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娱乐生活 身心的游弋
字数: 177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优选
出版日期: 2020-05-01
商品条码: 9787312043734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39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4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娱乐生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起源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形成了自发性、群众性、多样性和文化性等特点,成为各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展示各历史时期社会精神面貌的重要窗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创造美好生活的民族。书写中华古老的娱乐生活史,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从乐舞杂戏、技艺竞技、博弈游戏、适情雅趣、民俗游艺五个层面对中国传统民众娱乐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描绘,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雅俗共赏,展现了个人与群体喜怒哀乐的宣泄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富有时代意义,能够给人以文化熏陶和生活启迪。
作者简介
王优选,安徽灵璧人,历史学硕士,现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讲师。平日授课之余,以扒梳古籍、穷究历史为乐,偏好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保障史等领域,曾参撰《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中国社会生活史》等多部学术著作。
目录
总序
一乐舞杂戏
歌舞:载歌载舞悦耳目
戏剧:唱念做打总关情
杂技:丸剑跳掷霜雪浮
魔术:亦真亦幻显神奇
二技艺竞技
蹴鞠:画球轻蹴壶中地
击鞠:跃骑马上竞风流
捶丸:一棒横击落青毡
相扑:裸袒相搏勇者胜
扛鼎:力拔山兮气盖世
射箭:翻身向天仰射云
三博弈游戏
六博:成枭而牟呼五白
双陆:彩骰清响押盘飞
樗蒲:能销永日是樗蒲
围棋:忘忧清乐在枰棋
象棋:车马纵横杀气浮
四适情雅趣
投壶:箭倚腰身约画图
弹棋:背局临虚斗著危
牌戏:无声落叶萧萧下
猜射:分曹射覆蜡灯红
酒令:觥筹交错杯杯尽
五民俗游艺
秋千:百尺丝绳拂地悬
风筝:忙趁东风放纸鸢
拔河:超拔山兮力不竭
水嬉:罗袜凌波呈水嬉
冰嬉:往来冰上走如风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歌舞:载歌载舞悦耳目 我国古代先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产劳动的热情、对爱情的渴望、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神灵的礼赞,常常通过歌舞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来,歌舞音乐成了古代民众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考古发现,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就已有描绘史前舞蹈的彩陶盆。陶盆上的舞蹈图案由三组人物构成,每组五人,舞者手拉着手,动作协调,舞姿优美。一些历史文献对远古时代的乐舞活动也有记载。例如,《竹书纪年·帝舜元年》中提到:“(舜)即帝位……击石拊(fu)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东晋王嘉在《拾遗记》中提到,神农氏时“奏九天之和乐,百兽率舞,八音克谐,木石润泽”。这说明在尧舜时代,乃至更早一些的神农氏时代,已经存在模仿“百兽”或佩戴“百兽”面具的歌舞。《吕氏春秋·古乐》中还记载有一个古老的“葛天氏之乐”,表演时三个人手握牛尾,边跳舞,边唱歌,歌唱内容分“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建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八个部分,分别表现祝愿人丁兴旺、草木茂盛、禽畜繁衍,祈求五谷丰收、敬畏上天、感谢土地等多种与农业生产和人类生存有关的美好愿望。 远古时代乐舞的内容和形式都较为简单,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或者在劳动休息之余,击石为节,踏地为歌,歌与舞结合,即兴抒情表演。它除了具有娱乐作用外,还明显带有传授生产经验、组织生产劳动、维系民族文化和培养民族感情的社会作用。 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乐舞艺术大发展时期。西周时,周王室制定了一整套繁琐的礼乐制度,并在宫廷之中设立了庞大的乐舞机构,专门掌管乐舞礼仪事宜。乐舞机构的优选官职叫“大司乐”。“大司乐”管理歌唱、舞蹈、器乐表演者及其他工作人员近一千五百人。当时,这种礼仪性乐舞属于雅乐舞,代表作品有“六大舞”和“六小舞”。“六大舞”包括《云门》《大章》《大韶》《大夏》《大漠》《大武》,分别歌颂六个历史时期的首领或君王,赞美他们的贤德和功绩。前四个为“文舞”,重在歌颂黄帝、尧、舜、禹四人以文德治天下;后两个为“武舞”,重在赞美商汤、周武王以武功征服天下。“六大舞”在歌词、曲调、音律、服饰、动作、队列等方面都有严密的规则。比如,文舞舞人手执龠(yue,似笛的乐器)翟(di,鸟羽),武舞舞人手执干戚(盾牌和大斧),动作姿势有“正揖”“右揖”“左揖”“俯仰”“躬身”“仰观”“叩头”“拜舞”等。“六大舞”通常在祭祀活动中使用,力求容貌庄严,进退整齐,表现“身不虚动,手不徒举,应节合度,周其叙时”的风格,参与乐舞活动的人皆报以恭敬虔诚的心态。“六小舞”包括执道具的《帗舞》、执鸟羽的《羽舞》、执牛尾的《旄舞》、执盾牌的《干舞》、插羽饰或执雉尾的《皇舞》和徒手舞《人舞》。这些乐舞主要用于教育贵族子弟,也用于祭祀仪式。当时的社会很重视乐舞修养,周王室成员及贵族子弟从十三岁开始,要逐渐学习掌握各种礼仪乐舞,二十岁左右要全面掌握“六大舞”和“六小舞”。 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随着周王室对诸侯控制能力的减弱,他们所推崇的“六大舞”“六小舞”等雅乐舞开始被僭越或废弃。与此同时,自由纵情的民间乐舞在这一时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一时间,“桑间、濮上,郑、卫、宋、赵之声并出”(《汉书.礼乐志》),并广受诸侯贵族和普通民众的欢迎。据《乐记·魏文侯》记载,魏文侯曾问孔子的学生子夏:我衣冠端正、聚精会神地听古乐,老怕自己会打瞌睡,而听郑国和卫国的音乐,就不知疲倦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子夏回答道:古乐进退都很整齐,声音中和、正大、宽广而有节奏,轻重缓急皆有所指,以此来传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而“郑卫新乐”,进退参差不齐,男女混杂,声音急促淫滥,容易让人耽溺,却毫无道理可言。你喜欢听“郑卫新乐”,其实贪图的只是音的享受,而未去体认乐声背后所承载的意义。尽管子夏的一番话语暗含对魏文侯沉溺于“郑卫之音”的批评,却也道出了西周古雅乐舞失宠的缘由。对于日渐崛起的诸侯、大夫们来说,不合礼的乐舞本身就表示对周王室的政治挑衅和政治进攻,何况它们还可以直接带来感官上的享受呢! 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