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研究 第38辑(2019年·秋)

文化研究 第38辑(2019年·秋)

  • 字数: 39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648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辑共有四个专题。专题一集中对“记忆”和“历史”的关系进行深入阐述,通过揭示两者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呈现它们在记住、解释、建构过去的意义方面的作用。专题二是对科幻文艺的研究,其中既有对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细致解读,又有对西方科幻电影中的“隐私”主题、“元叙事”问题的深入分析。专题三聚焦于新媒体环境中的青年亚文化的生产、消费与话语建构,涉及网络语语中的“自我矮化”问题、网络游戏的文化批判、泰剧粉丝的跨文化想象问题等。专题四深入梳理“情动”理论在西方人文学术界的研究动向,以及中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前沿思考。专题之外的其他论文涉及生态语言学问题、景泰蓝的文化身份建构问题、阿多诺对贝多芬音乐的哲学阐释问题等,这些论文均选题新颖,对推动想关话题的讨论极有帮助。
作者简介
陶东风,1959年生于浙江。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
目录
专题一记忆与历史
主持人语
记忆与历史之间
集体记忆与文化史:方法问题
大屠杀研究:从历史到历史记忆
记忆与历史的概念:古代与现代
专题二科幻文艺研究
主持人语
太空幕布上的家国天下——《流浪地球》与民族主义话语的对接
在科幻时差中叙述中国——一种理解《流浪地球》的框架
隐私的终结:西方科幻电影对大数据的技术恐惧
科幻影视文化中的“元叙事”
专题三数字化时代的亚文化研究
主持人语
从“草根”到“困难群众”:作为在线感觉结构的“自我矮化”
参与文化与商业主义的博弈:对橙光游戏亚文化的考察
从“氪”到“肝”——从《阴阳师》看卡牌收集养成游戏的意识形态策略
泰剧中国粉丝的隐秘快感与跨国文化幻想
专题四“情动”理论研究
主持人语
情动虚无主义及其“治疗”
Affectus概念意涵锥指——浅析斯宾诺莎《伦理学》对该词的理解
塞奇维克的“情动”转向与女性主义“情动”理论的缘起
其他论文
生态语言学批评与《新华字典》里的动物词汇解释
从御用品到国粹——晚清时期景泰蓝文化身份的建构与变迁
现代民族国家的话语建构——论晚清至民国的博览会书写
新闻框架理论视角下的Metoo运动研究
从哲学的观点谈贝多芬——论阿多诺对贝多芬音乐之哲学意义的阐释
侍从、书记的合流与南朝政治文化中“笔”体地位的提升
《文化研究》稿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