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跟谁都能处得来 72个妙招让你实现职场有效沟通

跟谁都能处得来 72个妙招让你实现职场有效沟通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者: (美)莉尔·朗兹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520313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5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把同事变成朋友,把老板变成支持者,把潜在客户变成真实买家。帮助你实现有效沟通,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实现自己的职场期待! 你每天在工作中都面临着艰难的沟通挑战,无论是面对面还是在线——难缠却躲不开的老板,背后嘀嘀咕咕的同事,无风也起浪的办公室政治,永远都不满足的客户,等等。莉尔的这些小技巧每一个都来自实战的总结,都有着科学的根据,不是教你耍奸溜滑,也不是教你虚应差事,而是让你借助出色的沟通技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同时还能赢得大家的尊重。这些技巧令人大开眼界,一学就会,极有实效,坚持使用,你就知道职场不知有疲于应付、令人恼怒,还有如鱼得水、尽情享受。 ★ 世界500强企业特邀沟通顾问的力作! 莉尔•朗兹(Leil Lowndes)是美国知名人际沟通专家、演说家,长期从事人际关系的研究与咨询工作,并担任世界500强企业特邀沟通顾问。朗兹女士原本是个害羞的人,为了摆脱社交恐惧,她勇敢地尝试过各种职业,比如小学老师、电台主持、国际航班空姐、周游世界的邮轮总监等。在与各种年龄、各种类型的人打了多年交道后,她又通过写作与演讲的方式和大家分享她在人际交往领域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成为美国大名鼎鼎的沟通与演讲大师。迄今为止,她一共写作了十本书,其中几本被翻译为26种语言,在多国畅销。《跟谁都能处得来》是她专为职场人士写作的新书,新人老手都可从中获得成功的秘籍。 ★ 专业人士权威媒体赞誉推荐! 包括《跟谁都能处得来》在内的朗兹女士的作品曾受到《纽约时报》《芝加哥先锋报》《时代周刊》的推荐,也曾在《新女性》《今日心理》《阁楼》等有名杂志上刊载。不仅如此,它们也获得了美国众多专业人士的推崇与肯定。家喻户晓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拉里·金盛赞道:“你不仅打破了坚冰,还用非凡的技巧融化了它。”有名主持人莎莉•拉斐尔称赞:“思考者的终极指南……人际交往的无价之宝。”有名人脉专家、演说家、畅销书作家哈维•麦凯赞扬道:“失传已久的语言沟通艺术在莉尔•朗兹那里得到了复活。” ★莉尔•朗兹的作品读者好评如潮! 莉尔•朗兹作品众多,包括《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遇谁都能聊得开》《再也不怕跟人打交道》《吸引力是这样炼成的》,都获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这本新书也获得了美国亚马逊网站读者的好评:“我一开始读这本书,就再也放不下。我走到哪儿都带着它。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工具将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好、更专业的人。”“值得一读……每个人在职场上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而莉尔试图涵盖大部分的情况,找到解决方法或应对办法。较为收藏!”……
内容简介
国际有名沟通专家20年专业经验,72妙招教你变身高情商沟通达人。
把同事变成朋友,把老板变成支持者,把潜在客户变成真实买家。
沟通小技巧,带来职场大成功!
从容应对各种沟通挑战,赢得别人,也成就自己。
作者简介
莉尔·朗兹,国际知名沟通专家,超级畅销书作家,广受欢迎的演说家和咨询顾问。她曾在数十家大学和学院授课,在数百个电视和广播节目中出任嘉宾,在美国各大城市举办讲座;她曾向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和一线职员传授人际沟通技巧,并帮助美国和平队、外国政府和大型企业举行沟通研讨会;她的作品曾受到《纽约时报》《芝加哥先锋报》《时代周刊》的推荐,也曾在《新女性》《今日心理》《阁楼》等知名杂志上刊载。除本书外,朗兹女士还撰写过多本畅销书,包括《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遇谁都能聊得开》《再也不怕跟人打交道》《吸引力是这样炼成的》等。
目录
致谢  
前言 沟通小技巧带来职场大成功
第一部分 自信
01  自信(还是不自信)就像白纸上的黑字,明摆着
02  第一步先声夺人
03  怎样一整天都充满活力
04  胸怀大志者有“大动作”
05  头衔不能代表你的工作
06  工作时你是啥表情?
07  优选的自信心晴雨表
08  如何巧妙洞悉别人的自信心水平(并让他们相信你的自信)
09  如何让电子邮件和即时信息传达自信
10  你看起来会自信过头吗?
第二部分 关爱
11  呵护他人的自我
12  在工作场合可以真诚地微笑吗?
13  通过肢体判断
14  夸赞绝对不能敷衍潦草
15  光有眼神交流还不够!
16  如何既坚守原则,又与人和睦相处
17  职场中,赢得大家喜爱和赢得大家尊重,哪个更重要?
18  电子邮件的和谐
19  工作中是否应该一再忍让?
20  工作中能否结交好友?
21  根本性的需求
第三部分 清晰明确
22  如何“看见”对方说了什么
23  复述对方的谈话内容
24  这是沟通的问题!
25  用心倾听
26  世界越变越小,母语不同如何交流
27  与异性交谈(其实跟说外语差不多)
28  怎样清晰表达复杂内容
29  时间就是金钱,尤其在职场上
30  越短越好,越短越清晰
31  把“但是”踢得远远的
32  天气和成功有什么关系吗?
第四部分 信誉
33  人们看到的你,就是网络上的你(一定要当心!)
34  小谎也别撒(代价非常惨重)
35  诚信的第二大忌讳
36  小小的谎言在所难免时怎么办?
37  迟到了怎么办?
38  做错事又怎么样,你仍然是个香饽饽
39  演讲是业务能力的体现
40  职业演说家的秘诀
41  说服别人按照你的思路看待问题 
42  语法错误也能毁掉大好前程
43  你诚实可信吗?(还是,那个,那什么,你诚实可信吗?)
44  不要发牢骚
45  办公室不是鸡窝
第五部分 共生(如何应对冷酷无情的上司和讨厌的同事)
46  让大家久等了
47  吹毛求疵又仗势欺人的上司
48  上司发飙时怎么办?
49  每天记录工作日志
50  你的上司是喜欢控制别人的疯子,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疯子?
51  向人力部门反映有用吗?
52  怒火中烧时怎么办?
53  遭受不公正指责时怎么办?
54  对你的指责有理有据(真的犯错时)该怎么办?
55  上司忙碌时应该怎么做?
56  怎么对付讨厌的同事?
57  如何对付牢骚满腹的同事
58  今天还是好朋友,明天就在你背后来一手
59  如何让爱插话的人乖乖闭嘴
60  有不同意见时,如何委婉表达自己的想法
61  开口前,先换位思考
62  千万不要说上司的坏话
第六部分 结语
63  未来的办公室
64  了解人类这种生物
摘要
     自信(还是不自信) 就像白纸上的黑字,明摆着 为什么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如此重要?这么问吧,谁是认识你最久的人?从出生到现在,每时每刻始终陪伴你的人是谁?又有谁可以观察到你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没错,答案是你自己。也只有了解自己,言行举止才能彰显出自信。 哪怕内心深处很缺乏安全感(其实很多人如此),你也不愿意在工作场合展现出这一面。你必须表现得胸有成竹,好像没有什么任务是你搞不定的。不幸的是,当内心胆怯不安时,我们的体内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其实是很难隐藏的。同事们一看到你,就会感到你的焦虑,就如同猎狗嗅出恐惧一样。只不过两条腿直立行走的动物在侦查工作中所仰仗的探测器是眼睛,而不是鼻子。 揣摩对方是否自信,这是人类在几千年前就进化出的一种本能。想象一下,两个拿着棍棒的穴居人,萨格和阿图克,在荒野中跌跌撞撞地行走,然后遇上了。这一刻,气氛突然凝重,步伐戛然而止,他们目光锁定对方。现在到了瞬间决断的时候了。对方是友是敌?要是打斗起来,谁会胜券在握?一番打量过后,他们在心里思考着这问题…… “大块头萨格看起来挺强壮,他能用棒槌打倒我吗?” “小不点阿图克的确狡猾,会不会比我还聪明?” 电光火石之间,对于“该逃跑还是该战斗”这个问题,两个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镜头闪回到今天。卡拉和康纳竞争同一个工作岗位,在休息室等待面试的这段时间里,他们互相打量着,只不过这次不是看肌肉,而是凭直觉去判断对方的气场。 “对于这份工作,他是不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她是不是觉得这份工作已然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卡拉和康纳在打扑克牌,职业选手的扑克牌——谁能抽到品牌,稳操胜券,而谁又只能和对方打个平手呢? 被录用之后,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同样重要——尤其是在开工的头几天,同事们会密切关注你的一举一动。无论是握手还是打招呼的时候,穴居人的本能又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了。在这个公司,想要获得职业上的成功应该具备哪些优良的素质,他们会围绕着这些因素展开对你的评估。 “他看起来能否胜任自己的工作?” “对于一个团队来说,她是不是优质资产?” “他能很好地洞察客户的心理吗?” “与她共事是不是还挺有意思的?” “他会不会抢走我的饭碗?” “她会支持我的项目吗?” 他们都知道…… ·没精打采、低眉顺眼的样子反映出安全感的匮乏。 ·眼神躲闪可能是怯懦的表现。 ·脑袋耷拉着可能是尴尬的表现。 ·双臂交叉,置于胸前,说明对方内心设防。 ·短促、浅弱的呼吸是自我怀疑的信号。 下面的情况就比较麻烦了。一旦察觉到你的不自信,他们就会对你的缺点高度警惕。人们容易受到一种心理现象的支配,科学家们称之为“证实偏见”,就是说我们会忽略很多客观信息,而只关注能够证实自己最初判断的信息。同事们对你的判断几乎是瞬间形成的,他们心里有个陪审团,会迅速地进一步确定这个第一印象是对还是错。发现自己判断失误,这种感觉可没人喜欢! 你觉得这个陪审团有多少人组成呢?美国的法律体系中,陪审团的人数通常是12个,但是这个陪审团却只有一名成员。更糟的是,这个专享的陪审员同时还是最终裁定判决的法官。并且,他(她)还担任私家侦探,积极地寻找证据线索,用来支撑他(她)对你的最初判断。不幸的是,要不了多久,同事们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对你的了解非常全面。 一般员工第一次见到你,会把你当作一个新同事(也就是“竞争对手”)来看待,担心你哪天会抢走他们的饭碗,因此,他们心理上较为抗拒,不愿意去发现你的强项和优点;而在你身上找到缺点和不足会让他们更有安全感。很多人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做到优选层,但却没有掌握展现自信的技巧,多可惜啊。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