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投行职业进阶指南 从新手到合伙人

投行职业进阶指南 从新手到合伙人

  • 字数: 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王大力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1932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金融专业毕业生未出校门就应该收录的投行职场进阶指南,一本书讲透从新手入场到初阶分析师再到高阶合伙人的成长路径,既有案头参考的实用性,又适合指导不同阶段的职业发展路径。 2、 作者是知乎投行、债券领域的星级主讲人,广受投行求职者追随的KOL。作为内资券商投行从业人员,从分析师一步步做到投行家,承销业绩数百亿。业余运营自媒体,3年累计活跃粉丝33W+。主办过6场知乎Live并霸榜星级主讲人榜单,在《华尔街见闻》开设课程《投行生存攻略》,持续受到同业关注并邀请内训。执笔的本土投行发展史多次引爆,揭露业内付费内推实习黑幕的文章受到《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检察日报》《光明日报》以及新华社、中青报等广泛关注。 3、 案头常备,不同职级的投行人,在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都会遇到书中提到的问题。比如成为投行人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什么是好承揽?什么是好承做?等等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面向投行从业人员、具有实操价值的职业进阶指南。从事投行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都会遇到书中出现的问题。《投行职业进阶指南:从新手到合伙人》全面分解业务技能、知识储备、软实力、职级进阶等话题,为有志于进入投行的读者,提供了值得随时借鉴、反复观摩的投行人精进方法论。
全书一共四个章节,第一章投行入门去盲知,介绍投行业务分类、岗位分工、券商分类,以及新人普遍关注的收入、职级序列等问题。第二章指导投行萌新入场,全面介绍从春招实习、暑期简历、付费内推,到入职准备、实习避坑、日常工作的内容。第三章适用于精进成长,介绍投行人应该具备的知识体系、业务能力、软实力等,还有中途转业、如何跳槽等问题。第四章面向入行经验较多的资深人群,从技术向、业务向、搭建团队、打破天花板等,分享从承做转入承揽,以及如何管理好团队的心得。附录部分介绍了本土投行从发端到2014年保荐制度取消这段时期的历史,让投行各个层级的职场人都能对行业有一个概览。
作者简介
内资券商投行部董事总经理,从初级分析员做到高级管理,积累了多年投行从业经历。业余时间运营自媒体,目前是财经板块投行话题领域知名博主,投行求职KOL(关键意见领袖)。运营投行自媒体,粉丝累计超过30万,主办过6场知乎Live(实时语音问答活动),霸榜知乎星级主讲人榜单,是知乎投行、债券领域的优秀回答者。自定位帮扶投行新人职场进阶,指导新人正确成长为优秀投行家。
目录
前言/003
第一章揭开投行的神秘面纱
投资银行简介/003
投资银行的岗位分工/011
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016
投资银行的职级划分/021
投资银行从业者的真实收入/030
第二章如何成为一名投行从业者
第一步:读懂实习生招聘启事/037
第二步:做好敲门砖:点亮简历/044
第三步:踏踏实实:准备投行面试/049
付费内推:不可取/056
成为投行实习生/060
实习生未能留用该如何补救/071
跨行转入/083
社会招聘/086
有关投行求职的快问快答/091
第三章投行新人如何职场精进
入职前的准备/110
新人的困境/123
精进两步走:搜集信息,解决问题/128
核心能力:推进项目/139
软实力:学会社交/146
拓展客户:如何与客户打交道/160
避免踩坑:跳槽的正确姿势/166
第四章资深从业者的投行晋级之路
专注技术还是转型业务/181
打破天花板:承揽没有那么难/195
初转承揽:如何上路/199
领导力:如何搭建自己的团队/213
政策:专享不变的是人心/222
过去与未来的交汇/229
附录投行的日与夜
1984-1992:国内资本市场建立初期的混业时代/239
1992-1997:混业逐渐转为分业,过渡时期的“额度管理”/242
1997-2003:分业经营时期的审批制,增资扩股和通道制/245
2004-2014:保荐制度/249
摘要
     投行简介 当我们说起“投行”时,到底是在说什么? 这首先要从“投行”的概念说起了。投行的全称是“投资银行”,按照字面含义理解,它所对应的是“商业银行”。但是这个概念从欧美引入国内之后,含义变得比较狭窄,它通常用来代表证券公司的投行业务部门。投行业务几乎覆盖资本市场所有的活动,比如IPO(首次公开募股)、并购重组、基金管理、财务顾问等。在我们国家,负责承接投行业务的,一般是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等。 也许很多人会说:“不对啊,在欧洲,很多商业银行也在做投行业务,比如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它们既是投资银行,又是商业银行。”说到它们,就必须提到“混业经营”了,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但我在本节先不展开讨论,在之后的内容中,会给大家从本土投行发展历史的角度做一下分析。 投行的业务分类 介绍完投行的基本概念,我们再来看投行具体做的是什么业务。是不是做投行业务的部门或企业就是投行呢? 这就要分清狭义的投行业务和广义的投行业务之间的区别了。 所谓狭义的投行业务,在国内特指券商从事的投行业务,投行业务的承销商必须由具有承销与保荐资质的证券公司来担任。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想做投行业务,必须先从监管部门那里拿到资质(牌照),否则即便有项目在手,也只能在背后做中介。 再来说广义的投行业务。如果你有一个朋友说自己是做投行的,但一看他的名片,发现他是在银行或者信托公司,甚至是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行部,他可不是骗子,他做的的确是投行业务,只是和狭义的投行业务有所区别。比如华兴资本这种精品投行性质的公司,它主要做的是财务顾问业务,这就属于广义投行业务的一种,为尚在成长期、仅靠财务数据无法体现公司实力的创业公司,提供非标准化的私募融资撮合业务,以满足其资金需求。这也是尚未满足在资本市场公开融资条件的客户想要获取大额融资的主要途径。随着该类客户逐渐发展壮大,其可利用的标准化融资产品也会越来越多,比如发行债券、IPO,那么一般私募融资的性价比相对就会下降。因此,如果华兴资本想要继续为该客户服务,承接其在国内的IPO业务,而该业务属于狭义的投行业务,那么华兴资本就只能通过集团旗下的证券子公司华菁证券来承接,华兴资本自己是没有这个狭义投行业务牌照的。 总的来说,国内的广义投行业务主要包含以下细分领域:证券承销、资产管理、企业并购、风险投资、财务顾问等。但这些包罗万象的投行业务很多都不为人所熟知。而由于狭义的投行并不是指一个独立的法人主体,因此我们在国内比较各种投行业务的时候,其实是在比较业务背后那些拿着投行牌照的证券公司。可以说,当我们谈起国内投行的时候,更多是指国内的证券公司。国内证券公司的分类 根据股权性质的不同,国内的券商可以分为外资券商、内资券商和合资券商。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国企券商和民营券商。 外资券商、内资券商和合资券商 国内对外资券商、内资券商、合资券商的区分,主要就是对其股东的区分,比如外资券商便是指这家券商的股东全部为境外股东,内资券商则是指这家券商的股东全部为境内股东,合资券商则是指这家券商同时有境内股东和境外股东。在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是,来自港、澳、台地区的股东同样会被认定为境外股东。 在过去很多年里,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和修订的《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像摩根士丹利、高盛这些纯外资券商,是无法获取国内资本市场业务牌照的,也就是说它们没办法独立开展境内资本市场业务,只能在国内设立办事处,向国内客户推介境外资本市场业务。而对于国内资本市场业务的开展,它们则需要通过与境内股东合作设立合资券商,利用合资券商获取国内资本市场业务牌照的方式进行,而证监会对此也有明确规定,“境外股东持股比例或者在外资参股证券公司中拥有的权益比例,累计(包括直接持有和间接控制)不得超过49%”。比如国内第一家合资券商中金公司,便是由中国建设银行与摩根士丹利合资设立的,第一大股东为中国建设银行。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