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历史概论
字数: 22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作者: (突尼斯)伊本·赫勒敦
出版日期: 2017-07-01
商品条码: 9787507547238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411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为历史哲学名著。约成书于1378年。全书大部分篇幅阐述文明在宗教、社会、经济、艺术、科学等方面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作用和影响。其中既含有历史理论,又有哲学问题。全书包括《绪论》和正文6篇。《绪论》为史学概论,主要讲历史不仅是政治变迁的总汇和朝代记录,而且也是民族道德和文化发展的写真。正文涵盖了人类文明、原始社会、国家政治、都市社会、生活方式、学术文教等方面。文中还提出了一条历史发展的新理论,即肯定了气候、地理等物质条件对道德等精神力量的作用。该著问世后,即引起世界史学界高度重视,著者从此声望大振。
目录
绪论/001
第一章史学综论/003
第二章史家评判/005
第三章治史方法/013
第四章新学初探/016
第一篇人类社会概述/019
第一章人类社会之需要/021
第二章文明之地理基础/023
第三章北半球之进步及其原因/027
第四章开化区之划分/030
第五章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肤色、生活之影响/045
第六章气候对民族性之作用/048
第七章人类体质及文化之物质因素/050
第八章先知之特征及启示之真谛/053
第九章天赋本能与智力锻炼/056
第十章预言及玄理/062
第二篇论牧民、蛮族、部落及乡村社会状况/067
第一章乡村与城市之形成/069
第二章游牧人之习惯与阿拉伯人之天性/070
第三章乡野为文明之基源/071
第四章乡民比市民善良/072
第五章乡民比市民勇敢/074
第六章法制礼教对人性之毒害/075
第七章部落靠团结精神生存/077
第八章血缘关系为团结精神之本/079
第九章血缘关系唯在游牧之阿拉伯人中较为突出/080
第十章血统混乱之原因/082
第十一章霸权归强者所有/083
第十二章不能借他人血统取得领导权/084
第十三章有族党始有宗法门阀/086
第十四章臣仆借职务而成世家/088
第十五章兴亡不定及四代业败说/090
第十六章蛮族能够制胜/092
第十七章政权为党团之目的/093
第十八章奢华享乐为亡国之症结/095
第十九章自卑与屈服乃灭种之主因/096
第二十章竞善比美乃强国之标志/098
第二十一章蛮族版图无限广/100
第二十二章国家命运决定于政党/101
第二十三章败者同化于胜者/103
第二十四章治于人者必亡/104
第二十五章阿拉伯游牧人善袭平原/106
第二十六章阿拉伯游牧人破坏性强/107
第二十七章阿拉伯游牧人唯借宗教建国/109
第二十八章阿拉伯游牧人不善于政治/110
第二十九章乡村争不过城市/111
第三篇论国家、政权、哈里发、
素丹、官职及行政制度/113
第一章政权、国家借民族及党团而立/115
第二章政权巩固后团结精神即失/116
第三章国家之正统观念/118
第四章国家之宗教因素/119
第五章教化增加活力/120
第六章教义无党团不兴/121
第七章国家必有相应之领土/123
第八章居民决定国土及国龄/125
第九章多民族多党羽之国家不易治理/127
第十章君主之独霸功劳性/129
第十一章人民之享受性/130
第十二章国家之安定性/131
第十三章国家衰亡之征兆/132
第十四章国家之自然寿命/134
第十五章国家由游牧过渡到文明/136
第十六章建国之初富裕能增强国力/138
第十七章国家之发展阶段及其特征/139
第十八章国家建设以其力量为准/140
第十九章元首借幕僚压制党民/145
第二十章臣仆官僚之处境/146
第二十一章世袭专制之为害/148
第二十二章窃权不能篡位/149
第二十三章王之真义及种类/150
第二十四章君赖民存/151
第二十五章哈里发之意义/153
第二十六章哈里发之产生及其资格/155
第二十七章什叶派之伊玛目观/159
第二十八章从哈里发到王朝/163
第二十九章矢忠之盟/169
第三十章传国与袭位/170
第三十一章哈里发之宗教职权/175
第三十二章元首之称号/179
第三十三章犹太教与基督教之教职称谓/181
第三十四章素丹之职官制/184
第三十五章文武官吏之时运/192
第三十六章帝王之表记/193
第三十七章战争与兵法/199
第三十八章税赋及其多寡之原因/202
第三十九国末税必多/203
第四十章官商伤民败国/204
第四十一章君臣之富唯在国中/205
第四十二章俸禄低税收亦低/207
第四十三章暴虐为败坏社会之贼/208
第四十四章侍卫之产生过程/211
第四十五章国家之分裂/212
第四十六章国家衰老不可救治/214
第四十七章兵财为国家之命脉/215
第四十八章新国之诞生/216
第四十九章侯国推翻王国之要道/217
第五十章盛极必衰/219
第五十一章社会赖政治而制度化/220
第五十二章世界末日与救世者/223
第五十三章人类初始及世界大限/226
第四篇论都市及其建设/229
第一章国家先于都市/231
第二章政权需要城市/233
第三章大城、高宫非一代能建成/234
第四章大工程必须长时间/235
第五章建城应注意之事项/236
第六章世界大寺及圣地/238
第七章北非城市少/242
第八章伊斯兰国家建筑不多/243
第九章阿拉伯人之建筑易于败坏/244
第十章城市破坏之原理/245
第十一章城市之优越在于富裕和文明/246
第十二章论城市物价/248
第十三章乡民不适于住都市/250
第十四章各国贫富相差之原因/251
第十五章城市产业之形成及用途/253
第十六章财主必求爵位以保其资产/254
第十七章文明与政治共兴亡/255
第十八章文明为进化之极限/258
第十九章京都随国家而衰败/260
第二十章城市之特有行业/262
第二十一章城邦之党争/263
第二十二章城市语言/265
第五篇论生活方式、谋生之道及行业种类/267
第一章财富之真义及营谋之价值/269
第二章生计与职业/271
第三章服役非正常之生活门路/273
第四章挖掘宝藏不为正业/274
第五章财随势来/276
第六章媚者多福/277
第七章宗教界多清苦/279
第八章乡民以农为本/280
第九章商业之概念及目的/281
第十章商贾之伎俩/282
第十一章商人之习性/283
第十二章运销与谋利/284
第十三章囤积与垄断/285
第十四章货贱伤工/286
第十五章业精在于勤学/287
第十六章工艺随进化而完美/288
第十七章工艺因文明而巩固/289
第十八章实业因需要而发达/290
第十九章城市败工艺必败/291
第二十章阿拉伯人短于工艺/292
第二十一章专精者不能兼通/293
第二十二章重要之职业/294
第二十三章农业/295
第二十四章建筑业/296
第二十五章木工业/298
第二十六章纺织业与缝纫业/300
第二十七章助产业/301
第二十八章城市必求医术/303
第二十九章文字为百业之工具/305
第三十章造纸业与编修业/307
第三十一章歌唱业/308
第三十二章实业能长才智/310
第六篇论学术、文教及著述/311
第一章求学为人生之急务/313
第二章教学为高尚之职业/314
第三章学术与社会之关系/316
第四章现代学科之分类/317
第五章《古兰经》学/319
第六章圣训学/321
第七章教律学/324
第八章继承学/327
第九章法理学与比较法学/329
第十章信仰学/332
第十一章性理学/337
第十二章圆梦学/341
第十三章理科之分类/344
第十四章数学/346
第十五章几何学/348
第十六章天文学/350
第十七章论理学/352
第十八章物理学/354
第十九章医学/355
第二十章农学/357
第二十一章玄学/358
第二十二章巫术学与星占学/359
第二十三章炼金术与化学/362
第二十四章哲学批判/365
第二十五章驳斥星占术/368
第二十六章方术之妄谬/370
第二十七章著作繁杂有碍于学习/372
第二十八章著作简略不便教授/374
第二十九章正确的讲学方法/375
第三十章次要学科不宜深究/377
第三十一章启蒙教育问题/378
第三十二章暴戾苛斥对学生之摧残/380
第三十三章游学寻师有助学业之完成/381
第三十四章学者多不明政治/382
第三十五章伊斯兰文人多为异族/383
第三十六章阿拉伯语言学/384
第三十七章语言由操练而得/388
第三十八章现代阿语为独立语/389
第三十九章都市语之形成/391
第四十章穆达尔语教习之途径/392
第四十一章语文才能不在于文法成规/393
第四十二章鉴赏力之培养/394
第四十三章市民不宜学习外语/396
第四十四章诗与散文/398
第四十五章诗文兼优者少/400
第四十六章诗艺及习诗之道/401
第四十七章习作在文不在义/404
第四十八章强记必能文/405
第四十九章诗之沿革/407
第五十章现代诗之流派/409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