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十三行 第2部 博弈(全2册)

十三行 第2部 博弈(全2册)

  • 字数: 4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 作者: 阿菩
  • 出版日期: 2020-04-01
  • 商品条码: 97875360913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3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真实十三行历史为基底,讲述纨绔子弟吴承鉴在睿智师爷周贻瑾的帮助下,带领吴家问鼎十三行,成为大清首富的故事。“饿龙出穴、群兽分食之局”后,十三行各家势力重组,总商位置悬而未决,引发了新一轮的竞争。吴承鉴凭借对局势的敏锐判断及过硬的交涉手段,使吴家跻身于十三行“新上四家”。这时,蛰伏多年的潘家当家潘有节强势介入总商竞选,吴承鉴棋逢对手,一场鹰斗龙争随之展开。而在十三行摊派中与吴家对立的蔡家及叶家为亡羊补牢,各式招数齐出,由此牵扯出了一段乌龙姻缘。就在吴承鉴忙于应付十三行各家之时,东印度公司的代表却提出了一个令人为之愤怒的合作提案。吴承鉴严词拒绝,却也将自己及吴家再次陷入危险中……
作者简介
阿菩,原名林俊敏,当代知名网络作家。 中国作协成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作协副主席、理事会理事,广东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 暨南大学文化史籍研究所史学硕士,暨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博士,史学师从汤开建教授,文学师从蒋述卓教授。 主要作品《山海经密码》、《十三行》(网络原名《大清首富》)、《边戎》、《山海屠》、《陆海巨宦》、《桃花源传奇》、《唐骑》、《山海经·候人兮猗》等。
目录
第一章来自大英帝国的意志
第二章睚眦必报
第三章叶家的危机
第四章庶女的反抗
第五章夜香仔
第六章清算盘点
第七章位势的上升
第八章家风门风
第九章酬功宴
第十章金钗传承
第十一章新四大花魁
第十二章三娘的选择
第十三章相见非时
第十四章光儿回家
第十五章父女姐弟
第十六章蔡家分裂
第十七章暗线
第十八章协议婚姻
第十九章红颜知己
第二十章惊闻内禅
第二十一章再拒
第二十二章投靠
第二十三章好久不见
第二十四章不是纳妾是娶妻
第二十五章议亲
第二十六章昊官要娶我?
第二十七章吴老病夫欺人太甚
第二十八章开战否
第二十九章妯娌之势
第三十章你也不为光儿想想吗?
第三十一章资源再配置
第三十二章日天居会议
第三十三章潘有节请客
第三十四章且让启官坐两年
第三十五章义庄
第三十六章和好
第三十七章再开保商会议
第三十八章第三任总商
第三十九章红货
第四十章不是偶遇
第四十一章软禁
第四十二章义仆渡江
第四十三章米尔顿来访
第四十四章鸦片
第四十五章闯园
第四十六章换女出嫁
第四十七章绝望
第四十八章死胁
第四十九章佳人嘉客
第五十章再换新娘
第五十一章真的都成了嫁妆了
第五十二章洞房
第五十三章初婚
第五十四章婚后日常
第五十五章番夷炮轰事件
第五十六章过年
第五十七章初二回门
第五十八章三礼
第五十九章筹款造船
第六十章护身符变索命咒
第六十一章有喜了
第六十二章报喜
第六十三章茶叶被扣
第六十四章刘三爷失踪
第六十五章封仓
……
摘要
     尊敬的度路利将军阁下: 感谢您遥远的问候,我们在遥远的东方的一切都很好。 在过去这一年,我们东印度公司与清帝国的生意远超过去的年岁,一年之中的交易额达到以前不敢想象的地步。这样的成绩,是以前所不能达到的,将会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更多的丝绸、瓷器以及茶叶。只是非常可惜,我们所期待改变的贸易逆差至今未能改变,哪怕是我们已经通过部分大清官员,输入了相当数量的鸦片,也依然未能改变这一现状。 在与大清商人的交易之中,我们主要通过清政府所批准的十三家——哦,不对,现在只剩下九家了,但广州人仍然习惯于称之为“十三行”——商行进行。这九家商行大部分位于广州湾的白鹅潭附近,这里是我们停泊的港口,我们居住的地方也在此处。 不得不抱怨一声,我们在广州湾这里居住的地方受到了十分严厉的,至今为止我们甚至不被允许进入城市,只能在郊区靠海的地方进行贸易活动,我们甚至不被批准学习中国话。曾经有一个中国人由于教外国人中国话,而被清朝皇帝处以死刑。这种不利的处境,实在希望有一天大英帝国能够将之改变。 上述所说的那九家商行是经过乾隆皇帝的特批,才被准予和我们东印度公司进行交易的。乾隆皇帝至少在表面上似乎并不在意与我们交易所得的白银,只是以一种施舍的态度出具对这九家交易的准许。 乾隆皇帝的这种态度是由于大清的物产极盛而产生的。中国人日常所需已经由中国自己生产所供足,甚至还有结余。我们东印度公司所提供的白银也只是充填一部分本就充盈的国库,对乾隆皇帝而言这点钱几乎是不值一提的。 中国所占地区广大,各种产品丰富得让人眼花缭乱。我们英国人所喜爱的瓷器与丝绸,多数是江南地区盛产的,江浙地区与景德镇市在这方面久有盛名,至于茶叶,则福建、安徽两省出产得比较多。 写到这里,米尔顿停住,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是精明而严肃的吴承钧,另外一个是永远笑嘻嘻的吴承鉴。 这兄弟两人真的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吴承钧的严肃不苟很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这是米尔顿这几年愿意与之加深合作关系,甚至预付大笔茶款的重要原因;而吴承鉴是一个给人带来快乐的人,几年前第一次见面,他和吴承鉴就成了朋友。这个年轻人喜欢玩乐,也在这个遥远的东方之国给他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乐子,然而做生意伙伴嘛……他原本是没想过的。 米尔顿收住思绪,将信件写了下去: ……至于我们居住的广州湾地区,在中国原本并不以商业而闻名。相反,这个区域发展出来的桑基鱼塘,得到了中国其他地区的关注。由于可以大量地生产蚕丝和出产鱼获,商业和生意只能算是这个地区的一个添头、一个特色——中国的很多官僚都认为只是这样而已。 距离广州湾很近有两个现在还相对荒芜的地方,一个名叫香港,另一个名叫澳门。澳门已经被葡萄牙人所占据并开了埠;而香港现在还是人很少,但是和广州湾来往还算比较便利,如果可以发展起来的话,应该会大大增加我们东印度公司的收入。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像葡萄牙人取得澳门一样,取得这个岛港的统治权。 长期来讲,香港肯定比澳门更加适合作为我们在远东贸易的中转港,因为这里面积更大,而且拥有一个十分优质的深水港——当然,由于人口稀少,我们必须花很大的资金投入和很多年才能完成基础建设工作。如果香港不能取得的话,那么取代葡萄牙成为澳门的统治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他们统治的方式还是基于十分落后的制度,所有决策都来源于京城的乾隆皇帝和他身边的侍从。 我听远在北京的传教士朋友说,乾隆皇帝是一位十分独断专行的统治者,对在北京的朋友多有,连书信沟通也必须经过特别部门的审批。但是我们这里距离北京十分遥远,根据我的估计,如果从伦敦出发走同样的距离,大概可以穿过法国和地中海,直接到达非洲的另一岸。 因此,广州湾的监管相对较为宽松。中国人有一句谚语“山高皇帝远”,十分适合用来形容这一种状况。也正因为这种距离,导致政治上的领导变得松懈,不注重商业发展的清政府才能允许广州湾发展商业。在广州湾,商人的地位比其他行业的人要相对高一些,钱财在广州湾,在很多领域都可以起到畅通无阻的作用。 清政府最近为广州湾派来了一位管理的大臣,名叫朱硅。听北京的朋友说,朱硅和现在乾隆皇帝最为宠信的大臣和坤并不和睦,这两位大臣是十分激烈的竞争关系。 和坤是乾隆皇帝最为相信的大臣,已经在首相的位置上盘踞多年。虽然和坤的名声不好,但是乾隆皇帝还是坚信自己的判断。乾隆皇帝对自己的统治能力十分自信,认为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伟大的君主。他两年前为自己取了一个外号,叫“十全老人”,意思是人间十种优选贵的品格他都拥有,用以宣传他的功绩,与此同时对和坤的信任也接近没有衰减。 朱硅虽然也是乾隆皇帝相信和任用的大臣,但是和乾隆皇帝的亲近程度并没有和坤高,因此朱硅只能来到广州湾这种偏远的地区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