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我的心里住着一个世界
字数: 215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作者: 吕瑜洁
出版日期: 2020-06-01
商品条码: 9787521209648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90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3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作者写给两个女儿的50封信。作者将自己30多年的人生经验,化为一个个情真意切的小故事,向女儿们娓娓道来。主要分为学习、亲子关系、理想情怀、情商性格等四大板块,此外还加入“年糕妈妈”专栏文章。作为妈妈,以朋友的身份和两个女儿探讨学习方法,探讨做人的本分,探讨阅读,探讨时间的管理……希望在孩子性格的养成、习惯的培养、品德及情商的发展等方面有所帮助,也希望借此帮助到更多的孩子和妈妈。
作者简介
吕瑜洁,生于1980年8月,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人,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 一直相信,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给孩子优选的礼物,不是财富的传递,而是家风的塑造。让“家”成为孩子梦想启航的地方,让孩子在“家”里学会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系好人生第一根鞋带,迈好人生第一个脚步。 一直欣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直坚持为孩子们写信。那些曾经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和经历过的故事,化为50封情真意切的家书,陪伴孩子慢慢长大。 “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唯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和孩子一起,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遇见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
目录
当你“有事做”时,你只想过一种简单的生活(代序)
一学习篇
孩子,比成绩更重要的,是你一直以来的状态
生活如此美好,不要被学习耽误了
认真,其实是只求“心安”
你有多负责,才有多自由
当你自律了,你才成长了
当你有才了,你就有趣了
找到知识的正确打开方式
你的书,越读越薄了吗?
无用,乃大用
比赛的优选好处,是get技能
防止上瘾的优选办法,是不碰
十七个孩子给我的三点感受
孩子的成绩单,是用来晒的吗
得语文者得天下
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
未来,找优秀人才不用花钱了
二亲子关系篇
这世上,没人有义务帮你,包括父母
当你将“自家孩子”当作“别人家孩子”……
真正的成长,在父母看不见的地方
最深的思念,一定是在心里
优选的成长,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上一次和孩子聊得很嗨,是何时
我们和慈善的距离,其实只有一个手指
在一起,就是陪伴吗
亲爱的,人来人往,勿失勿忘
慢下来的时光
充满爱的庄严感
三理想情怀篇
找到让你“定锚”的价值
因为相信,所以相信
英雄也要知道“出处”
有一种信仰,叫“中国诗词”
学考古的人,也可以很潇洒
爱上一件事后,你会成为“傻”姑娘
我能说,正月初一,我还是想读书吗
用什么抵抗岁月流逝
有一种人生,叫作“有底气”
这世上,没有比书更便宜的东西了
读书,其实就像追星
真正的自信,来自历史,来自文化
是什么成全了武大的樱花
1997-2017:阅读改变了我
读不读书,一个眼神就知道了
四情商性格篇
这样的输赢,何必介怀
你拿什么应对这个变平变碎的世界
从“富人慈善”到“人人慈善”
不好好说话,可能真的会“死”
一切善意,既是利他,更是利己
运动时的你,自带光芒
“见世面”,不是“想不想”的问题
所谓“成长”,就是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五番外:“年糕妈妈”专栏文章
当个好妈妈其实很简单,忙点就好了
孩子比老公重要?凭什么
孩子想住别墅,你只会说“没钱”就真的输了
不是金钱、不是房子、不是珠宝,李嘉诚给孩子最珍贵的东西,是这个!
郭晶晶穿五十五块钱的T恤、戴五毛钱的发圈,嫁入豪门为了啥
你管得越多,孩子毁得越快
后记1:“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or“孩子,你慢慢来”
后记2:先生和小情人二三事
摘要
孩子,比成绩更重要的,是你一直以来的状态 1 亲爱的欢、乐: 讲真,如果不是因为朋友圈里铺天盖地的关于“期末考”的段子和图片,我几乎已经忘了你们快要“期末考”了。 你们的期末考,在我看来,就像我们成年人在年底时写的那份工作总结,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并对未来一年工作做一些计划,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那么,有关“期末考”的段子和图片,为何会在朋友圈泛滥呢?我认真看了这些段子,倒是读出了当下大多数家长对“期末考”的微妙心态。 2 客观地讲,这二十多年来,父母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已经进步了不少。二十多年前,大多数父母是比较“简单粗暴”的。 看到自己孩子考差了,就一顿“棍棒伺候”或一阵暴风雨般的批评指责。从“隔壁家的小明”对比到自家的“熊孩子”,越骂越起劲,越打越心狠。 如今的父母,多多少少转变了一些观念,觉得不能再这样一味地“简单粗暴”下去了,总要讲究些方式方法。比如,赏识孩子,鼓励孩子,包容孩子,为孩子加油鼓劲…… 以下四个段子,挺能说明家长的这种心情。 第一个段子是“本周最重要的三件事”。一是陪娃复习要沉得住气,切记娃是亲生的,他一切是遗传你的!二是考完试别问考得好不好,先给娃一个大拥抱,再请娃好好吃一顿,毕竟他(她)也辛苦一学期了!三是出成绩切记要淡定,控制好体内的洪荒之力!这个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考试范围,比考试范围更宽广的是看到娃成绩时家长的胸怀。共勉! 第二个段子是一篇题为《宽容》的年度很好微小说。娃儿拿回成绩单。老爸一看,数学0分,语文1分!娃儿点点头,颤抖中……空气凝结,气氛无比恐怖,感觉不太妙……老爸深吸一口气,说道:“崽儿,你有点偏文科哟!”——希望爸爸妈妈们都要有这样的心态。 第三个段子是一句口号——没有“烤柿”,就没有伤害!既然“烤”了,就加点油“烤”吧!配图很有意思,在一堆熊熊燃烧的柴火上,架着几个柿子,果然是“烤柿”! 第四个段子是一张电影海报。片名是《期末考》,类型是悬疑、惊悚、武打,导演是教育局,编剧是任课老师,领衔主演是学霸们,武术指导是亲爹亲娘。2017年1月14日起,全绍兴公映。 3 看完了这四个段子,或许大家都会开怀大笑。然而,笑过之后,是不是有那么一点心酸,那么一点沉重?会不会觉得孩子不容易,父母也不容易? 为啥“不容易”?你看,明明心里非常在意孩子的考试成绩,但在孩子面前,还要拼命沉住气,显得自己很宽容、很理解,这多“不容易”啊! 十年前,我还在绍兴日报社工作时,曾写过一篇题为《不再关注,或许才是优选的关注》的记者手记。 那时,身为采访报道教育新闻的记者,我三天两头跑绍兴各地的教育局和中小学校。特别是一到中、高考时节,我俨然成了一个编外“教育工作者”,每天泡在学校采访各类教育新闻,忙得不亦乐乎。 报社同事们和我开玩笑说:“中、高考对考生来说是种煎熬,但对你来说真心是件好事。你看,有关中考、高考的稿子,特别容易被编辑采纳,几乎可以天天见报,而且不受字数,写多少发多少,简直成了赚稿费的利器啦!” 报纸为何乐此不疲、不厌其烦地发教育新闻?因为读者喜欢看。读者为何喜欢看?因为大部分读者都家有孩子、家有考生。 但是,我连续四年采访教育新闻后,忽然开始反思:这种全社会高度关注考试特别是中、高考的现象,难道是正常的吗?这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难道是有利的吗?我越来越觉得,其中是否有那么一点“不正常”“不对劲”? 4 于是,2007年高考前夕,我在采访教育新闻之余,写了题为《不再关注,或许才是优选的关注》的记者手记。 我记得,文章是这样开头的:每年采访中、高考时,我总能感受到中、高考带给这座城市的“灼热”感。全社会都在热切地关注考生,为考生提供各类绿色通道,似乎一切都可以让位于“考试”这件事。我不禁想弱弱地问一句:“这样的‘灼热’,这样的关注,是孩子们想要的吗?” 我还记得,文章是这样结尾的:中、高考怎样才能从“神坛”回归正常?这其中,牵涉全社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以及整个教育领域的改革。这样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定非一朝一夕之功。身为记者的我,热切期盼着,将来有一天,我不再需要关注中、高考新闻,或许,这才是对考生优选的关注! 如今,十年过去了,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教育改革,依然在路上。不得不承认,前方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呢,也已离开报社很多年,虽然不再采访教育新闻,但依然关注着教育话题。随着你们的成长,我似乎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如何看待考试,如何看待成绩。 我喜欢对你们说两句话。第一句话是:考试就是作业。把每一次考试都当成一个作业,轻松对待;把每一个作业都当成一次考试,认真对待,就可以了。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