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融古汇今

融古汇今

  • 字数: 54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5-01
  • 商品条码: 97875608922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1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辑录了第三届中国建筑口述史研讨会的主要论文,建筑口述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近期新的建筑口述史成果与经验,共同推动中国建筑口述史的发展。其中包括建筑考古口述史、建筑遗产保护口述史、现代建筑与地方城市建设口述史、传统匠作记述与研究、建筑口述史的理论与方法探讨等。
目录
院士题词03
感想与寄语04
近现代建筑教育11
筑基海右——伍子昂先生的建筑人生(于涓、慕启鹏)12
高亦兰教授谈清华大学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时期的教学情况(钱锋)34
黄承元教授谈20世纪50年代留学苏联的经历(钱锋)45
来增祥先生谈留学苏联(李萌)56
董黎教授谈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与建筑学专业的地方建设(魏筱丽)73
当代建筑设计实践81
王福义先生谈工业建筑设计(戴路、白帝)82
奚树祥先生琐忆(李鸽)87
费麟先生谈改革开放后对外交流经历(戴路、康永基、李怡)92
马国馨院士谈建筑创作与后现代主义建筑(卢永毅、王伟鹏)101
三线建设中的建筑设计和建筑师——以"2348"工程为例(刘晖)117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的校园规划及湿地环境建设——刘埭老师访谈录(黄锦茹)133
遗产保护与传统匠作141
赵立瀛先生访谈(林源、岳岩敏)142
……
摘要
     伍介夫:他觉得能为国家做事情,这是优选的荣耀 于 伍先生,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访谈,让我们有机会了解伍子昂老先生的一生。在您的眼中,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伍 我对父亲总体评价,他是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 于 从伍先生的个人档案资料获知,他是1933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成归来,在20世纪30年代,出国留学尚属少数。伍先生出生、成长在一个怎样的家庭环境中?他是在香港完成的中小学教育吗? 伍 他出生在广东台山冲蒌镇。我2013年带着孩子回去探亲,寻访老屋。台山现在是一个人口负增长的城市,80%的人都在海外,大多是华侨世家。我爷爷是个商人,当时经营米行,卖粮食,后来改行做建筑公司。我父亲兄弟姐妹9人,其中8人在海外读书,接受西方高等教育,现在活着的就剩一个叔叔了,他退休之前是杜威公司的研究员。父亲在老家读了两年小学,后在香港完成的中小学学业。 于 伍先生出生在华侨世家,档案显示,1925年他在(广州)岭南大学读了两年预科后,192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土木工程系。这个专业选择是不是跟他父亲当时开办建筑公司有关系呢? 伍 应该有一点影响,但关系不大(笑),后面我再讲。他开始是在岭南大学就读,读了两年,正赶上省港大罢工,学习环境不好,他觉得没法学习,自己跑到美国去了。读了一年的土木工程专业,因为数学和美术绘画成绩优异,在校长推荐下转到建筑学专业,学制是6年。于学费是家里资助,还是半工半读呢? 伍 这部分我父亲谈的不多。他说他在美国条件比较艰苦,是穷学生一个。但我猜测我爷爷还是提供了部分资助。 于 从照片上看,30年代哥伦比亚时期的伍子昂先生是位风度翩翩、很洋派的年轻人。 伍 我父亲1933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当时他是这一届学生中专享一名金钥匙奖获得者,(哥大)发给他一把金钥匙,全届学生就这么一个。只可惜, “”时被抄走了。“”以后,组织上让他提一些补偿要求,他就想要回这把金钥匙,别的什么要求都没有。但是无从找寻,遗失了。这是件很遗憾的事情。当时他非常自豪的,因为这是华人、同时也是整届毕业生里专享获此奖项的人。他们那辈人在国外受到歧视,所以他经常讲要科学救国,满腔热情。 于 是不是这股科学救国的热情,促使他在1933年哥大毕业后作出回国的决定呢? 伍 我爷爷有9个子女,当时8个都在国外。父亲毕业的时候,爷爷给了他三个选择,一是留在美国,他那时候在美国不愁找工作,因为他是优秀毕业生;二是回香港,因为爷爷在香港,可以提供给他许多条件;三是如果实在不想回香港,爷爷在广州给他找了个工程活儿。这个建筑现在还在广州,就是爱群大厦,当时是爷爷承包下来的,他想让父亲去帮忙。但这三个选项,父亲都不予考虑,他当时年轻,满腔热情想着科学救国,就想回来踏踏实实做一点建筑师的工作。所以,毕业以后,他虽在美国拿到了公司的聘书,但还是执意回国,只身一人到了上海。 于 25岁的伍子昂放弃了父亲给定的三条道路,来到上海的范文照建筑师事务所,可以看出,他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的。 伍 他回到上海后,在当时非常有名的范文照建筑师事务所工作。没几年就崭露头角,毕竟他是从名牌大学出来的洋派建筑师。当然,这都是我听说的,没有亲身经历。那时候,还没有我呢(笑)。关于父亲的学者身份和工程师身份,我可能提供不了太多的信息,因为他在家里从来不谈工作。我只能谈一些生活琐事。 于 好的。回国一年后,经范文照、李扬安介绍,伍先生加入了中国建筑师学会。也是这一年,您父亲与您母亲结婚。我推测,这个时期应该是年轻的伍子昂先生的黄金时代。 伍 是的,应该是非常幸福的。父亲和母亲是自由恋爱,母亲叫欧阳爱容,也是来自一个大家族,兄弟姐妹18个,她也是广东人,上海广东人。所以他们有很多共同点。我姥爷欧阳星南是广东商会上海分会会长,去世较早,他和孙中山去世的时间相同,都是1925年3月12日,办丧事的仪式有冲突,后来家族还和政府协商这事怎么办。可见,我姥爷在当时社会地位也是很高的。父亲当时还是一个穷海归。听母亲说,当年他们恋爱的时候,父亲的家族曾坚决反对。我爷爷虽然是个商人,但是个小商人,觉得门不当户不对。母亲毕业于贵族教会学校,就是专门培养上流社会淑女的学校,她从小弹钢琴,弹得很好,外语也说得好,大学有三个毕业证书,钢琴、英语和家政,是个才女。后来,他们克服了很多困难走到一起。我们当时住在巴黎公寓45号,父亲和翻译家傅雷是邻居,也是朋友。母亲是(傅雷之子)傅聪的钢琴启蒙老师。 P14-1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