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对话稻盛和夫 5 领导者的资质

对话稻盛和夫 5 领导者的资质

  • 字数: 12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071479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9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面临全新的21世纪,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企业为首的众多集团,甚至全人类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追求,为什么不断需要非常优秀的并且具有出众的领导者资质的人?同时作为领导者,到底要怎么做,才能符合个人的价值追求,并且担负起社会赋予的责任。为更深一步探讨这一问题,本书涵盖了稻盛和夫本人的观点,同时还包括:肯尼迪、界屋太一、大前研一、中曾根康弘等出色领导者的看法。对于领导者的资质的具体内含以及该怎么做,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作者简介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是仅次于日本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优选的利润。这个利润也是当年全世界航空企业中的优选利润。现任京瓷名誉会长、KDDI优选顾问、日航名誉顾问。1983年创办盛和塾,向企业家塾生义务传授经营哲学,现在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过9000人。1984年创立“稻盛财团”,同年设立了一个像诺贝尔奖一样的国际奖项——“京都奖”。
目录
序章 21世纪的领导力
003为什么现在要关注领导力
009现在需要的是变革型领导力
第一章 产生领导者的社会条件
029从法律专家的角度思考日本政治领导力
050知识经济社会的领导者形象
072领导力与民粹主义
098美国和日本:两个经济大国的联合领导力
第二章 理想的政治领导者
119政治指导力
149近代日本的领导力
172攸关大国兴亡的领导力
第三章 理想的领导者
195人格对于领导力的重要作用
205乔治·华盛顿的人格
232帅才的条件
终章 从历史角度思考21世纪的领导者形象
245借鉴历史,思考21世纪应有的领导者形象
258跋
摘要
     从法律专家的角度思考日本政治领导力 中坊公平 以一介市民和一名法律专家的视点 从1957年至今,我一直在大阪从事民间律师工作。其间,既没有参与过任何政治活动,对领导力这门学问也没做过任何专业研究。因此,我只能从一名普通市民和一个法律专家的角度对“日本政治中的领导力”这一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具体而言,日本社会中的统治客体意识(国民认为自己是被统治者的意识。——译者注)对产生领导者的社会条件造成了重大影响,我就从这一点开始我的阐述。此外,我还想要强调的一点是,真正的领导力应具备理念先行型和现场主义的特点。日本的闭塞与混乱 自泡沫经济破灭以来,在长达十多年的岁月里,日本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所有领域都陷入了靠前闭塞和混乱的状态。从而引发了改革的浪潮,并波及了社会的各层面。政治改革、经济改革,还有法律界的司法改革,成了当今日本改革的主题,我本人现在就在担任日本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委员。然而,所有改革都只是“各自为政的改革”。 当前日本社会的危机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当前所有的混乱归根结底在于人的心和意识出现了问题,因此当务之急,我们要重振日本全体国民的活力。 如果想从整体上探寻日本的很好形态的话,那么关键自然就在于政治制度。所谓政治,毋庸置疑就是指在日本国会制定法律的行为。如果以人的身体作比,相当于人的心脏。此外,政治属于接近由人操控的事物,只会依照人的意志运作,不像经济等其他领域还会受到市场等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唯有政治才是纯粹由人掌控的。 也就是说,政治是国民意识的反映,因为政治领袖是由国民选举出来的。世间广泛流传的“政治都是丑恶的”观点折射出国民自身的丑恶。在国民与政治之间还有媒体的存在,而媒体本身也同样存在着问题。而所有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国民意识。 若有人问“什么是国民的丑恶”,我的回答是:“国民的丑恶”在于统治客体意识。日本宪法力推国民主权,将之定义为人类共同的原理,国民主权如同是日本宪法核心中的核心。然而日本国民却怎么都不具备这样一种统治主体意识,无法自我意识到“自己就是主权者,是国家的主体”。 司法界将这种状况描述为“法律没有与社会接近融为一体”。这个问题后面还会提及,日本国民将政治制度,也就是国会制定的法律视作统治阶层的命令,未将其当作自身可以使用的工具。我认为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两折司法”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都把日本的司法称作“两折司法”。也就是说,日本的司法只发挥出20%的机能,与社会的融合度仅仅有20%。那么,日本司法80%的机能未发挥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我认为绝大部分原因是国民的“忍气吞声”意识。“忍气吞声”意识有两种:有意识的“忍气吞声”和无意识的“忍气吞声”。 例如,日本内阁大臣批准的电力、天然气、铁路等公共服务价格过高,当普通国民打算就此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政府调低公共服务价格时,日本优选法院却于昭和五十三年(1978年)做出判决,认为国民是公共服务的使用者,没有资格提起这种诉讼。也就是说,日本优选法院判定使用者无权对公共服务价格提出异议,并以此为由驳回了申诉。现实情况却是,他们甚至连高昂还是便宜都没核查过。表面上“法律是为了维护使用者的利益”,事实却并非如此,结果使得一般老百姓往往就只能无意识地选择“忍气吞声”。 P29-3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