现人造机器人的时代样貌;零基础阅读门槛,尽享妙趣的故事和科学的魅力。对于历史学、科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来说,它足够深刻和具有洞见;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它的叙述方式也非常清晰生动和通俗易懂。
内容简介
机器,让人重新思考自身。灵魂是什么?动物是机器吗?笛卡儿、康德、莱布尼茨等科学家、哲学家曾经苦苦思索“灵魂”产生自何处,它是否来自大脑中某个器官?神学背景的科学家,则希望找到那位世界机器的“神圣设计者”。几百年前那些机器人的精美程度,或许会让当代人也惊愕无比。早在工业革命以前,机械狂人们已经制造出了会说话的机器人、会吹笛的机器人、会排泄的机器鸭子,他们甚至在教堂建造了会飞的机械天使,让天堂景象栩栩如生;在观战人类对战阿尔法围棋(AlphaGo)的时候,人们或许不会想到,其实早在19世纪,人类就曾被下棋机器人打败。通过分析机械与人的关系,这本书对能动性和机械论在近现代科学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做了全面的梳理,涉及自然科学、哲学、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等诸多方面,在追溯科学思想发展的过程中探讨了自然界的秩序和行为到底源自外部还是内部这一终极问题。
作者简介
杰西卡·里斯金,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现为斯坦福大学历史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启蒙时期的科学、政治和文化,以及科学发展史。著有《感性时代的科学》一书。
目录
引言究竟是赫胥黎的玩笑,还是自然与科学界的能动作用
第一章花园里的机器
第二章机器之间的笛卡儿
第三章被动的望远镜还是永不停歇的时钟
第四章最早的机器人
第五章机器先生冒险记
第六章自组织机器的困境
第七章机器间的达尔文
第八章机械卵和智能卵
第九章由外而内
第十章历史的重要性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