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吸入毒理学研究 基础及技术(原著第2版)

吸入毒理学研究 基础及技术(原著第2版)

  • 字数: 3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美)罗伯特·弗伦
  • 出版日期: 2020-05-01
  • 商品条码: 97870306492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对吸入研究进行了充分的描述,对吸入过程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包括:①气溶胶和气体;②呼吸道解剖学和生理学;③实验气体的生成;④暴露染毒的特点;⑤吸入暴露系统;⑥测试毒性;⑦实验设计;⑧实验装置和配套功能;⑨动物模型;⑩条例和指导方针。本书可供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管理和环境方向的科研技术人员阅读,对从事吸入研究或对气溶胶药物、空气污染物、气溶胶恐怖主义或新型空气传播感染问题感兴趣的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本书简介
第1章 气溶胶和气体
1.1 引言
1.1.1 气溶胶的影响
1.1.2 颗粒状态
1.1.3 气溶胶术语
1.2 直接观察气溶胶颗粒
1.3 卷烟烟雾:一种常见的气溶胶体系
1.4 颗粒尺寸
1.5 粒径大小的讨论
1.6 气溶胶特性
1.6.1 形状
1.6.2 密度
1.6.3 电荷
1.6.4 光散射
1.6.5 吸湿性
1.6.6 表面积
1.7 气溶胶动力学
1.7.1 颗粒的移动
1.7.2 凝结
1.8 颗粒大小和毒性
1.8.1 颗粒质量
1.8.2 空气动力学特性
1.8.3 表面积
1.8.4 其他尺寸依赖因素
1.9 气体性质
1.9.1 颗粒从空气到组织中的运动
1.9.2 气体浓度的表示
1.9.3 溶解度
第2章 呼吸道
2.1 引言
2.2 产后发育
2.3 隔间
2.4 大体解剖学
2.4.1 概述
2.4.2 鼻、鼻咽和喉
2.4.3 支气管树
2.4.4 呼吸细支气管
2.4.5 软组织和肺区
2.4.6 肺的类型
2.5 细胞和组织
2.5.1 纤毛黏膜
2.5.2 肺泡
2.5.3 巨噬细胞
2.5.4 分泌黏液的腺体
2.5.5 神经支配的呼吸系统
2.5.6 支气管肌肉组织
2.6 空气流通
2.6.1 正常的呼吸
2.6.2 运动
2.6.3 吸入刺激物的反射反应
2.7 吸入颗粒的沉积
2.7.1 介绍
2.7.2 气溶胶沉降模型
2.8 吸入气体的吸收
2.9 防御
2.9.1 介绍
2.9.2 近端气道清除机制
2.9.3 黏液清除
2.9.4 肺泡清除
第3章 建立和控制暴露
3.1 引言
3.2 清洁和调节空气
3.2.1 供应空气中的污染物
3.2.2 气体清洁
3.2.3 空气净化和调理系统
3.3 气溶胶生成
3.3.1 一般注意事项
3.3.2 单分散气溶胶
3.3.3 多分散气溶胶
3.4 气体生成
3.4.1 一般注意事项
3.4.2 常用技术
3.5 混合气溶胶和气体
3.6 稳定暴露环境的原则
3.6.1 发电机稳定性
3.6.2 暴露系统稳定性
3.6.3 实时调整
第4章 暴露表征
4.1 引言
4.2 呼吸区
4.3 应检测的参数
4.3.1 粒子参数
4.3.2 气体参数
4.3.3 环境参数
4.4 仪器的气溶胶特性
4.4.1 讨论
4.4.2 采样
4.4.3 尺寸分析仪
4.4.4 等速采样
4.5 仪器的气体表征
4.6 消除测量干扰
4.6.1 一般原则
4.6.2 气体/蒸气分析仪
4.7 采样协议
第5章 受试者的暴露方式
5.1 引言
5.2 暴露系统的基本类型
5.2.1 室系统
5.2.2 仅头部暴露系统
5.2.3 仅口或鼻的暴露系统
5.2.4 肺和部分肺暴露系统
5.2.5 气管内滴注
5.3 气氛的老化
5.4 氨污染物
5.5 确定吸入剂量
5.6 研究员的道德责任
第6章 毒性检测
6.1 引言
6.2 定量
6.3 解剖因素
6.3.1 呼吸道区域及常见疾病
6.3.2 形态评估
6.4 形态计量
6.5 肺功能
6.6 其他终点
6.6.1 肺防御
6.6.2 肺发育
6.3.3 行为
6.6.4 生物化学
6.6.5 肺外反应
6.7 对照
6.8 终点组合
第7章 实验设计
7.1 引言
7.2 基本统计方面因素
7.2.1 两种统计类型
7.2.2 假设检验中的1类和2类错误
7.2.3 一些显著性测试
7.2.4 组容量
7.2.5 统计学家的角色
7.3 共同设计的例子
7.3.1 急性暴露/剂量-反应关系
7.3.2 反复暴露/剂量分次
7.3.3 慢性暴露/癌变、突变和畸形发生
7.4 多组分大气
第8章 设施和技术支持注意事项
8.1 引言
8.2 设施组件
8.2.1 实验楼
8.2.2 暴露系统
8.2.3 动物房
8.2.4 尸体检验
8.2.5 数据处理
8.2.6 分析支持
8.2.7 毒性检测
8.2.8 商店支持
8.2.9 会议室、图书馆和办公空间
8.3 设施位置
第9章 动物模型
9.1 引言
9.1.1 总则
9.1.2 人类疾病模型
9.2 从实验室动物到人类的外推
9.3 比较剂量分配
9.3.1 剂量和剂量变异性
9.3.2 每分钟通气量/单位体重的比较
9.4 生理和解剖学比较
9.4.1 肺功能比较
9.4.2 气道解剖比较
9.5 通用实验室动物模型
9.5.1 狗
9.5.2 雪貂
9.5.3 非人灵长类动物
9.3.4 马
9.5.5 脊椎动物
9.5.6 啮齿动物
9.5.7 其他哺乳类动物
第10章 准则与条例
10.1 引言
10.2 准则和条例
10.2 实验室人员保护
10.4 研究对象的保护
10.4.1 人类受试者
10.4.2 实验动物
10.5 吸入毒性测试指南
参考文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