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青年时代的圣杯
这是一个周二的晚上,正是期中的那几周,此刻的学生活动中心人潮涌动。究竟发生了什么?难道有免费的小狗可以领养吗?还是有政治集会正在此举办?答案揭晓:都不是,有人正在这里进行“如何幸福地度过一生”的演讲。这场演讲由大三的学生组织,是一项为期一周的系列活动中的一部分,目的是缓解同学们在期中时的紧张情绪,帮助大家更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活动现场并没提供免费食物,但依然吸引了为数众多的人前来参与。
受活动组织者之邀,我在这次演讲开始前致辞,分享自己在幸福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在这之后,我坐到前排,十分期待接下来主讲嘉宾的分享。然而仅仅几分钟之后,我便坐立不安了:她所讲的内容令人大跌眼镜。并不是因为这位演讲者的分享初衷有何问题,而是她一上台就信誓旦旦地做出了诸多承诺:创造个人幸福的力量就藏在我们的身体里;无尽的喜悦正环绕在你身边;每一天都快快乐乐、接近没有烦恼是真实存在的;你接近可以做到——在你余生的每一天。我越听越觉得不可思议。此刻这位台上的演讲者就像手里握着一根神奇的魔法棒,她告诉你,只要她轻轻一挥,你便可从此一直快乐,远离忧愁。
这就是这场演讲能吸引众多人聚集于此的原因。大学生渴望快乐。幸福感,就如同圣杯一般,已成为当代青年的优选追求。现代人对幸福的执念,就像中世纪的人对于财富和永生的追求一般。现如今,20来岁的年轻人只希望自己能活得更快乐些。所以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会愿意追随这样的演讲者,她向你承诺:自己拥有让人永葆幸福的秘诀。然而事实上,即使是最厉害的魔法师,也不可能有施展这项魔法的能力。最逍遥的4年?
在21世纪的头10年,美国大学的新生入学人数从2002年的1660万,增加到2012年的2060万,增长率高达24%。为何现在的年轻人会涌向大学?毫无疑问,和其他的选择相比,接受大学教育能给人带来诸多益处:人们在这里可以听到那些让人备受启发的课程,培养强烈的职业道德,这为一个人之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这并不是年轻人追求的全部。实际上,年轻人希望在他们的这段成长关键期里拥有更多——这里的“更多”指的就是幸福感。几年前,一组科学家曾面向全世界47个国家的近万名学生进行调查,询问他们在生活中最看重的是什么。这项研究结果显示,幸福感位于所有选项之首,击败了爱、金钱、健康和进入天堂等其他选项。
而这些青年人又被告知,大学正是可以使他们找到幸福的地方。快乐生活的秘密就藏在象牙塔里。就如喜剧演员大卫·伍德所说:“大学的4年将是你人生中最逍遥的时光。想想看,还有什么时候能像上大学时一样,你的父母要每年花上几千美元送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而你可以在这里夜夜笙歌?”
“大学是人一生中最逍遥的时光”这种观念已深深烙在美国文化之中。无论是电视节目或介绍大学生活的书籍,还是好莱坞的电影,都体现了这种文化。根据估算,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已经有近700部专业制作的电影,其内容为描绘大学生活的某些方面。但你需要知道,这些电影并没有责任告诉你有关大学的全部真相。正如美国塔夫茨大学教授、社会学家约翰·康克林在他的作品《电影里的大学生活:一项从无声电影到当代电影的严肃研究》(Campus Life inthe Movies: A Critical Survey from the Silent Era to the Present)中所说:“好莱坞梦工厂的存在是为了赚钱。利润的产生依赖于娱乐大众。所以,在电影中将大学生活描述成尽情玩乐而非温习功课就不足为奇了……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