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挑战与应答: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互动

挑战与应答: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互动

  • 字数: 270000
  • 装帧: 软精装
  •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彭拥军
  • 出版日期: 2018-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22795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后,阻碍农村社会流动的各种体制性和机制性壁垒在逐步松动或被卸除,农村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大量青壮年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市。农村青壮年人口倾巢而出式的社会流动不仅给城市和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也曾有力地改善了农村和农村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境况。随着农民工群体的日益壮大,中国似乎正在形成城市居民、农村人口和农民工组成的三元社会。农村发展经历了种种挑战,也作出了不同应答。高等教育如何提升农村社会流动的品质,如何促进农村智力输出与回流的平衡,如何影响城乡的均衡发展,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必须积极关注的重要问题。
目录
绪论智力流动: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互动的生长点
一、历史视野中的农村智力流动
二、作为社会事实的农村智力流动
三、农村智力流动与人的现代化
四、农村智力流动的实质
第一章生存: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互动的原点
第一节影响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互动的背后力量
一、影响农村社会流动到智力流动的背景性力量
二、牵引农村智力流动的制度性力量
第二节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互动的制度性变演与尴尬
一、作为社会现象的农村智力流动
二、农村社会流动中的智力尴尬
第三节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互动的社会意蕴
一、农村智力流动与城乡关系变化
二、农村智力流动的一般作用
第四节高等教育影响农村发展预期
一、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互动的实质
二、农村智力流动与农村发展
第二章符号: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互动的隐性结点
第一节影响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互动的合法性符号
一、集体:独具特色的合法性符号
二、科学:具有独特工具魅力的符号
三、教育:一种制度性符号
四、老百姓:表达大众诉求的符号
第二节高等教育对农村智力流动的牵引
一、作为结构符号的高等教育:对农村智力流动的牵引
二、作为价值符号的高等教育:对农村智力流动的牵引
三、作为秩序符号的高等教育:对农村智力流动的牵引
第三节高等教育对农村智力流动的助推
一、调查基本数据分析
二、农村大学生产出的特点
第三章互惠: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互动的显性联结
第一节农村输出性智力流动与农村发展
一、高等教育与社会资本集聚
二、高等教育与城乡关系连通
第二节农村智力回流与农村发展
一、农村智力回流是农村发展的现实向标
二、乡村能人是农村智力回流需要的现实样本
三、乡村能人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政权融通的可能纽结
第三节农村智力流动与乡村政治重塑
一、政治能人的现状和特点
二、政治能人成长的主客观条件
三、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农村智力流动与乡村经济再造
一、经济能人的现状和特点
二、经济能人产生的条件
三、经济能人的愿望
四、经济能人产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农村智力流动与乡村文化调适
一.大学生社会境遇的变化影响人们对文化教育的期待
二、影响乡村文化重塑的两种力量
……
第四章变迁: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互动的结构嬗变
第五章解释: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互动的理性思考
第六章前瞻:促进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良性互动的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