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通关宝典 综合素质 幼儿园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通关宝典 综合素质 幼儿园

  • 字数: 15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04-01
  • 商品条码: 9787565628436
  • 版次: 1
  • 开本: 64开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1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包括教师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教师的基本能力五部分的内容。主要以考点的形式呈现知识的内容,有助于考生记忆。
目录
第一部分教师职业理念
第一章教育观1
1.教育观1
2.素质教育观1
3.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3
4.幼儿教育的特点3
5.幼儿素质教育的内涵4
6.幼儿素质教育的特点4
7.幼儿素质教育的内容4
8.幼儿素质教育实施的基本要求4
9.幼儿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4
10.幼儿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
11.学前教育观的树立5
第二章儿童观6
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6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
3.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涵6
4.育人为本6
5.“育人为本”的儿童观7
6.树立正确的儿童观7
7.“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在保教实践中的应用8
第三章教师观9
1.教师职业的性质9
2.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9
3.教师职业角色10
4.新近提出的教师职业角色11
5.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11
6.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11
7.教师职业的作用11
8.教师职业的价值12
9.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2
10.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2
11.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的专业素养)13
12.终身学习的必要性14
13.终身学习的意识14
14.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15
15.教师终身学习的方法15
16.教师终身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15
第二部分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章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16
1.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联系16
2.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区别16
3.教育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16
4.教育法律关系的分类17
5.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17
6.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18
7.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18
8.行政法律责任19
9.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19
10.教育法律救济的概念及特征20
11.教育法律救济的作用20
12.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20
13.教师申诉制度的概念及特征21
14.教师申诉的范围21
15.教师申诉的程序21
16.受教育者申诉的范围21
17.教育行政复议的范围22
18.教育行政复议的程序23
19.教育行政诉讼的特征23
20.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区别23
21.教育行政诉讼的范围24
22.教育行政诉讼的程序24
第二章我国主要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政策解读24
1.法律地位24
2.立法特点25
3.颁行意义25
4.基本结构25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法律地位25
6.颁行意义26
7.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特征26
8.基本结构27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性质27
10.《教师法》的地位27
11.《教师法》的基本结构2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性质与地位28
13.《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宗旨28
14.《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结构29
1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性质与地位29
16.《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基本结构29
17.学生伤害事故的含义30
18.《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性质与地位30
19.《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颁布的目的和意义30
20.《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适用的几个问题31
21.《儿童权利公约》的宗旨和依据31
22.《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内容31
第三章教师的权利与义务33
1.教师的基本权利33
2.教师的义务34
3.依法执教的基本要求35
4.依法执教的意义35
5.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特征35
6.教师违法(侵权)行为37
7.教师的法律责任37
8.预防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必要措施37
第四章幼儿权利的法律保护38
1.作为公民的幼儿38
2.作为未成年人的幼儿38
3.作为受教育者的幼儿39
4.人身权40
5.财产权40
6.受教育权40
7.幼儿保护的基本原则41
8.幼儿保护的主体及内容42
第三部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43
1.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43
2.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43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43
4.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44
5.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44
6.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44
7.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范畴44
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45
9.《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45
10.《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特点45
1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45
12.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应坚持的原则46
13.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46
14.《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特点46
15.《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意义47
16.《条例》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47
17.贯彻落实《条例》应做好的工作47
18.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47
第二章教师的职业行为48
1.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48
2.教师的思想行为规范49
3.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49
4.教师的人际行为规范50
5.教师的仪表行为规范51
6.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51
7.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在保教活动中的践行要求51
第四部分文化素养
第一章历史文化素养53
1.中国历史的开端53
2.夏商周时期53
3.秦汉时期56
4.魏晋南北朝时期58
5.隋唐五代59
6.宋、辽、西夏、金、元60
7.明清(前期)61
8.鸦片战争62
9.洋务运动63
10.甲午中日战争63
11.《马关条约》64
12.维新运动65
13.《辛丑条约》65
14.辛亥革命66
15.五四运动67
16.南昌起义67
17.遵义会议68
18.瓦窑堡会议68
19.抗日战争69
20.西安事变70
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70
22.四大文明古国71
23.《汉谟拉比法典》71
24.金字塔72
25.地理大发现72
26.文艺复兴73
27.日本明治维新73
28.第一次世界大战74
29.十月革命75
30.第二次世界大战75
31.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76
第二章中国科技发展目前的主要成就77
1.农学77
2.医学78
3.天文学79
4.算学80
5.地理81
6.四大发明82
7.古希腊的科学技术82
8.天文学的发展84
9.物理学的发展85
10.生物学的发展89
11.化学的发展89
12.信息技术的发展91
13.诺贝尔奖93
14.中国五大科学技术奖93
15.七大洲93
16.中国的海域94
第三章文学素养95
1.古今地名95
2.古代方位、地名和现代不同的地方95
3.官职96
4.纪年98
5.祭祀99
6.科举100
7.人名称谓101
8.历史名词102
9.音乐文娱106
10.先秦文学110
11.秦汉文学112
12.魏晋南北朝文学114
13.隋唐五代文学115
14.宋代文学116
15.元明清文学118
16.中国现代文学121
17.中国当代文学126
18.西方文学概况129
19.儿童文学的范围132
20.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132
21.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132
22.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132
23.儿童文学的三大基本母题133
24.中国儿童文学作品赏析133
25.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赏析138
第四章基本艺术素养141
1.艺术鉴赏的概念141
2.艺术鉴赏的功能141
3.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142
4.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142
5.艺术鉴赏的意义142
6.先秦书法艺术143
7.秦汉书法艺术143
8.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144
9.隋唐书法艺术144
10.宋元书法艺术146
11.新石器时代的绘画147
12.秦汉绘画147
13.魏晋南北朝绘画147
14.隋唐绘画148
15.五代两宋绘画149
16.元明清绘画151
17.近现代绘画153
18.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155
19.中国戏曲156
20.民族乐器159
21.西洋乐器160
22.秦汉雕塑艺术161
23.魏晋南北朝雕塑艺术162
24.隋唐五代雕塑艺术162
25.宋元雕塑艺术162
26.明清雕塑艺术163
27.近现代雕塑艺术164
28.史前与古代雕塑艺术164
29.20世纪西方雕塑艺术165
30.先秦建筑艺术166
31.秦汉建筑艺术166
32.魏晋南北朝建筑艺术167
33.隋唐建筑艺术167
34.宋元建筑艺术168
35.明清建筑艺术169
36.近现代建筑艺术169
37.20世纪西方建筑170
第五部分教师的基本能力
第一章阅读理解能力173
1.文中“重要概念”的界定173
2.“重要概念”的理解技巧173
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173
4.文意的把握174
5.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174
6.归纳内容要点应注意的问题174
7.概括中心思想常用的方法175
8.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途径175
9.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常见的切入点175
10.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时应注意的问题175
11.文中常见的信息内容175
12.筛选与整合文中信息的步骤176
13.筛选与整合文中信息应注意的问题176
第二章逻辑思维能力176
1.推理及其结构176
2.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176
3.推理的种类:演绎、归纳和类比177
4.直言判断及其结构与种类177
5.矛盾关系178
6.从属关系(又称差等关系)178
7.反对关系179
8.下反对关系179
9.几种基本的复合判断179
10.负复合判断的等值判断181
11.复合判断推理181
12.同一律181
13.不矛盾律181
14.排中律182
15.三段论及其结构182
16.三段论的规则182
17.相对位置考查184
18.移动、旋转、翻转184
19.数量类考点184
20.结构类考点185
21.叠加类考点185
22.等差数列的基本形式186
23.等差数列变式186
24.等差数列特征归纳186
25.等比数列基本形式186
26.等比数列变式187
27.等比数列特征归纳187
28.和数列及其变式187
29.积数列及其变式188
第三章信息处理能力189
1.Word的启动189
2.Word的退出189
3.Word的工作界面190
4.Word的基本操作190
5.Excel的基础知识196
6.工作簿的基本操作198
7.工作表的操作200
8.单元格的基本操作202
9.数据的类型204
10.数据的编辑205
11.数据填充206
12.公式中常用的运算符207
13.单元格的引用207
14.使用函数的操作步骤207
15.数据排序208
16.数据筛选208
17.分类汇总209
18.图表的建立210
19.图表的编辑210
20.PowerPoint的基础知识212
21.PowerPoint的启动与退出214
22.幻灯片的基本操作215
23.幻灯片内容的格式化216
24.幻灯片版式的更改217
25.动画效果219
26.超链接技术219
27.演示文稿的放映220
第四章写作能力221
1.写作的特征221
2.写作的构成要素221
3.写作的过程223
4.应试命题记叙文的写作注意事项225
5.议论文中记叙的写作要点226
6.议论文开拓思路的方法226
7.构段的技法227
8.选择论据的原则227
9.运用论证方法的技法227
10.说明文写作指导228
11.材料作文的写作技巧22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