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进程
字数: 15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 (瑞典)约翰·诺伯格
出版日期: 2020-07-01
商品条码: 978720116012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88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4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0大关键议题,《进程》帮助你客观看待世界进程。本书从食物、卫生、人均预期寿命、贫困、暴力、环境、受教育程度、自由、平等、童工制度等影响人类命运的10大关键议题入手,全面、客观地论述人类文明的进程。 ★ 拒绝被信息消费,做清醒的“局外人”。人人都是信息消费者。谣言、误传、耸人听闻……我们活在恐惧、担忧和悲观之中。这一切不过是因为恐惧和担忧是人类生存的工具——我们生来就会烦恼、我们往往对例外更感兴趣、我们对一切危险的事物都很关心……其实一切都在变好,世界远没有你想得那么糟。 ★《经济学人》《观察者报》年度图书。《泰晤士报》《时尚先生》《柯克斯书评》《理性》多家媒体赞誉。史蒂芬·平克、《理性乐观派》作者马特·里德利、欧盟委员会主席的前经济顾问菲利普·勒格兰 联袂推荐。 ★颠覆你的刻板印象,《进程》正在席卷全球!版权出售近20个国家:德国、日本、瑞典、西班牙、意大利、韩国、荷兰、法国……
内容简介
在《进程》这本书中,作者约翰·诺伯格一反很多专家学者看衰人类文明向下沉沦的发展观,而是关注人类文明的进步一面。这本书并非是人类的自鸣得意。它的出现更多带有一种警示意味,提醒人们,人类的进步绝非理所当然。这种误解自古以来一直存在,而唯有个人自由、经济开放和科技进步,才可以根除这种误解。本书从食物、卫生、人均预期寿命、贫困、暴力、环境、受教育程度、自由、平等、童工制度的终结等影响人类命运的10大关键议题入手,全面、客观地论述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虽然人类的生活还是充满挑战,世界上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美好的,但是作者认为,人类具有正视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程》是一本乐观的书,一本对人类创造力的赞歌,在当下负面情绪高涨的时代,这本书或许会让读者重新找到生活的信念,憧憬未来。
目录
引言 好看好的时光是现在
1 食物
2 公共卫生
3 预期寿命
4 贫困
5 暴力
6 环境
7 消失的文盲
8 自由
9 平等
10 童工制度的终结
结语 为什么你仍然不相信?
致谢
摘要
1868年的一个冬天,我的曾曾曾曾祖父,埃里克·诺伯格(Eric Norberg)带着几袋面粉回到了瑞典北部翁厄曼兰的纳特雷。这个北方农民不把瑞典的贸易壁垒和垄断放在眼里,长途跋涉到南方做生意。埃里克·诺伯格在南部销售纺织品,然后换取盐和燕麦。 他的归途很少会像这一次这样让人盼望。在一个饥荒年,许多地方的庄稼都没有收成,由于面粉短缺,人们不得不用树皮来做面包。伯恩纳下属辖区的一名男子回忆起自己在7岁亲身经历的饥荒时,说道: 我们经常看到母亲在抽泣。毕竟对于一位母亲来说,无法给自己正在挨饿的孩子找到食物,实在是太令她难过了。时不时地,还能看到那些憔悴的、饿着肚子的孩子,从一个农场到另一个农场乞讨,只为讨要一些面包屑。有一天,三个孩子走向我们,边哭边哀求着,希望我们能给他们一些食物以缓解饥饿带来的痛苦。母亲的眼里饱含泪水,但还是不得不狠心告诉他们,这是我们仅存的一丁点儿食物。当看到三个孩子痛苦又恳求的眼神,我们大哭了起来,请求母亲能让大家一起分享面包屑。在几番犹豫之下,母亲还是同意了。三个小孩子狼吞虎咽地吃完,离开了我们家。但第二天,我们在去另一个农场的路上,发现了这三个小孩的尸体。 憔悴的、面色苍白的年轻人和老人,走向一个又一个农场,只为讨到一口吃的,能够继续活下去。就连牲畜都饿得站不起来,必须靠绳子拉起,挤出的奶也夹杂着血。数以千计的瑞典人接连两年死于饥荒。 农作物歉收在瑞典并不罕见。1695年至1697年发生的一起饥荒,就夺走了当时国内十五分之一的生命,相传还发生过人吃人的情况。没有机器、冷藏、灌溉和化肥这些技术条件,收成就会受到威胁;没有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运输条件,歉收常常会导致饥荒。 获取足够的能量来维持身体和大脑正常运作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但纵观历史,大多数人并没有在这一方面得到满足。饥荒是个普遍现象,在欧洲反复发生,以至于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把饥荒纳入人类的生物机制和日常生活之中。法国,作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全国性的饥荒在11世纪发生26次、12世纪发生2次、14世纪发生4次、15世纪发生7次、16世纪发生13次、17世纪发生11次、18世纪发生16次。除此之外,每个世纪还会发生数百次地区性的饥荒。 在饥荒时期,农民不得不离开村庄,转而奔向城市去乞讨食物。在16世纪的威尼斯和亚眠,其街道和广场上经常能见到饿死的尸体。17世纪冬天的情况则更加糟糕,1694年在诺曼底默朗,由于挨饿,人们在小麦成熟之前就收割,许多人像动物一样靠吃草活着。4他们可能还算幸运的——在1662年的法国中部,发生了吃人肉事件。1695年至1967年,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芬兰人死于饥荒。 布罗代尔指出,亚洲的饥荒情况要比欧洲可怕得多。亚洲人赖以生存的大米,都是从万里之外运输来的,每一个危机都可能是一场灾难。布罗代尔引述了一位目睹过印度1630年至1631年饥荒的荷兰商人的经历: “人们抛弃了城镇和村庄,无助地游荡着。你可以一眼就看出他们的悲惨:两眼深凹,嘴唇惨白,骨瘦如柴,饥肠辘辘……有的人在哭泣和哀号,还有的人躺在地上奄奄一息。惨剧一幕幕上演:妻离子散,父母要么是遗弃小孩,要么是为了自己能够存活下去把小孩卖掉,还有数不清的人选择自杀。活人饥饿的眼睛盯上了同类,当饥饿压倒一切时,他们开始吃死人肉。无数的人被饿死,饿殍遍野,弥漫着恶臭……有的市场还贩卖人肉。” 即使在发达国家发展最迅速的时代,食物也并不总是有营养的,也不能贮存很长时间——通常人们在有需求的时候才会去购买。人类将食物脱水,并用盐腌制,以延长食物的储存时间,但盐并不便宜。几百年前,翁厄曼兰省的普通人家一天会吃四顿饭:早餐是土豆、鲱鱼和面包,午餐是燕麦粥或稀粥,正餐是土豆、鲱鱼和面包,晚餐仍是燕麦粥或稀粥。每天都吃相同的东西,除了星期天——如果有肉的话,人们会喝肉汤搭配大麦。人们用木勺当餐具,吃完饭后把木勺舔干净,然后放回抽屉里。(P3-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